说起西湖,你肯定马上就会想起杭州。你不知道的是,广州以前也是有过一个西湖的,还被古代文青比作“海市蜃楼”呢。它到底在哪儿,是如何出现,又如何没了呢?

古西湖记忆藏在地名里

说起西湖路,逛街达人都不会陌生。在北京路往西一拐,就是西湖路,如果你自带“吃货”属性,花上不到100元,可以吃到扶着墙回家;当然,如果你兜里有银子,附近商场也会分分钟对你露出“致命诱惑”的笑容。不过,这样的“吃货天堂”跟地名里的“西湖”两个字实在搭不上边。

然而,地名总是跟城市记忆紧紧相连的。把时光倒推千年,这里真有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面积足有逾十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碧绿的湖水映衬着岸边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奇花异草,“一步一景”,让人恍入仙境。

关于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广州过去真有个西湖)(1)

鉴于图像资料的缺乏,我们只能参照古代文青的诗句,从类似的古画中领略广州古代西湖的风采。

据史料记载,这个湖泊大致北起今中山路,南至西湖路;西起教育路西侧的朝观街,东至北京路流水井,我们跟着地图导航走一圈,对这个湖泊到底有多大,就多少有些概念了。这个占地逾十万平方米的湖泊,就是曾在广州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古西湖,西湖路的地名正由此而来。

云山古水道成西湖源头

我们之前叨叨过,发源于白云山的古水道甘溪流过越秀山后,就分成了两支,其中一支往西南流,经过今天大石街、教育路一带,被称为“越溪”。越溪的尽头就是古西湖。正是因为越溪的源头活水,古西湖才呈现出“绿水尽如染”的颜值,让人一见倾心。

这个古西湖是怎么来的呢?话说,在五代十国年间,清海军节度使刘岩在广州称帝,创立南汉国。在中山路以北、省财政厅所在的高地,刘岩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工程,宫殿黄金饰顶、白银铺地,连台阶下的水渠里都浸满珍珠,豪华的离谱。

紧邻西城墙的文溪风景秀美,刘岩派遣“宫苑使”监工,将下游水道凿宽凿深,硬生生凿出一个方圆逾十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湖在广州城西,就命名为“西湖”。然后,刘岩又在湖畔广建宫苑,亭台楼阁,环湖而立,一步一景。宋代文人米芾到此一游后,留下了“碧海出蜃阁,青空起夏云”的诗句。其实,南汉国被灭时,“西湖景区”难免因经历战火而逊色不少,但依然让古代著名文青发出“海市蜃楼”的赞美,如此看来,广州的古西湖也是可以用“西施姑娘”来比喻的。

关于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广州过去真有个西湖)(2)

想来古时在西湖边游览的人,也必能体会这样凭槛迎风的乐趣。

湖心炼“仙丹” 小岛名“药洲”

读到这儿,你想不想穿越回去,见识一下广州的西湖风光?给你提个建议,穿越的时间点一定要选在宋代以后。若穿越回南汉国时期,可就有来无回了。话说刘岩虽然贪图享受,但设学校、开贡举,重用贤臣,还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但他的儿孙可是一个比一个能“坑爹”,末代国主刘怅更是“发明”了“锯解”(把大活人锯开)“汤镬”(把人用开水煮)“火床”(烧烤活人)等酷刑,以此取乐。你擅闯皇家宫苑,落到他们手里,还能有好下场?南汉亡国以后,“西湖”被开放为公共景区,平民百姓都可以“到此一游”,穿越过去看一看,就没啥风险了。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穿越回广州古西湖畔,只能说句“好美呀”,还没法玩自拍。如果跟一个园林史专家一起去看,他就会告诉我们,最值得一看的是湖心小岛上的9块奇石,这些奇石“嵌岩突兀、翠润玲珑”,展现了高超的叠石技巧,对后来古代园林“以石造景”的传统有深远影响。如果你我有耐心听下去,他还会告诉我们,这些奇石不是随便叠放的,而是象征日、月、水、火、土、木、金等9个星宿,体现了“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只要你我不打呵欠,他就可以把课一直上下去。

不过,刘岩建这个湖心小岛,可不是为了“堆石头”玩,他一心想的是“长生不老”。为此,他请来一帮道士,在小岛上天天为他熬炼“仙丹”,小岛故此得名“药洲”。讽刺的是,“仙丹”没帮上什么忙,刘岩只活了53岁,没准“仙丹”里的重金属是他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呢。

关于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广州过去真有个西湖)(3)

药洲遗址(九曜园)

人与水争地 西湖变池塘

据史料记载,南汉灭国之后,“西湖景区”虽然略有逊色,但依然保留着烟波浩渺的风姿。历代地方官也屡次疏浚,明代,“药堤春晓”仍是羊城八景之一,清代乾隆年间,西湖还有十余亩(约近7000平方米)。然而,随着云山古水道——甘溪逐渐枯竭,再加上商业的繁荣使得人“与水争地”的一幕再次上演,西湖不可避免淤塞了,如今“收缩”成了一个池塘。如今,教育路南侧的药洲遗址只有了小小一方水面,是古西湖的残迹。你若有心去游览一番,倒可以欣赏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90多座碑刻石刻,细细体味广州古西湖千年来在人们心中的份量。

关于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广州过去真有个西湖)(4)

约清乾隆时期水粉画,从俯瞰的视角描绘了广州的水城风情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王月华图/foto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