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达标排放 NOx资源化回收  近日,由南京鹳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 “含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新工艺”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氮氧化物转化器创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氮氧化物转化器创新(氮氧化物处理新工艺通过鉴定)

氮氧化物转化器创新

  尾气达标排放 NOx资源化回收

  近日,由南京鹳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 “含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新工艺”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该技术针对传统氮氧化物(NOx)处理工艺运行成本高、达标排放困难等难题,通过对吸收过程、操作条件及相关设备的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了3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开发了一种分级加氧的多塔串联、多级逆流自动化吸收NOx新工艺,实现了NOx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回收利用;二是开发了一种节间外循环分级移热低压高效填料吸收塔,在低压条件下取得了很好的NOx吸收效果,能耗和运行成本显著降低;三是采用高效高浸润性的规整填料,结合大流量的液相循环,保证了填料表面的润湿,强化了气液传质,显著提高了吸收效果。

  据悉,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家企业的硝烟治理,结果显示该技术显著降低了硝烟治理过程的运行成本,实现尾气达标排放。同时,该装置具有流程简单、安全性好、运行周期长,能耗和运行成本显著降低,无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据南京鹳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军介绍,经过10多年的研究攻关,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和优化,并已成功应用于多家企业,浙江龙盛、浙江润土、江苏淮化、青岛双桃等多个企业的硝烟吸收装置一次性试车成功,应用企业的排放口实测NOx浓度小于100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240毫克/立方米的上限值;NOx吸收后可以得到硝酸,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运行数据表明无论吸收效果还是运行成本都优于0.6兆帕的板式塔吸收技术。

  “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硝烟治理的需求量快速增长,且硝烟浓度和气量变化范围大,而相应的处理技术并没有同步改进。在环保压力下,许多企业虽然建有硝烟吸收处理装置,但由于运行成本高,实际投运效果不佳。”华军介绍说。

  为此,该公司在2006年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攻关小组,以提高传质效果、优化反应操作条件、开发所需的工艺设备及内件为出发点,设计了严格的逆流规整填料塔分级吸收系统;通过空气的分级补加确保NOx反应完全;通过采用节间外循环完美地解决了反应热移除和气液充分接触的问题。在低压条件下可以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NOx治理过程回收的硝酸可以回用到生产装置,排放的尾气中NOx浓度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华军介绍说,目前,公司还在进一步深入地研究NOx的吸收机理,深入地研究不同烟气的预处理技术、与稀硝酸浓缩的配套应用推广技术,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为实现清洁蓝天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链接

  NOx处理常见工艺

  目前工业上氮氧化物治理方法较多,普遍采用的有还原法、液体吸收法、生物法、吸附法和等离子体活化法等几类,这些工艺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缺陷。如还原法又可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催化分解法。SCR法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催化剂寿命短、价格高等问题;SNCR法氨的逃逸率高,如控制不当会影响到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尾气超标排放。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由于存在着过量氧,燃料消耗量大,需贵金属作催化剂、需增设热回收装置,投资大等因素,在国内逐渐被SCR法取代。

  还原法的共同点是将氮氧化物通过化学反应变为无害也无用的氮气排放,需要消耗化学原料和较高的反应温度,在给排放企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同时浪费了资源。

  鹳山化工科技公司开发的“含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并制硝酸的新工艺”通过提高气—液相传质效率和分级加氧的措施提高了氮氧化物吸收率,在低压条件下实现了比加压吸收法更好的吸收效果,从而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新工艺降低了对原料气的要求,对于含量、流量变化较大的原料气体也能达到同样的吸收目标,可以使回收硝酸浓度和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保持在稳定的数值。此外,该工艺还将氮氧化物转变为硝酸,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杜绝了二次污染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