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宏江一分田,面积约66.67平方米,种地能有多少收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亩一分地周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亩一分地周长(一分田里的种植)

一亩一分地周长

本报记者 陈宏江

一分田,面积约66.67平方米,种地能有多少收入?

在黄陵县桥山街道聂洼村,以前,村民们在地里主要种玉米、小杂粮等。“不要说一分地了,一亩地能收入1000多元就很不错了。”说起以前种地的收入,村民们连连摇头。

现在,在聂洼村,一分田的收入有500元。

4月28日,来自黄陵县城的张艳和朋友们在聂洼村的菜园里锄草、翻地、挖垄沟,接下来她们准备撒上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的种子,等待收获。

“去年我们就在村里认领了一分田,在村民的指导下,种了各类蔬菜。等到成熟时,可以收获很多绿色蔬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体验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张艳说。

近年来,聂洼村推出“一分田”种植模式,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实现了由贫困村向小康村的蝶变。

“一分田”种植模式以“分”为单位,将土地分为若干块,面向社会有偿租种。认种者可以自主认领、自主种植、自主管理。

聂洼村党支部书记田晓民介绍:“认种者只需支付500元就可以拥有一分田一年的使用权。我们会为认种者提供土地、灌溉水源以及锄草、施肥等方面技术指导,其余的种植过程由他们自行完成。”

“一直都有一个田园梦,闲暇之余种种地,感受一下田园生活,我觉得特别好。”得知聂洼村推出“一分田”种植模式后,黄陵县城居民王娟迫不及待参与进来。

在大力推广“一分田”种植模式的同时,聂洼村也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聂洼村以精品理念打造美丽乡村,实施庭院美化项目,统一对进村道路、村内巷道、房前屋后等实施标准化改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提升,“生态美、田园风”尽显无遗,形成了整体的景观吸引力。 2018年,聂洼村获得“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

“‘一分田’种植模式极大推动了农村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和乡村转型发展,让市民们欣赏到农村美景,满足了消费者对农耕田园生活的体验需求,应当大力发展。”桥山街道办副主任张海龙说。

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强产业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聂洼村以“一分田”种植模式为依托,积极发展培育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靠近县城的优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创新“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建立聂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党员产业服务队、矛盾调解队等,通过专业的规划,整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园林观光等服务。

“我们在巩固扩大果、畜、蔬菜等产业的同时,利用‘一分田’种植模式集聚起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因地制宜谋划新的产业项目,带动发展绿色环保农产品加工、规模养殖和蔬菜种植等产业,形成以生态种植采摘和农产品初加工为主的产业布局,解决产业单一的发展瓶颈,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田晓民说。

聂洼村先后建成1座15.6千瓦光伏电站、1座200平方米豆腐加工作坊以及1处500吨黄花菜加工晾晒场,打造水果采摘园47亩,种植黄花菜60亩,实现了“遍地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把村集体经济推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陈宏江

来源: 陕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