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志勇 王金刚
初夏的齐河,一个动作再次引发关注。
6月3日至4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活动在山东齐河举办,沿黄九省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其中,齐河作为承办方的一员,借势展现发展成果,虽然时间短暂,却被外界普遍认为“含金量”十足。
面对新一轮机遇,这座被广为称赞的“旅游新城”,正在乘势而上,谱写着与黄河“相争相爱”的齐河故事。
齐河与黄河
说到齐河,总是绕不开黄河。
作为德州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地处鲁西北平原,和济南隔河而望,黄河自聊城流入其境内,蜿蜒行进62.5公里,依托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纳入周边重要生态和人文景观,既展现出黄河文化的特有魅力,又赋予现代黄河工程以文化教育、生态旅游的功能,实现了工程功能的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
然而,这里并不是一直都美。历史中黄河流经的部分区域,由于沿岸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期以来灾害频发,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齐河也不例外。
黄河流经齐河境内的岁月,决口不计其数,仅统计1949年之前的一百年,“地上悬河”在县域内决口多达60次,为山东全河决口次数的三分之一。地线长、险工多成了显著特点,南坦险工以下两堤相距仅465米,齐河便因此得名——“黄河咽喉”。
时常发生的洪凌灾害,成为齐河地区历年防凌防洪的重中之重,同时,随着泥沙大量倾泻,河道淤积加剧,河道行洪能力显著下降,科学治理从未止步,黄河北展宽工程兴建事宜随之提上日程。
作为展宽工程防洪运用的屏障,黄河北展宽区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和济南市天桥区境内,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齐河境内63平方公里。展区最大库容4.7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9亿立方米,主要包括展宽大堤、分泄洪闸、群众避水村台和灌排水利涵闸4个部分,于1972年5月完成主体工程,继后又进行了大堤绿化和附属工程修建,直至1982年完工。
不仅如此,为了减少泥沙进田,齐河黄河工作者发展引黄沉沙,加固堤防,受限于放淤固堤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1970年2月,齐河黄河修防段成立了造船组,试制简易吸泥船,着手发展机淤固堤。一时间“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一不等二不靠自己动手造”的口号响彻黄河沿岸,时至今日”“红心一号”的故事依旧广为传颂。
而这仅仅黄河治理的一个缩影。得益于不断升级的黄河堤防改,“黄河宁,天下平。”的美好愿望,在齐河地区的努力下渐渐成为现实。
一座黄河生态文化城
一方面科学治理造福沿岸百姓,一方面坚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挑战和机遇向来并行前进。在齐河县境内,防洪运用黄河北展区,曾因40年禁止开发,沙湖、野塘、林海、温泉遍布,便因此成为难得一见的自然生态源地。
转机就发生在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北展区全面解禁。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这座与黄河“相争相爱”数十年的城市,“破局”的良方在哪里?
立足北展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区位条件,齐河地区抢抓机遇,作出了建设齐河黄河生态城的战略决策。相继编制《齐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黄河国际生态城总体规划》等规划,实现旅游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多规合一”,勾勒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好蓝图。
蓝图会就,重在发展。近年来,齐河围绕建设享誉全国文旅名县,坚持以文铸魂、以旅兴业、文旅融合,做大做强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度假区,做精做特生态乡村体验游,加快完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内一流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和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以“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绿化、三分之一建设”的开发思路为基准,齐河先后投资近10亿元,累计绿化面积1300多公顷,极大拓展了绿色空间,有效满足了市民和游客对自然生态的无限向往。
“二期工程主要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建设水源涵养工程,修复植被、林木共180亩,设立10处动植物保护设施,逐步达到生态自然平衡的良好效果。”3月18日,在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二期工程项目建设现场,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党工委委员、湿地办副主任李斐介绍,目前,湿地已有黑天鹅和东方白鹳等200多种野生鸟类栖息。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例子在齐河不并非孤本。今年3月,山东省举行沿黄九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二期工程项目现场作为德州市分现场,包括该项目以及黄河文化博物馆项目、黄河水街等11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5个属生态保护类。
产业集聚的齐河模式
作为黄河中下游的重要省份,山东省自觉服从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实践表明,齐河亦是如此。
作为非优势资源区、非优势产业基础区,齐河依托黄河湿地等自然资源,凭借区位交通之优势,以建设“黄河国际生态城”为总目标,在一片黄河荒滩上建起了一座“产城一体”的文旅新城。
“从名不见经传的旅游景区,到如今文旅产业集聚,在全省范围都属上乘,这是旅游业的一个奇迹。”会上,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表示,这凸显了齐河地区充分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文旅发展战略,齐河开创了自己的文旅发展模式。
把重点项目当作区域竞争的关键“胜负手”,全力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样板,力争在国家战略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这是齐河始终坚持的理念。通过招商、稳商、扶商、富商等一揽子政策的顶层设计,为大项目规划、审批、建设、运营等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2009年,蓬莱八仙过海旅游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落脚齐河,成立了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规划了文化旅游航母的大盘,计划用10年时间主导10个旅游精品项目。在生态城范围内,目前已建成开放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欧乐堡水上世界、温泉商务酒店、欧乐堡骑士酒店等项目,飞行营地、齐州国际大酒店、齐河博物馆群等项目正在建设并将于近期开业纳客。
山东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锋多次赞誉齐河的营商环境:“正是齐河县为公司提供的保姆式一条龙服务,才让我们放心把十几个大项目落地在齐河。”十多年来,该集团在齐河投资项目由1个变成10个,总投资由110亿元变成200亿元。
纲举目张,满盘皆活。去年年底,齐河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成为“十三五”时期山东省两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8个县(市、区)之一。
从无到有的“文旅黑马”
纵观黄河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历程,是一条“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奇迹之路,作为县域旅游发展的赶超者,齐河被外界普遍称为“一匹黑马”。
“真没想到旅游业这么发达,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如今行走在齐河地区,这是听到最多的赞叹。“齐河的旅游业发展有目共睹,不但经济发展的好,这游玩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旅行方式也越来越新颖。 ”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齐河县旅游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月红介绍,齐河县靠近济南,滨临黄河,隶属德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丰富的旅游资源,让不少人慕名而来。
从2011年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建成,到2014年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开业,2017年泉城欧乐堡水上世界投入运营,再到2020年9月泉城欧乐堡动物王国开园,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齐河博物馆群、齐州国际大酒店、荣盛·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等大项目先后落地,黄河国际生态城实现了从“一个项目、一条路”到“一个集群、一大板块”的华丽嬗变。
不止于此,依托依托“黄河水乡、生态齐河”的强大品牌影响力,齐河先后举办了京津冀鲁协同发展旅游城市联盟成立大会、齐河全域旅游产品推介会、乡村振兴产业招商恳谈会、省旅行社社长年会等推介活动。同时,通过定期举办黄河湿地马拉松比赛、中国攀岩比赛、天空音乐节、热波音乐节及炫彩新春元宵灯会、3D城堡夜光幻影秀等活动,围绕大学生毕业季、开学季,开展了好客山东国际大学生文化旅游节等精准营销活动,让节事旅游成为文旅休闲消费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的齐河,全县接待游客数量以每年约50万人次的速度稳步增长,直到2019年达到6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3%。
“齐河已经是县域旅游快速崛起的先进典型,齐河本身走过的道路就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在走访之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如实评价,齐河县走出了一条市场驱动、产品创新、整体推进的崭新模式,对黄河流域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示范意义。
从历史的“黄河咽喉”,到如今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潮立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的时代之中,齐河战略定位扎实、落实到位,留给人们一个更加可期的未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