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丽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赵克勤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赵克勤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思维(龚志民与他的语文教学)

赵克勤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作者:曾丽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龚志民 现为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高级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出版教育散文著作六部。

龚志民老师很爱喝茶。每天早晨打完太极拳之后就到办公室,抓一把茶叶,泡上一杯茶。待饱满的茶叶在沸水中渐渐舒展开来,便端着茶杯,不紧不慢地走向教室。

我随龚志民老师跟班学习了三个月,觉得龚老师的语文课就如同一杯浓茶:洗铅华之浮,无模式之累。用最本真的泉水去冲泡经典文本,让课堂呈现出天然的生命样态,漾出阵阵清香。而那最本真的泉水,便是自然,是生活,是青春。

讲台上的龚老师,神色总迥异于平时。龚老师说:这叫“入戏”,老师要成功熏陶学生,神色的一颦一笑、口语的抑扬顿挫,甚至即兴的肢体语言,都必先“入戏”,入经典之本色、入青春之节拍。课文只是例子,龚老师把自己的课堂演绎称作“课例文学”——以教材经典文本作例子,融通时代和生活、融入浓郁的自然和青春元素的二次创作。

龚老师的课堂很少用到多媒体,他喜欢以自身为媒,直接用语言、动作、神态,带着学生沉浸于课文。美的文字背后是流动的画卷,龚老师便带着学生在白纸黑字之间看那青山绿水,看那千军万马,看那鼓角悲壮,看那灯火阑珊,把诗歌的种种手法还原成“哼唷哼唷”的歌唱,还原成自觉的心灵蠕动。欣赏、体验、考试,这些元素在龚老师的课堂里是统一的,有趣的,直击性灵的,没有晦涩的概念灌输和戕害性灵的题海。

龚老师总是能让古老的汉字在学生血脉中翩翩起舞。汉字还原成自然人伦,语言节奏演绎成生命律动,经典奥义咀嚼成生活的细微,名著细节转化为鲜活的行为举止,然后轻松揭开茶盖,情动于中外形于言,灵泉活水泡老茶,语文课堂就此活矣。

上《赤壁赋》一课,讲到“扣舷而歌之”的时候,龚老师便随着课文的推进,轻轻地斜倚在讲台边,微闭着眼睛,手指微屈,一下一下地扣在讲台上,轻轻地吟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几句,然后与时代神曲《小苹果》《江南style》相比较,甚至举出了学生作文中的优美标题、句子,用手指在讲台上演示比划古典与现代不同的音乐节奏、语言节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教室氛围让人耳目一新,学生非常投入且感悟深刻。

即使是春秋战国时期枯燥晦涩的文章,龚老师也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他讲的《荆轲刺秦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摸准了那个时代的脉搏,再现了那股激昂的血性,并把这些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田。

那节课,龚老师以黄埔军校的对联“嘉宾戾止,我武维扬”导入,让人觉得腾腾热气从脚底直冲脑门。带着这种惊天下、主沉浮的意气进入课文。有学生问龚老师,“荆轲是英雄还是小丑?”龚老师回答:“那是一个阳刚烈血与密室阴谋、纵横捭阖与攻城掠地交相缠绕的时代,但却也是这些烈士、壮士、智士,甚至某些荒诞不经的思想和行动,共同构筑成九死不悔的华夏进取和奋争精神。战争有胜与负,进取和奋争精神是没有胜与负的。所以,荆轲不能仅用英雄或小丑来评价,他代表一种华夏本真精神。”

快讲到“图穷而匕首见”的时候,龚老师移步讲台一侧,仿佛荆轲立在秦王的案几旁,微微低着头,脸色沉静,眼睛里似乎有几分狠意。匕首终于露了出来,龚老师睁圆了眼睛,一个跃步,左手便架在空中,仿佛抓着什么,右手的粉笔直直朝前扎去。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屏着呼吸,眼睛只盯着讲台侧的龚老师,似乎怕一个喘气或者一个眨眼,便改变了千年前的历史。“王负剑!王负剑!”秦王剑落,荆轲左腿断。龚老师此刻的神情越发狠厉,眉头深深立起一个皱褶,牙关却咬得紧紧的,甚至可以看到脖子上鼓起的血管。他把手中的粉笔化作匕首,奋力一掷,粉笔“啪”地一声,击中教室的墙壁,如同击中秦殿的巨柱,墙壁发出清脆的回声。遭受重创的荆轲倚柱箕踞,笑傲秦王。那个时代过去了,那股烈血却始终潜藏在华夏的脉络里。学生们还有些呆愣,似乎还沉浸于龚老师半实半虚的课文演绎中。而坐在教室后面的我,也才知道,一个人、一支粉笔、一本书、三尺讲台竟可以有这么大的魅力。龚老师常说“简单才深入,本真最博大”,语文课堂需要老师首先沉浸到课文里去,悟到那么一丝一点,然后才会拥有“我的”语文课,否则即便深入理解和融通了知识,也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我”在,终究只是在知识信息的范畴里转圈圈。

龚老师的“课例文学”如同泡茶,茶叶与沸水的融合,师生相互浸润,又一次共同绽放。那些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如同已然失去温润和光泽的小叶儿,在开水的浸泡下,慢慢地被唤醒,慢慢地舒展开来,慢慢地恢复生机。龚老师对我说,多么经典的课文,都是蜷缩的茶叶,等着老师和学生用生活的活水去浸泡它们、唤醒它们。

大汉文字,为象形会意指事而设。挟仁爱,立身正,自有一股腾然的气势;行步稳,日日新,才能砥砺出支撑天地的强健筋骨。我想,所有经典,都是从生活中孕育,都应在生活中印证。语文课应该是师生用生活的活水把教材经典泡成一壶好茶。深掘泉、亲品茶,自能辨好恶、知冷暖。(作者:曾丽珊,单位:深圳坪山实验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9日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