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1)

东华禅寺方丈

万行大和尚

养正堂开示

每个月初二和十六有两次时间跟大家聊天,我非常珍惜,把好多事都推迟或提前,尽一切可能留在寺庙里。

本来我们来到寺庙,是放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来体验和感受这里的生活,是来学习的,不是把自己的思想理念、生活习惯带到这里来。可是好多人却相反,甚至不知道自己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既然你来到寺庙,就要入乡随俗,适应寺庙的作息时间、规矩和管理理念。你不适应,待在这里干什么呢?你适应,就多待几天;不适应,马上就走。比如我们到外国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你广东人还背着广东的大米,湖南人带着湖南的臭豆腐,四川人还带着四川的辣酱,这就是愚昧无知。既然你去旅游,就要吃那里的饭,喝那里的水,穿那里的衣服,感受那里的生活与风土民情,与那里的人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2)

一个人想不迷失方向真的很难。学佛的人常说不被境转,可是有几个人能不被境转呢?学佛的人常说不要自私,可他们的所想所做已经自私了,只是因为无明不知道自己自私。学佛的人还常说要去承受去承担,可是在我们身上恰恰体现不出这四个字,往往是让别人去承担去承受,自己却做不到。所以过去的修行人做不到就不讲,做得不好也不讲,凡是讲出来的,都是已经做到做好的。现在的人却相反,都希望别人去做去遵守,自己不做不遵守。总是拿着佛菩萨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衡量自己。大家平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的,不共事,根本无法了解彼此;一共事,各自的优点缺点、品质品位、素质修养、心胸气量全部暴露无遗。所以曾国藩曾说过“识人先共事”。不共事,无法认清一个人。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受到共事的重要性。你不与人共事,不仅认识不了别人,也无法认清自己。

我经常说佛法是无上锋利的宝剑,让聪明的人学了更聪明,让愚昧的人学了更愚昧。但往往愚昧的人学了以后,觉得自己很聪明。聪明的人学了以后,觉得自己很愚昧。因为聪明人学了以后,认识了真理,在真理面前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愚昧。而愚昧的人呢,他无法认识真理,只会拿着他所谓的真理去衡量别人,要求别人。当别人做不到时,他自己俨然就是一个高人,一尊佛了!一个人只要一出手一做事,他的内在就会暴露无遗。但是,要进步就必须做事,不做事永远不会成长。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3)

人的一生,第一阶段是学习,第二阶段是做事,第三阶段是学习与做事融为一体,体现自身的境界。比如过了四十岁,你就不可能再坐在那里专门学习了,必须将做事与学习结合起来,在做事中学习。要想进步快,就必须做事。但是光做事不学习,自己的愚昧无知和邪见自己都看不清。一个人一生之中最欠缺的就是知识与智慧。有了知识与智慧,想要什么很快都会拥有。知识是从外面学来的。智慧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自身本具的,但也是累世知识的累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结果。

学习的方法很多,不是整天关起门来读书就是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的机会。每天听到的、看到的,要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让自己进入对方的状态,问自己:假如今天我是他这个角色,这件事我会如何处理?经常换位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才会学到东西,才容易提升自己。

实际上过去真正大成就的人,无论事业、修行,还是知识的累积,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完成。如果每天只学习不做事,你所学的知识理论没有实践来检验,你无法判断它是不是正知正见。只有在实践中,你才知道它是否正确,是否客观,是否全面。如果我们真的通达了教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懂得运用,一定会善于做事。之所以我们不会用,不善于做事,就是我们的理论不圆满,没有学通透。就拿打坐用功来说,讲起理论来,在座的个个都会讲,而且经常是一套一套的讲得有板有眼。可是,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却不会用功了呢?就是理论没有通透。理论通透了,你一定会用功。

实际上每天二三个小时用功足够了,你不可能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处于功态之中。如果你真的会用功,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时,你都应该处在功态中。当你做一件事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上就是用功。你全身心地做饭、拖地板,跟全身心地打坐有什么区别呢?事情千千万万,心只有一颗。你的心能全然地投入在这件事上,肯定也能投入到那件事上。如果那件事你无法全然地投入,说明这件事你能投入也是假的。你只要曾经有过全身心投入在一件事上的经历,做任何事,你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包括谈恋爱(众笑)。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4)

你们不要笑,如果一个人连谈恋爱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都不能专注、忘我,进入混沌状态,也就是功态,你想投入做任何事都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是忘我的,忘掉了时间、空间和外在的世界,只有你和我。再进一步你我就是一个。因为人是由两性组成的,一个人如果在两性状态都不能达到合一,最后连一也无,从其他途径你也无法入道。只要你曾经爱过,曾经达到无我、忘我的状态,曾经对一件事用过心,与它融为一体,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你就可以试着把这种感觉挪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比如:炒菜、种地、骂人、打坐……你的人生当中难道就没有一件事曾让你忘我过?你能把当时的状态复制到这件事上,你就进入状态了。在这件事上忘我,和在那件事上忘我,从现象上看是有差别的,但本质上没有区别。现象千变万化,本质就一个。你待在养正堂能用功,到三圣洞也一样能用功。你在三圣洞不能用功,到养正堂同样也用不了功。

过集体生活,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打坐,都有规矩,你是被动的,必须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对于一个没有形成自己作息规律的人来说是很难的。但是,一旦形成了作息规律和惯性,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按照你的规律和惯性生活。XX来了吗?他很会说,也很有思想,但是让他过团体生活就很难。这就是自我约束能力差,自控能力不行。你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将来也不可能控制他人。你想控制他人,先要能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所谓的要战胜别人,先战胜自己。

人的身体是接受心理指令的,你想给它什么指令,只要连续输入三遍,它就接受了。无论你是笨人还是聪明人,只要连续输入三遍,它就会形成神经记忆。我们现在不是没有输入指令,而是输入的太多了,以至于想干什么,怎么干,这几年干什么,下个几年干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FX来了吗?他在三圣洞一住就是六年,我还担心他在山上住得太自由散漫了,下来会适应不了团队的生活,没想到他做得很好。这正应了古人说的能静能动,能独立也能合群,开合收放自如,能做主。这是一个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无论有多少法门,多少种理念,无非是训练我们的身口意,最后达到能降服它,驾驭它。只是有的人一起心动念自己就能觉察到;有的人是过后才觉察到;而有的人过后也觉察不到,你跟他说了,他还要辩护。辩护无非是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为自己开脱。一个人总为自己辩护,是因为心理承受力太差,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我执太重,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5)

一个修行人那么护自己的短,可见内心多么脆弱!想进步,又不敢把自己打开,不敢让别人来剖析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怎么进步呢?天天说想进步,批评你几句脸就发红,心就开始抵触,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或者尽管没有这些,又想办法为自己辩护了。一天到晚都说要破我执,关键时刻却紧紧地护住这个“我”!一个人不可能不让别人说你议论你,如果你真的做好做到位了,就没有那么多人说你议论你。

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事事顺心,但绝对可以做到事事尽心。你们以为万行在东华寺就事事顺心吗?如果我是个小和尚,90%的事都会顺心;可我现在是大和尚,90%的事都不顺心。你不做事不管事就顺心了,只要做事管事必然会不顺心。正是因为不顺心,你忍了,接受了,包容了,你就进步了,超越了,你的容量心量就变大了。如果事事都如你的意,称你的心,你的心量、你的包容心怎么锻炼出来呢?谁都想身边全是好人、能干的人。但是,果真如此,你就成饭桶了。身边都是无能的人,你无人可依靠,可能就把自己锻炼磨练成能人了。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

懒人在东华寺是待不住的,你想跑到这里来,把你自己的一套理念、习惯带进来是不会满你的愿的。如果你在这里住了多少年还是你自己的那一套,那就是我的罪过,是我对你不负责任。但是,如果你的思想理念更符合这里的需求,我会创造一切条件,让你去施展去发挥。

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就是这个团队的灵魂,这个环境的整体布局,乃至一草一木的种植、摆放,包括这个团队穿的衣服,饭菜的味道,都是这个负责人的理念。但是,目前厨房饭菜的味道绝对不是我的味道,要把我的味道做出来很难。等到我不在了,可能下一任领导就会把现有的一切全部推翻,换成他喜欢的风格了。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6)

所以你们到了东华寺,不需要跟万行对话,只要对着那些殿堂、树木、花草、灯、瓦片讲就行了,它们就代表万行。包括这些打坐的垫子都是万行,你们天天把万行坐在屁股下(众笑)。这些垫子的颜色、大小、厚度、尺寸,包括这个莲花台和它的颜色都是我定的。做得好是我的品位,做得不好也是我的品位;做得好大家就欢喜一点,做得不好大家就将就一点。因为我的素质品位只有这个层次和高度。有的人看了莲花台的颜色说好恐怖,有的人说很好。为什么他觉得好呢?因为他和万行是一路货,是从一个道投胎出来做人的。你说你不喜欢,要么你比万行高,要么你比万行低,你肯定不是和万行来自同一个空间。有人说你这个垫子怎么不用红色的,很喜庆;有的说怎么不用黑色的,很耐脏。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你只要一开口,我就知道你是什么品位、素质和喜好。实际上不是我有这个功能,而是我留心过,观察过,思考过。喜欢什么颜色不存在对错,只代表一个人的品位、素质和喜好。

如果你想把它改得更高档一点,你就先说服我,让我接受你的理念,当我吃透了你的理念,接受了你的智慧,可能就会把它改掉。可是,很多时候你的同事理解不了你的思想理念,即便能理解,也未必能把它实施出来。所以佛菩萨说:“众生成佛了,我才真正解脱;众生欢喜了,我才真正欢喜。”真是如此。

昨天我们到会客室开会,我一看,所有盆景都换了,盆景的大小尺寸高度显得那么合适,那么恰当,那就代表了管理人员的品味、能力和素质。之前会议室就两盆像木桩一样的盆景,叶子都掉光了,只有几根藤爬在上面,也没人去管。为什么没人管呢?大家都解脱了,眼根都超越了!

就像我们每天穿衣服一样,有的人穿得那么协调,为什么呢?因为他内心协调。有的人尽管穿着名牌,但看上去就是别扭,要么颜色不协调,要么款式不搭配。为什么呢?他内心的力量就不协调。我们穿的衣服、披的围巾,戴的饰物就代表了我们的品位、素质和喜好。我们喜欢的颜色也代表了我们是从什么道来的,比如:人道、鬼道、阿修罗道等。每种颜色都代表六道中的一种。有的人喜欢白色,有的人喜欢黑色,有的人喜欢灰色……每个道的众生出来以后,都带着那个道的记忆。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7)

问:师父,我这次出去参学遇到了一个人,他在佛学方面很有见地,我感觉他有的正是我欠缺的需要弥补的地方。但他说您的是非,我听了很不舒服,想放弃跟他学习的机会,思想斗争了好几天。后来想起您说过的一句话:你到一个地方后,要把先前的思想观念放下,投入到现在这个环境中。于是我就静下心来跟他学了我需要的东西。请问我这样做对不对?

师:对,非常对!万行就是拜了好几个师父,今天才能成为“大师”。如果当初只拜一个师父,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且我现在还在继续拜师。尽管现在我已经超越了过去的几位师父,但见了面,我还是磕头行大礼,恭敬之心始终不变。因为在那个阶段他们曾经是我的老师。只是他们一直在原地踏步,而我不满足于现状,不停地追求,一直在进步。

就像你们现在如果不满足于现状,将来可能都会超过我,变成我的师父。但是,即便有一天你们超过了我,你们要是有智慧,还是会把我当作师父。为什么过去的出家人要出去参学呢?不参学,不比较,你不知道你师父是好是坏,是高是低,见地是对是错。只有当你出去参学比较之后才会知道。但出去参学的前提条件是,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智慧,否则你什么也学不到,弄不好把原来所学的一点东西都丢了。

比如你在东华寺跟万行学习,万行说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讨老婆,这几年在这里你都做到了。突然有一天出去碰到一行大师,他说:“吃肉、喝酒、讨老婆不影响修行嘛。”你一听,哎,有道理,就把万行教你的全部抛掉了,说:“原来万行教我的都是歪门邪道!”你就接受了一行大师的理念。等到你继续参学碰到了二行大师,他又对你说:“出家人嘛,随缘就好。”这种随缘是什么呢?今天看见这个人喝酒,你也喝酒;明天看见那个人吃肉,你也吃肉;后天看到那个人禁欲,你也禁欲。这就是所谓的“随缘”,结果你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人,人云亦云,跟风从云,多可怜啊!

所以说你要有智慧,出去参学才会学到东西,否则你将一无所获。你出去听到别人评论谁,你只要听着就好了,不需要辩护,这都是些理论观点上的分歧和争执。你是什么样的素质就结交什么素质的人,你是什么水平就认识什么水平的人。如果你觉得受益,你就去跟他学;如果你学得心里不踏实,不愉快,甚至反感,你也不要为难自己,最基本的做到尊重对方,做一个真实的人就行了。你说万行是大魔头,万行人缘还这么好;你说悉达多说的是真理,好多教派还说悉达多也是大魔头。他只要没有教你杀人放火,而让你遵守五戒十善,管好自己的身口意,这个师父我们就要赞赏他,认同他。至于他教你怎么修行,怎么理解佛经,这是他的水平。一个学佛的人会不会做事,怎样做事,这些都不是很重要,可以放在第二位,第一位就是他的心态,他以什么心态去为人处事。心态第一,能力第二。

但是,很多人经常抱怨:我这么辛苦,干了这么多活,种了这么多树!但是你没有把树种活,很多树都被你种死了,尽管你呕心沥血地工作,累得半死,但没有一个好结果,这算什么工作呢?苦劳不等于功劳,我们现在要的是结果,是要打胜仗。比如我们要拿下那个山头,你说:我怎么苦怎么累,攻了三次就是拿不下来,我只能表示理解。但是做事没有结果,你就是无能。比如万行很懒,但他种一棵就活一棵,种一百棵就活一百棵。

所以有智慧的人做事从来都不忙,就像打靶一样,一出手就击中十环,做事省钱省力又省心。没有智慧的人整天在忙,整天在打,就是打不到靶子上,做事劳心劳力又耗钱。为什么有的人做事总不成功呢?就是自己不行,又不接受别人的理念。你自己不行,可以试着用人家的理念去做事,看看是什么结果。一个人敢接受、敢采纳别人的理念,对自我是一种超越,一种突破,一次升华,一次砍掉我执的机会,一次自我的死亡。为什么不敢用别人的理念呢?太好面子,我执太重了,不敢死去自我。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8)

做事是一定要有结果的,否则就没有意义。宝剑出鞘就要见血,不见血就不要收回。如果你养成了做事没有结果的坏习惯,到任何地方,做任何行业,你都会是个失败者。就像做生意一样,不赚钱你做生意干什么?万行的风格,做事就是要有结果,没有结果他是不会去做的。万行做事的目标很明确,没有目标没有目的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一个人做事不求甚解,不求结果,学习、修行也一样不会求甚解,不求结果。所以看一个人做一件事,就知道他做一万件事,就知道他一辈子做事的风格,就知道他这一生的结果。有一种人做事很用心,很想把事情做好,但由于智慧平平,洞察力一般,他的心是散乱,糊涂的,混沌的,等于无心可用。只是他的精神可嘉,还是可交可塑造。

来到东华寺的人,尤其是想出家的人,必须接受万行的理念,接受不了,你就不要拜万行为师,不要让万行给你剃头。如果你为了让万行给你剃头,装模作样地接受了他的理念,将来你会很痛苦,还会落个不忠不义的骂名。就算我能接受你这种人,把你的头剃了,你自己也把自己给骗了害了。任何时候我都把自己剖析得体无完肤,赤裸裸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认清万行。你千万不要说,我过去没有认清你,剃完头才发现你不是我要的师父。人与人之间有个缘分,这个缘分是建立在彼此素质品质层次相同的基础上,如果你我之间的素质层次有天壤之别,我们怎么会有缘呢?之所以有缘是因为我们内在臭味相投。

修行者实修一天都做什么(万行大和尚开示)(9)

为什么有的人越相处越好,越相处越融洽,越相处越互相理解;而有的人越相处关系越僵,越相处越陌生,越相处越疏远呢?因为他从不把自己打开,总在伪装。当两个人一起共事,走得很近时,彼此都不得不打开,今天打开一点,明天打开一点,到最后发现彼此都接受不了对方。这种情况在同事、夫妻、上下级之间经常会出现,就是因为一开始没有敞开自己。如果一开始就敞开,大家彼此欣赏就一起做事,不欣赏不接受就分开,不必浪费时间。尤其是学佛的人,不要有丝毫的伪装,伪装就证明你没有看破,没有超越,没有解脱。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就是解脱。你怎么认识他就怎么跟他说,不要把对方想得那么狭隘。有时候因为彼此观点不同,产生了争执和思想上的冲突,内心的确会难受会抵触。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你与人对话,就会存在这种情况。即便你不与人对话,你自己的身心也会反复无常,翻江倒海,今天把昨天否定了,今天的想法和昨天的完全不同。每天都有人向我诉苦,往我身上倒垃圾,我要是三天不说服自己,就成精神病了。据说有些心理专家最后跳楼自杀了。所以每天我都要调整心态,说服自己:接受他,接纳他。

我们每成长进步一点点,真的都要脱一层皮。所谓的脱胎换骨,是在你能接受任何外缘的情况下。一个人一定要尝试着去接受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