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投资家将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10年内)、估值迅速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创业公司,称为“独角兽”;并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称为“超级独角兽”。俗话说,门往哪里开,人往哪里来。创业公司希望早日成为独角兽企业,而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多投几个独角兽企业。创业与投资在追逐“独角兽”上目标一致,常常会不无默契地相互“抬轿子”——早日将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估值拉高到10亿美元以上。

巴菲特曾说:“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进入2019年后,没有收益的独角兽企业遭到市场集体抛弃。美国公司WeWork还没上市,估值已经跌去80%;Lyft和Uber虽然上市了,但是从上市开始股价就一路走低,多次暴跌。中国公司蔚来汽车2017年未上市时估值达到50亿美元,上市后股价暴跌一度超过70%;还有ofo、尚品网、熊猫直播等昔日辉煌一时的独角兽企业,有的已经破产,有的正在迅速衰落。

以独角兽来形容优质的创业公司无可厚非,但是“估值迅速达到10亿美元”这个评估标准有待商榷。如果大家同意修改评估标准的话,那么独角兽企业的入围标准是否可以改为“存续至少10年、估值(或市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且依靠核心竞争力正在实现持续增长的公司”?

我们崇尚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存续有10年时企业才算进入青年期,而之前用资本催熟的办法提前让企业进入青年期,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估值(或市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这个标准随行就市调整也可以的,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就无可厚非。最关键被认定为独角兽企业要加上一个条件“依靠核心竞争力正在实现持续增长的公司”。它标志着公司还在继续增长,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扩张与进化的能力,即从根基产品组合繁殖成一个产品组合“家族”的能力。

这样,从创业到成为独角兽,一个公司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然后到达扩张期,至少涉猎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前三个阶段。在创业期,产品组合要符合三端定位模型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基础销量。在成长期,产品组合的销量大幅增加,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企业逐渐有了根基产品组合。根基产品组合可以看成为产品组合的“母体”,进入扩张期后以此来繁衍其他产品。例如,“淘宝+支付宝”组合是阿里巴巴的根基产品组合。以此出发,在扩张期阿里巴巴执行履带战略,接续衍生出天猫、菜鸟物流、阿里云、天猫国际、银泰百货、闲鱼等数十个产品或产品组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独角兽企业进入扩张期后,如何以SPO模型构建核心竞争力,以促进商业模式不断成功进化?下面通过案例来说明。

根据SPO模型之优选资本、产品组合、环境机遇三个要素,发展至今阿里巴巴的优选资本有哪些呢?

马云等18位合伙人于1999年拿出50万元人民币创立阿里巴巴,标志着一个电子商务帝国的开始。哥伦布只是发现了美洲大陆,而马云带领团队发现、建设并拥有了一个电子商务帝国。先入圈地优势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优选资本,这个资本看似是虚拟的网上空间,实质上等同于拥有一个帝国空间的物质资本。

2000年,阿里巴巴团队凭借开垦电子商务帝国的伟大愿景,引入软银2000万美元股权投资。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阿里巴巴后续通过私募股权及IPO获得了超过300亿美元的外部投资。建设这样一个电子商务帝国,巨量的可用资金也是重要的优选资本。更胜一筹的是阿里巴巴在智力资本上的建树与积累。智力资本包括人才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在招募与培养人才方面,根据马云的公开表达,阿里巴巴至少拥有超过200个“王牌”人才。即使从阿里巴巴离职的阿里校友中,至少也有200名在中国500强以上企业中担任高管。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绩效体系、会议传播、团队合作等都是非常值得推崇、首屈一指的组织资本。从关系资本来看,现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卖家超过1000万,月度活跃消费者近7亿人,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这充分展现了阿里平台卓越的用户体验及对广大商户的吸引力。

因为要开创一个全新而卓越的电子商务帝国,所以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阿里巴巴的优选资本构成是比较全面的,一个都不能少!经过20年的发展,阿里巴巴已经是市值全球排名前十、亚洲排名第一的公司。

将时间拉回到21世纪初,阿里巴巴创立阶段面临的环境机遇将会有哪些?一个几乎一片空白的电商帝国必然有如下发展机遇:网上贸易平台、金融支持平台、物流支持平台、科技支持平台、线下商务整合机遇、生态系统建设机遇等。

根据SPO模型,优选资本与环境机遇交合在一起,促进商业模式产品组合的进化。

1999—2003年是阿里巴巴的创立期,初步形成了“网上批发贸易+淘宝网”的产品组合定位。2003—2007年是阿里巴巴的成长期,构建而成了“淘宝+支付宝”根基产品组合。从2008年开始,阿里巴巴进入企业生命周期的扩张期,以根基产品组合为母体,接续衍生出几十个产品或产品组合。在网上贸易方面阿里巴巴形成的产品组合包括:淘宝、天猫、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外贸、1688内贸、阿里妈妈等;在金融支持方面有蚂蚁金服(支付宝);在物流支持方面有菜鸟网络;在科技支持方面有阿里云;在线下商务整合方面以收购或参股为主,与银泰百货、盒马、大润发、苏宁等多家线下商家建立股权合作关系;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通过投资控股、收购或参股等形式拥有了口碑、饿了么、钉钉、阿里体育、阿里健康、阿里文娱等公司。

SPO模型的三个组成要素优选资本、产品组合、环境机遇共同发挥系统性作用产生核心竞争力。当三者能够统一起来,产品组合就沿着增长向量向前进化。阿里巴巴进入扩张期以来,产品组合进行了很多次进化,如上文阐述大部分是成功的,偶尔也有失败,例如2013年推出“往来”社交软件、2018年投资ofo等。核心竞争力是实践中形成的,依靠扩张与进化的成功率衡量的,有一个较长期的累积过程。核心竞争力与优选资本、产品组合、环境机遇之间是相互增强反馈关系,每一次累积的核心竞争力,又“回流”作为输入量提升优选资本的实力,也就增加了把握环境机遇的能力,提高了产品组合进化的成功率。

结合T型商业模式进一步研究核心竞争力的累积过程,我们将商业模式的产品组合进化表示为在根基T型之上一个一个同构T型的叠加,称之为T型同构进化模型,见图4-3-1。根基T型代表根基产品组合,其上一个叠加一个的同构T型代表衍生出的产品组合。

阿里巴巴投资核心技术(企业想成为独角兽)(1)

图4-3-1 T型同构进化模型示意图

同构T型的叠加都是根基T型的分形。同构是指衍生的产品与根基产品组合具有共享的资本模式,尤其更多地共享优选资本或具有共同的优选资本。从生物学上理解同构,可以认为是核心基因的一致,即一只狗妈妈生出一个小狗,而不是生出其他物种。一些企业家豪情万丈,对科学很少敬畏。假如让狗妈妈生出了一只小乌龟,这个小乌龟就很难存活。如果为了让小乌龟活下来,狗妈妈付出一切代价,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是母子都很难存活。这解释了为什么专业化进化更容易成功,而盲目多元化发展经常会陷入泥潭。

以大树做比喻也很形象:根基T型代表树干,而上面一个一个同构T型的叠加好比是大树的很多层树杈。树杈再多,共享一个树干。树干不够粗壮,上面的树杈也长不大,更不能人为地搞太多分支树杈,否则就有“树倒猢狲散”的风险。企业进化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根基产品组合没有做好,热衷于发展新业务,搞收购扩张,而优选资本支持不足,现金流枯竭等经营风险就很大。

看到大学办MBA教育赢利很好,便出现了很多民营商学院。对于商界人士来说,民营商学院缺乏关键的价值主张——不能颁发官方认可的文凭。尤其近几年,价廉物美的知识付费教育雨后春笋般崛起,相对收费不低的民营商学院受到很大冲击。一些民营商学院开始搞商业模式创新,依靠原有的培训用户资源,开始向管理咨询、风险投资、代理招商、关系活动等新产品方向拓展。进行新产品需要有很好的根基产品,显然民间商务培训这个根基并不能很好地支撑管理咨询、风险投资、代理招商、关系活动这些更难更需要独特优选资本的业务。

台积电创立于1987年,首创的晶圆代工(芯片制造)模式相当于机械制造领域的零部件代工,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直到1998年,在落后两代的180纳米制程上,台积电才勉强以成本优势被业界认可。但是,成立30多年来,台积电坚持专一化产品组合进化模式,陆续度过了创立时的艰难期、“互联网泡沫”破灭期、全球金融危机,在业界积累了首屈一指的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智力资本。长期的专一化发展,台积电的根基T型特别强大,在此之上一个接续一个同构T型逐渐叠加。至今,台积电为全世界客户生产近万种芯片,连续多年在芯片制造领域排名世界第一。尤其台积电已经成功量产5纳米制程,并领先其他世界知名厂商至少一年。2019年台积电全年营收为346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118.36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2%。

我们常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保障。企业文化有点太虚无,不能结构化地构建。科学精神讲实事求是,绝不能“一好遮百丑”。乔布斯偏执霸道,能给苹果公司带来很好的文化吗?华为公司的狼性文化、床垫文化、客户至上文化,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吗?从T型商业模式视角,企业永续经营、不断成功扩张和进化应该与企业的优选资本密切相关。优选资本主要来自企业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文化只是托词或表象,其实质还要看优选资本这个企业进化发展的保障之源。

优选资本、产品组合、环境机遇共同发挥系统性作用产生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组织成长与再生能力,从简单产品组合衍生出产品组合家族的能力。从创立到成为独角兽企业,不仅需要创业者不畏艰难或资本推动拉高估值,更需要十年磨砺、做时间的朋友、构建核心竞争力!

作者:壹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