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是人类的好伙伴,有什么实验它真上。

比如上个世界最有名的小白鼠试验——25号宇宙

一位名叫约翰·B·卡尔霍恩的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关于老鼠的实验,这是他做的第25个实验,因此命名为25号宇宙。

据说卡尔霍恩做完这个实验沉思了很久,他认为这个实验某种程度上预言了人类的未来

那么,当年的实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

小白鼠是实验的好帮手

老鼠乌托邦

25号宇宙实验起源于8只小白鼠4只雄鼠和4只雌鼠,都是当打之年,可以繁殖。

卡尔霍恩团队为这8只老鼠打造了一个空间,里面无限提供食物和水,空间像披萨饼一样被分成了16个区域。

实验开始,老鼠们入住,有吃有喝有房子住,它们很快就开始繁殖,没多久,25号宇宙中到处都是小老鼠的身影。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2)

当年的实验宣传画

很快,小老鼠们也开始成熟,参与繁殖,就像当年老鼠入侵一些岛屿的情况类似,25号宇宙中的小鼠呈现指数增长,很快就迎来了爆发。

放眼望去,25号宇宙中满满当当全是老鼠,空间似乎已经开始被挤满了

这个时候,老鼠们开始出现了不同的表现。老鼠是一夫多妻制,越是强壮的雄鼠就能与更多雌鼠交配,这就意味着25号宇宙里面,谁抢占了食物和水的供应口,谁就能占山为王。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3)

实验室的结构

果然,强壮的雄鼠们将空间的外围占据,这里距离供应食物的地方最近。它们的四周围满了雌性。

而无法抢夺到有利位置的雄鼠,只能被迫挤到了空间的中心地带,并且周围没有雌鼠,全部都是雄鼠挤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鼠的数量开始停止上升,几乎做到了死亡的老鼠和新生的老鼠持平,但是情况再次出现了变化。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4)

老鼠数量增长图

雌鼠开始攻击自己的孩子,甚至会咬死它们,挤在中心地区的雄鼠们,出现了同性性行为。

第920天,25号宇宙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天,没有一只小鼠诞生,也就是说,老鼠们,停止生育了!

老鼠的寿命很短,没有了小鼠的填补,很快老年老鼠们陆续死去,老鼠的数量出现了下降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5)

老鼠的世界

按理说,老年鼠死亡,会腾出了一定的空间,老鼠的数量应该回升才对,但是25号宇宙的老鼠数量一路下跌,朝着灭亡的边缘前进。

在1588天,科学家们发现,老鼠种群已经出现不可逆的衰退,在1780天,最后一只老鼠死亡,试验结束,25号宇宙灭亡。

可以说实验的结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测。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6)

25好宇宙最后灭亡

奇怪的变化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黄石国家公园狼和鹿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罗斯福为了保护黄石国家公园里的鹿,于是派出猎人将公园里的狼全部杀掉。

失去了天敌的鹿大肆繁殖,最终超过了黄石国家公园的承受范围,最终鹿群也出现了衰退。

不过这与25号宇宙的悲剧还是有点区别的。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7)

黄石公园的鹿

首先黄石国家公园里的鹿并没有人类无休止地提供食物,他们需要自己去啃食自然界中的植物。

其次,这些鹿都是野生的,没有人类干预,死去的鹿尸体也不会被人清理,而是留给自然界的食腐动物以及微生物。

最后就是,鹿群的灭亡是因为生态遭遇了破坏,近亲结婚严重导致种群退化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8)

曾经为了保护鹿而杀掉狼

25号宇宙没有食物的困扰,唯一的阻碍就是空间有限。

科学家们发现,整个25号宇宙被分为了两个群体,一类是生孩子的老鼠,另一种则是不生孩子的老鼠

在25号宇宙内,只有占据最有利位置的雄鼠,才会妻妾成群,而那些竞争失败的雄鼠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后代

这些单身雄鼠会展现出繁殖欲望,它们甚至无差别求偶,但是结果往往都不是善果,所以它们之间会发生打斗。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9)

老鼠妈妈和孩子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单身的老鼠里面,开始出现了母老鼠。

它们不会参与繁殖,而是呆在一些角落,不争不抢只是梳理毛发,遇到别的老鼠欺负它们也基本上不会还手。

如果有雄鼠和这些雌鼠强行发生了交配,这些雌鼠也不会哺育孩子,会将孩子遗弃。

被丢弃的小鼠会被其他老鼠吃掉。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0)

小白鼠打起架来丝毫不手软

是的,即便在25号宇宙里面吃喝不愁,但是老鼠还是发生了同类相食

占据着有利位置的雄鼠和雌鼠日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参与繁殖的雌鼠,它们的脾气开始日益暴躁,出现了杀害、吃掉自己的孩子的举动

那些妻妾成群的雄鼠们,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严重,因为不愁吃喝,大部分老鼠的寿命得到了提高,这导致有能力的雄鼠的数量只增不减,它们之间关于资源的争夺加剧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1)

老鼠之间存在竞争

也正是它们的斗争,引发了领地内雌鼠的不安,最后它们才做出了杀子的事情。

老鼠在感觉到威胁的情况下,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到了最后,整个25号宇宙里面的老鼠全员暴力,它们之间自相残杀,并且自相残杀的目的,不是为了食物。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2)

老鼠也会自相残杀

其实在25号宇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空间再次充足,只要这个时候的老鼠们再次参与繁殖,那么数量很快就会恢复。

但是,这会儿的老鼠们一个个都像是得了不孕不育症,都不生育了,就这么傻呆在空旷的25号宇宙,也不去参与交配,直到最后一只老鼠死去,25号宇宙覆灭。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3)

25号宇宙覆灭,但是老鼠的使命继续

联想到人类社会

卡尔霍恩无法解释,为何25号宇宙中的老鼠,最后一个个的都不再生育,即便大部分老鼠死亡,空出了位置,也无济于事。

科学家们根据25宇宙实验,得出了一个比较可怕的假设,那就是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在有限的空间下,或许生育率会不可避免会变低,最后数量减少

25号宇宙,似乎暗示了人类的未来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4)

人类现代社会

如果联想到人类社会,这样的事情也在发生,那就是人们不再生育孩子,生育率出现下降。

起初人们认为生育率下降是因为养孩子的成本上升,不少高福利的国家推出了各种生孩子的补贴,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生育率并没有因为高的福利就出现了火箭式蹿升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5)

不少国家出现了出生率下降

许多人认为生育率与经济挂钩,可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生育率反而更低

越是在大城市,生育的人反而更少。

总之就是,专家学者们每一次关于生育率下降总会找很多理由,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人。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6)

一家四口

虽然科学家们还无法准确说出25号宇宙灭亡的真相,但是他们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空间的有限,这个在人类身上也有体现,那就是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如果换算到未来,就是地球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第二个原因就是,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在25号宇宙,虽然不愁吃喝,但是不同位置的老鼠吃到食物的顺序不一样。

第三个原因,那就是生物可能会察觉到种群衰退,所以默认环境恶劣,减少生育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7)

城市密集的人口

科学家认为第三个原因与基因有关,同物种的基因相似度非常高,它们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交流,但是人类不得而知。

比如已经灭绝的北方白犀牛,在它们还剩几只的时候,人类将它们保护起来,不缺食物吃,而且也远离了伤害,但是这个时候的北方白犀牛们,却停止生育

当最后一只雄性犀牛死亡,北方白犀牛只剩下了两只雌性。

由此科学家们猜测,察觉环境不适合生育的关键,不是生物对外界的感知,而是生物对基因的感知

野生飞鼠生活习性(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18)

北方白犀牛

25号宇宙中的老鼠,它们感知到了大部分同类的死亡,因此认为,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合生存了。

当动物认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它们会停止生育,即便生了,也不会抚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