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小心多说了一句话,又因为泛时政未获通过头条号审核,所以没法获得推荐了。不过还是重新把内容发上来,至少我的订阅用户们还能看到。

宣誓起源于宗教,最初是作为对宣誓人诚实正直与否的一种检验手段和保障。如果宣誓人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将受到神的惩罚。所以,当宣誓人进行宣誓时,一般都会手拿被认为具有神性的物品,比如宗教经典或者圣物,表明自己的宣誓是在神的见证下进行的。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1)

宣誓作为法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历了不同文化的历史演变。第一个通过宣誓将宗教、道德和政治联接起来的是古希腊雅典人莱克格斯(Lycurgus )。莱克格斯生活的时代,希腊已经成为了马其顿帝国的领土。他从公元前337年开始担任雅典的财务官,因为工作尽心尽责,在任长达12年,赢得了广大雅典人的支持和爱戴。公元前335年,因为莱克格斯支持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反对马其顿统治的政治演说,亚历山大大帝曾通缉莱克格斯。但是因为全体雅典人奋起反抗,拒绝交出莱克格斯而作罢。后来莱克格斯成为了雅典城市秩序和公共准则的监督者(应该是类似于市长的角色)。

(◥古罗马神话中在冥府世界中受罚的人,其中就包括违背誓言的人)

在古罗马文化中,宣誓必须在罗马城的朱庇特神庙中进行。因为朱庇特在古罗马神话中是天空之神,是神圣法律的制定者和秩序的维护者。如果违背誓言,将受到神的惩罚。在古罗马神话中,专门有个神负责惩罚违背誓言之人。在犹太人文化中,宣誓最早被记载在《创世纪》中,来源于上帝对人类许下的承诺。犹太人认为第一个进行过宣誓的人是亚伯拉罕的管家埃利泽。而在伊斯兰文化中,穆斯林对于誓言更是极端看中,古兰经明确要求人们必须遵守自己的誓言。

而宣誓真正成为政治中的一个环节,则要从英国说起。1215年,为了平息贵族发动的对英王约翰的叛乱,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起草了著名的《大宪章》。《大宪章》要求英王保护教会的权益,保护贵族免受不正当的刑罚,改革司法制度,减轻封建赋税等,同时要求叛乱的贵族向英王宣誓效忠。虽然一开始《大宪章》并未立即平息内乱,战争又持续了好几年。但是进行“宣誓效忠”的要求从此以后一直流传了下来。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2)

(◥英王约翰与贵族签署《大宪章》,此后《大宪章》又几经修改)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兴的贵族阶层发动政变,推翻了国王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因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被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打下基础,国王的权利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王权下移后,为了保障国王的法律地位,作为一种补偿,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要求所有政府官员、议会议员和神职人员对新的国王威廉三世及王后玛丽二世宣誓效忠。但是当时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以及5名主教和近400名低级别神父却拒绝宣誓。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对前任国王詹姆士二世的宣誓依然有效。他们表示,尽管他们可以接受新的统治,但是却不能承认威廉三世是新的国王。拒绝宣誓的行动并非出于宗教教义的约束,而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分裂,并造成了英国教会内部自由主义者、长老制支持者和詹姆士二世支持者之间的分裂,为英国1715年和1745年的两次詹姆士二世支持者叛乱买下隐患。1689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人权法案》,法案在保障英国公民权利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全体子民必须对英国王室宣誓效忠。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3)

(◥英王威廉三世及王后玛丽二世)

从此以后,宣誓逐渐被赋予了正式的法律意义。在法庭上,证人作证前被要求宣誓,就任政府职位前也必须宣誓。但是在基督教传统中,许多不同的团体是拒绝宣誓的。其中最有名的是贵格派(也叫教友派)和再洗礼派。他们拒绝宣誓的原则来源于《马太福音》,其中有教导众人不要发誓的语句。另外,像贵格派认为,诚实守信是他们时刻遵守的原则,如果还要通过宣誓来证明自己诚实守信,实在是多此一举,且有违他们的信仰。在历史上,贵格派人士因为拒绝进行效忠宣誓,而多遭牢狱之灾。贵格派的创始人乔治·福克斯曾经在法庭上拒绝宣誓,并要求法官指出圣经中哪一句曾提到耶稣和他的门徒进行宣誓。虽然法官说不出来,但是福克斯也没能逃脱惩罚。另外,在英国历史上,也有因为坚持无神论而拒不宣誓,从而放弃首相职位的事例。

后来英国在18世纪进行了司法改革,不再要求在法庭上宣誓,可以通过做出正式的承诺来代替。美国在建国之初也在宪法中明确可以通过做出承诺代替宣誓。但是在历届总统就任仪式上,只有第14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是通过承诺就职的,其他历任总统均进行了宣誓仪式。

但是宣誓和其他的承诺经常出现混淆。比如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宣誓,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之为做出承诺,而非宣誓,因为在仪式过程中缺少“神圣的见证”,当然这主要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4)

(◥奥运会上运动员手持奥林匹克会旗一角宣誓,也是源于宣誓时需要手持神圣之物以示见证的传统)

宣誓成为一项政治和法律制度后,经常出现一些富有争议的法规。美国内战期间,在激进的共和党人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862年通过一项法案,要求所有美国政府的雇员、律师以及选举产生的各级政府官员在任职前必须进行一项宣誓,宣誓内容为他们从没有自愿加入南部联邦军队反抗美国政府,没有自愿为南部联邦提供援助、支持、建议或鼓励,也没有在南部联邦的政府机构中任职。举个例,即便有个农民将粮食卖给了南部联邦军队,也算违反了此项宣誓。这一宣誓被称为“绝对忠诚誓言”。通过这项法案的目的在于将南部联邦的人全部排除出内战结束后的美国政府。虽然时任总统林肯以及下一任总统约翰逊都反对此法案,但是国会还是通过并率先在北部各州实行。

内战结束后,美国进入重建时期,相关的宣誓内容以法案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南部各州的各级官员,要想正式任职,就必须先行完成“绝对忠诚誓言”的宣誓。这一要求引起了南部人民的强烈不满。1867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此项誓言违宪。1871年,国会又通过法案,对“绝对忠诚誓言”进行了修改,不再是对过去行为的宣誓,而是保证今后不再违背誓言,放宽了对南部人士的政治限制。1884年5月,这一宣誓最终取消。

在历届罗马教皇的历史上,教皇庇护十世一直是现代主义思想的坚定反对者,认为现代主义是异端邪说。1910年9月1日,他在一份诏书中宣布,天主教所有神职人员、信徒以及宗教学校里的神学、哲学教授必须进行宣誓,反对现代主义。这一宣誓一直到1967年7月教皇保罗七世即位时,才被取消了强制性,改成了自愿宣誓。

世界各国宣誓的姿势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宣誓都是举起右手。这一姿势来源于《圣经旧约》中的话:“他们的嘴中无真言,他们举起右手却只有假的誓言”(小编自己翻的,不是特别准确,原文是“Their mouths speak untruth; their right hands are raised in lying oaths。”)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5)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时的宣誓仪式,右手举起,左手按在美国宪法上以示见证)

但是在手指的动作上,却有好几种不同姿式。美国人的手势有两种。第一种也是全世界最通行的一种手势,即举起右手,掌心向前,另一只手则可以按在宣誓见证物上。比如美国总统宣誓时就是将左手按在圣经上。这是美国人在进行与法律有关的宣誓时采用的手势。另外一种手势叫贝拉米致敬手势。这是美国人以公民身份进行效忠宣誓或向国旗敬礼时采取的手势。贝拉米是一名美国基督教牧师兼作家。1892年时,他设计了这一动作,作为美国人向国旗进行效忠宣誓时的动作。最初的动作是右手斜向上,有点类似我们少先队员敬礼的姿势。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采取了类似的敬礼姿势。为了避免争议和误会,美国国会在1942年12月22日通过法案,将贝拉米手势更改为右手置于左侧胸口心脏处。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6)

(◥左图为美国儿童行贝拉米礼,右图为德国纳粹礼,二者十分相近)

欧洲国家普遍采取的手势则是右手抬起,竖直向上,拇指、食指和中指伸直,另外两指卷曲,而咱们国家采取的姿势则是右手握拳的姿势,小编我还记得曾在入少先队、入共青团和入党仪式上宣过誓(一不小心暴露了革命身份)。大家都有过哪些宣誓经历呢?

百年宣誓内容(关于宣誓的那些历史)(7)

(◥波兰军人宣誓的手势)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喜欢,不妨打个赏,多少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