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高考改革,让许多老师和家长惊呼:得语文者得天下!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语文在中考和高考中的重要性,那么,中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各部分分值分配如何?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小梅将用系列文章解读新中考,助力2022年考生。​​

今天选取的样本是2021年深圳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部分,先从深圳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及分值来看一下阅读部分的地位:

中考语文阅读分析详解(中考语文阅读部分解析)(1)

来自深圳市教育局官网

从上表可以看出,阅读部分总分值45分,和写作分值相同,占语文学科总分的37.5%,可见阅读在语文学科考查中的分量。

深圳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分为四个版块:文言文阅读、实用文本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分别选用课内课外各一篇同样内容的文章,要求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答题;实用文本阅读往往是选取媒体上的几段内容相关但出自不同文章的段落,也就是非连续性阅读材料,这类阅读重点考查学生获取、筛选、综合、提炼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文学作品阅读会选取名家作品,侧重于赏析类的考查;名著阅读的材料选自四部名著,今年的题是依据四个具体情节来设计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对整本书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仅凭单个的情节是很难回答完整的。我们先来看一下阅读部分的相关数据统计:

中考语文阅读分析详解(中考语文阅读部分解析)(2)

阅读部分统计

本文主要分析文言文阅读和实用文本阅读两个部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

【甲】

初,权谓目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①日:“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②,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③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④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⑤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

【注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第一段是课内学过的,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二段是课外的文章,学生可能没有读过,但是和第一段所讲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因为出处不同,对事件的描述详略有别。

看试题: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

A.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B.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

C.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D.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B.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C.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D.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10.吕蒙为什么能为鲁肃“陈三策”?请结合乙文回答。

中考语文阅读分析详解(中考语文阅读部分解析)(3)

(四)实用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个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取自我国上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探月的探测器用嫦娥之名正式取其奔月神话的意境。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免”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

“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搜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今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任务车通过网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

【材料二】

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材料三】

玉兔探月日记大家下午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飞行中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1米1,身长1米5,身宽1米,体重140公斤,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研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没办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我的腿是六个金属轮子,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

在地球上,人们常用成语“动若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

1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嫦娥号到体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

B.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美国苏联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

C玉兔能快速移动

D命名拉近了航天与人民的距离

12.根据材料二,请想象一下记者是怎么问的?

1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分析玉兔语言的特点

14.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国航天器命名的特点

中考语文阅读分析详解(中考语文阅读部分解析)(4)

附:参考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7.【答案】D

【解析】A辞:推辞、推托/告别。B.见:了解/同“现”,出现、显现。C知道,了解/自我检查,反省。D.都为“应当”之意。

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8.【答案】B

【解析】此句意思: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吴 地阿蒙啦。

9.①【答案】你现在当权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②【答案】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坚定志向,不知疲倦。

10.【答案】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专心致意,坚定志向,博览群书,不知疲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因此,吕蒙能为鲁肃“陈三策”

(四)实用文本阅读。

11.【答案】C

【解析】重点关注选项中对象、范围、数字、限定词、作者态度等,锁定材料对比原文,观察有无偷换对象、强设因果、不合实际、时间错误、绝对化等情况。本题从材料三“暂不追求速度”不难看出:C选项错误

12.【答案】请问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呢?

【解析】属于创新形式的概括题,表面上是想象作者的问题,实际上还是考核学生对材料二的内容把握,可以先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再倒推作者的问题。通过阅读材料二可以得出其主要内容为:“天问一号”火星车名为“祝融”的深层含义。此外,在答题时,答案要符合要求使用疑问句。

13.【答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玉兔拟人化,且将玉兔的重量和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的重量相对比,生动地写出了“玉兔”体型苗条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解析】考核非连阅读语言特点之一的生动性,生动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称的运用、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当然要注意,除了答出语言特点,还得分析其作用。

14.【答案】①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②寄托了中国人民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③体现了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的科学探索精神

【解析】审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对象、考点、范围及要求回文定位,通过直接引用原文或者分析概括得出答案,综合上述材料不难得出命名的特点:1与传统文化挂钩(材料一);2.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限憧憬(材料二);3.大国航天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材料二、材料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