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战争频繁,如果要评出一个百战之城的话,我们认为当首推太原。

太原又称并州或晋阳,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曾为战国时赵国都城、北齐陪都、北汉都城、唐代北都,享有“龙城之誉”。他位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分界线上,南北军事对抗的分界线上,“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所以围绕太原发生的战争频度之高,历史少见。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1)

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尹铎、王成修筑晋阳城,至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竣工,历时三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了。晋阳城在董安于、尹铎等赵氏家臣的经营下,变成赵氏稳固的根据地。

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智伯汇同韩康子、魏桓子攻打晋阳,三月不下,引晋水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赵襄子派张孟谈潜行出城,游说韩、魏,韩、魏同意反戈,共灭知氏。赵军先杀守堤士卒,决水反灌智伯军,韩、魏军从两翼包抄夹击,大败智伯军,智氏灭亡,韩、赵、魏三家尽分其地。晋阳之战决定了晋国覆灭,韩、赵、魏三家崛起,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晋阳之战意义相当重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晋大夫赵籍自立为侯,即赵烈侯,初都晋阳,后迁至邯郸。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2)

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攻打赵国,取榆次、狼孟三十七城,太原入秦,在晋阳设太原郡,这是太原设郡之始。楚汉战争时,汉韩信占领山西、河北,设太原郡,后以太原郡二十一县和雁门郡辖县改设韩国,封韩王信(注意这里不是指韩信,而是战国韩王后代)为韩王,定都晋阳,以防备匈奴,但韩王信叛汉降于匈奴,被平定后设代国,封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为代王,仍定都晋阳。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废代国设太原郡,治所晋阳。无封五年(前106年)在晋阳市级并州刺史,监察太原、上党、朔方、五原等九郡。

东汉末军阀割据,战火四起。并州先后为公孙瓒、袁绍占据,建安十一年(206年)为曹操所占。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州并入冀州,太原郡属冀州。建安二十年(215年),分太原郡北部设新兴郡和乐平郡。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3)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定都晋阳,设并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太原国/郡治所皆设于晋阳。永嘉元年(307年)刘琨为并州刺史、匈奴中郎将,刘琨对晋阳城进行大规模修缮和扩建,扩建后的晋阳比原来“周四里”扩大了将近七倍,又“建府朝,造市狱”,在城中大兴土木,成为“鸡犬之音复相接矣”的都市。但好景不长,永嘉六年(313年)前赵刘聪派儿子刘粲,乘刘琨领精兵进驻雁门防乌丸族之机,偷袭攻破晋阳,后来刘琨虽然收复晋阳,但城池残破,军民逃散,晋阳一蹶不振。316年刘琨被前赵将军石勒击败,太原为前赵所占据。自此以后太原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占据,兵祸连年,人民生活困顿。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4)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道武帝拓跋硅率兵大举征伐后燕,后燕并州牧李农弃城夜遁,太原归北魏。北魏仍设并州,领太原、上党等五郡,并州、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北魏天年,晋阳被尔朱氏之手,之后又为高欢占据,高欢在晋阳建大丞相府,高氏经营晋阳几十年,建设了营建晋阳宫、宣光殿、建始殿、嘉福殿、仁寿殿等宫室建筑,形成一个庞大的宫殿群。高氏撑控东魏,将都城迁到邺城,以邺为上都,以晋阳为下都,高氏代魏后在晋阳设并州尚书省,为别都,与邺都分治政事。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5)

隋开皇元年(581年),设并州总管府于晋阳,后设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以杨广为尚书令。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一举灭隋,建立了唐。不想后院起火,刘武周击败李元吉占领太原,幸被李世民收复。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并州大都督长史李勣,在晋阳城的对岸,即汾河东岸建东城,南北长八里半,东西宽6里,与晋阳城差不多。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把晋阳定为北都,与国都西安、东都洛阳齐名,命并州刺史崔神庆在汾河上架桥建中城,将西岸的晋阳城与东岸的东城联结为一座大城,东西长12里,南北宽8里多,周长40多里,有城门24座。这是晋阳城扩展规模最大、最兴盛的时代。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6)

唐末五代十国时,太原地位更加突出,军阀们经常以太原为基础夺取中原。最初李克用据太原与朱温相抗,相持多年一直处于下风,太原数次面临威胁。李存勖接班后局面才改变过来,屡次打败朱温,灭梁后建立后唐,以太原为北京。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北京留守石敬瑭,在契丹帮助下晋阳称帝,建国号晋,后来迁都洛阳,以晋阳为北京。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北京留守刘知远于晋阳称帝,建立后汉。郭威灭后汉建周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割据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你说太原的风水好不好?说他不好吗,占太原就能夺中原,你说他好吗,占了中原又守不住,五代十国真是一个乱。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7)

宋初几次征讨太原不成功,直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率兵亲征北汉,终于占领晋阳城,北汉遂亡。赵光义痛恨晋阳负固顽抗,下令摧毁晋阳城,先是火烧再是水淹,将持续近1500年的晋阳古城夷为平地,移州治所于榆次。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潘美驻守太原城北三交镇,开始在唐明镇修建太原新城,太原新城周长十里,筑四门,并将在榆次的新并州移治唐明镇,太原城的生命力真是顽强,被彻底摧毁,几年后又在旁边站起来了。虽然太原就在晋阳的旁边,中断时间也不长,但晋阳和太原就隔了一点遗憾。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8)

在金代和元代时期,太原仍是各国争战之地。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攻宋,第二年九月攻陷太原,金国改太原府为并州太原郡河东总管。百年后的1218年元将木华黎伐金,攻陷太原,设太原路总管府。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击败扩廓帖木儿,攻取太原,在太原设山西都指挥司和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山西军务和民政。明洪武九年(1376年),永平侯谢成主持对太原城进行扩建,在宋代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城周长二十四里。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9)

明末清初,太原仍是战事不断,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太原,顺势夺取北京,明亡。半年后清军围攻太原,大顺将领陈永福顽强抗击,仍被清军攻破。雍正二年(1724年),太原府所属保德、平定、代、忻四州升为省直隶州,太原府管辖面积大大减小。

民国时太原仍是战争中心之一,1937年日军发动太原战役,占据太原,1948年到1949年解放军经过苦战,解放太原。解放后太原才算安定下来进入建设期,目前太原是山西的经济中心,是全国的能源中心。

2500年的太原史,2500年的战争史。

太原会战是几几年(就是一部2500年的战争史)(10)

祝太原经济更繁荣,太原人民生活更幸福。

关注@蚕丝观下,探讨城市和区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