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

丰田Camry,应该是中国车民们最熟悉的一款丰田车系了,甚至连最早进入国内的Crown皇冠也未必有它的知名度,所以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开始来回顾一下这台全球总销量已经逼近2000万的热门D级车吧!

Camry的名字来自日文“かんむり”(Kan muri),意思是皇冠,对的,就是与英文Crown同意。Camry在车上的书写有两种,前期的写法是“CAMRY”全大写、从第八代开始改成:“CAMRy”。

最早进入国内的Toyota Camry是八十年代末的第三代,即代号V20系列,虽然进入国内时已经处于款尾,但当时便已经拥有电控燃油喷射的Camry相比同时代还在使用化油器的本田Accord(CB)和标致505,Camry的市场地位都要高一些,受众群体也更窄,而舒适性和豪华感都看高一线的Camry此时也有了一个来自港澳地区的名字:佳美!虽然看似略带“娘炮”,但在稳定的质量和低廉的用车成本共同助力下,谁又会介意呢?反而还觉得它挺有亲切感,车不就是很多男人的另一半吗?之后众所周知地,国产后的Camry中文名字因为它并非首次出现而早被注册,广汽丰田只能重新找国内的广告公司起名字,这就是有了那么一个更无气质可言的“凯美瑞”音译名。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1)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2)

既然说到凯美瑞,就必须独立一段来说说:目前国内现售的Camry,所有的官方说法,包括一些所谓的汽车垂直媒体,例如什么之家那种,在介绍Camry历史时,大多会将Celica Camry这一代忽略掉,而将代号V10的第二代视作第一代,连爹都抹掉了,Camry是从石头里爆出来的吗?今天使用TNGA底盘的“第八代凯美瑞”是怎么来的?如果按照日本国内丰田的计算方式,现行的Camry属于第十代产品,第一代是Celica Camry、第二代是V10、第三代是V20、第四代是V30、第五代V40、第六代是XV20、第七代是XV30、第八代是XV40、第九代是XV50、第十代也就是2017年上市的XV70。本文也会按照这个排序来书写Camry的发展史,国内的那些跟屁虫媒体怎么报道那是收钱办事,我们说不上话,但既然我们标榜的是一个汽车文化媒体,那么就应该按照历史写实而非功利办事。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3)

图:1800XT Super Edition,主打的是配置和豪华感。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4)

图:其实日系车厂很早就懂得了一个营造豪华感的真理,而这也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车厂仍蒙在鼓里的误区:一辆车豪华与否,看后排座椅的乘坐感!

要问第一代佳美的起源,相信很多人会跟皇冠那一类车型联系起来,这相信是被它今天文质彬彬的样子所迷惑,但实际上,Camry是一辆源自经典跑车车型Celica的四门轿车,车型定位跟今天Corolla相同的C级车,对的,最早的Camry与今天的Corolla或者本田Civic是同级车型,而它也跟很多丰田车型一样,它还有一款姊妹车型:Carina佳丽娜。关于Carina 这款车,笔者也曾开过一段时间,在Camry这篇文章里就不展开了,留到日后再慢慢说吧。

动力系统部分,虽然挂着Celica Camry的名字,但它反而跟Carina基本相同,例如1.8L的3T-EU等,但21R-U和性能最好的18R-GEU则是连狮力架都没有的配置,18R-GEU是一台两公升级别且拥有DOHC配气结构的动力系统,并拥有燃油喷射、催化器等一系列在当时属于高端配置的机器,主要使用在Carina 2000GT、Mark II 2000GT上,而在初代佳美上,名为Celica Camry 2000GT(RA55)就是这台135匹、17.5公斤米扭力、并配以当时还是跑车上才会使用的5MT变速箱。

图:留意鬼面罩里的“GT DOHC”字样,有这个标记的就是1980年8月追加的最高端型号,使用18R-GEU引擎。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5)

图:两公升的排气量更适合车重更大的四门版Celica使用,R系列与T系列是同时代的型号,只是T系列的排气量不超过1.8L,主打低排量车型;R系列则达到2.4L,在那个以排气量定级别的时代,连引擎也会泾渭分明。不过这台引擎需要用到20W-60的机油,也算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吧。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6)

图:除了全车系中唯一的DOHC两公升电喷引擎外,还独有五前速手动变速箱,内饰的配色也很考究,丝绒面料还能拉出红色妆点。

第一代Celica Camry的底盘跟第二代Celica、第二代Carina、第一代Supra相同,均为四轮独立悬挂的FR驱动布局,除了Celica Supra的轴距拉长到2630mm外,其他车型均为2500mm。当然,后面的故事就更离奇了:众所周知的,丰田的每个车系都有独立的英文字母,例如当时的Celica编号是“A”,由它衍生出来的第一代Celica Supra也是“A”,但随着Supra车系自立门户后,第四代Celica开始,车身代号改成了“T”,“A”就被Supra直接继承去了,而同样出身自Celica车系的Celica Camry(狮力架-佳美),车架代号从第二代开始也开始独立成“V”、并一直使用至今天。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7)

图:1800XT属于1980年1月推出的最早一批Celica Camry的高配型号,使用13T-U引擎,使用单化油器供油,最大马力95匹,最大扭力15公斤米。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8)

图:后面只有LT字样的均属于入门版本,如果是1.6L的话最大马力只有88匹,考虑到第一代Camry的体重有近1.2吨,推重比参数并不亮眼。

第一代的Celica Camry是唯一的FR布局的Camry,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因为出身使然。1979年12月开始在爱知县的丰田工厂开工,虽然它并不非真的Celica四门版,因为它的底盘、尤其是四轮悬挂组件并非来自Celica而是来自第二代Carina。

车架编号方面,使用12T-U引擎的1600版本,车架代号为TA41、根据配置不同,又分为低配的1600LT和1600XT;使用13T-U引擎的1800版本车架代号为TA46,根据配置不同又分为1800LT、1800XT和1800XT Super Edition;1980年8月,又追加三款使用较高性能的引擎和四轮独立悬挂(前麦花臣后半拖曳臂形式)的版本,分别是使用3T-EU的1800SX车架代号TA57、使用21R-U引擎的2000SE车架代号为RA56、使用18R-GEU的顶配2000GT车架代号为RA55。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9)

图:1980年8月后推出的较为高端的一款型号,1800SX使用的是3T-EU引擎,排气量为1770cc,采用OHV电喷配三元催化器,最大马力105匹、16.5公斤米。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10)

图:高配版的Celica Camry内饰,那台来自先锋的2DIN主机尤为抢眼。

作为Camry发展史上第一款也是暂时最后一款后轮驱动车型,它的寿命也是最短的,此时丰田通过Tercel已经基本掌握了前轮驱动汽车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加上来自本田Accord在美国市场成功的刺激和之前Crown在美国市场惨败的教训等多重刺激下,1982年3月,第二代Camry正式发布,第一代Celica Camry的服役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两个月,但它也正是宣告了“Crown这个英文名在美国惨败、但我换个日文的皇冠名字再战江湖”,这么听起来,Camry的这个车名还有一种不服输的意味。

凯美瑞camryclassic(凯美瑞一声叹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