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非洲乌干达。一位42岁的中国女子,怀抱着一个已经没有生命征兆的混血男童,满脸悲怆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她实在想不通,就一个疟疾而已,为什么还能要了孩子的命。
安葬了这个刚一岁的男婴,女子想了很多,为了让这个地方摆脱愚昧无知,她要办一所学校。她要将自己的所有所学,传授给更多的人。
不久,一所名叫鲁扬子中学的学校成立了,学校的校长,正是还没有从丧子之痛走出来的的中年女子王丽红。
王丽红,1968年5月出生在北京,家里有个大她几岁的哥哥,但父母思想比较开明,没有偏爱儿子,反而将王丽红视为掌上明珠。
家境优渥,父母开明慈爱,世间的美好,都围绕在王丽红的身边,故而养成了王丽红自信开朗的性格。在外人看来,她是个大大咧咧,非常好相处的北京妞。
而且王丽红天资聪颖,在学校成绩出众,老师和同学对她的评价都非常高。父母疼爱,老师重视,同学亲密,种种迹象表明,王丽红的未来,将是一切顺遂的。
果然,品学兼优的王丽红考上北京四中后,又顺利进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多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呀。王丽红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那个年代,研究生是国家非常难得的人才,而改变她一生的命运的,正是她读研究生的时候,她遇到了心动男生,她的黑马王子苏玛。
王丽红不仅学习能力强,而且赚钱能力也很强。她没有因为家庭条件好,而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摆地摊。
开明的父母没有觉得她这样做丢人,反而非常支持她,不仅给了王丽红一笔钱当启动资金,还帮忙借了一辆三轮车。
王丽红有经商头脑,她将她的流动商店开到了建筑工地,贩卖香烟,零食和生活用品,她的咸菜和咸鸭蛋非常畅销,主要是因为下饭。所以每到饭点,王丽红就骑着三轮车,驮着她的小百货来到工地。
当她正兴致勃勃地卖货时,一双比工人黑几倍的手伸了过来。她抬头看到一个黑人小伙,正露着大白牙朝她笑,虽然皮肤很黑,但看得出他很年轻。她很奇怪,一个黑人,可以当外教赚钱,为什么偏偏选择做苦力呢。
性格开朗的她,发现这位黑人小伙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于是打开话匣子和对方聊了起来。一聊才知道,这位黑人小伙竟然是清华大学的留学生。
经过交谈,王丽红发现苏玛幽默风趣,人缘非常好,不但在工地上和工友们相处得非常好,还热心地给王丽红拉生意。一来二去,两个不同国度的年轻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了每天一段固定时间的交往,王丽红觉得苏玛不仅善良,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而且更让王丽红欣喜的是,他们的性格与爱好都非常相似。面对苏玛毫不掩饰的追求,这位勇敢的中国姑娘,大胆的和苏玛牵手了。
中国女生和非洲黑人,这画面就算拿到现在很多人会在背后指指点点,何况还是八十年代呢。不仅同学觉得王丽红行为大胆,在背后恶语相向说她太随便。连一向开明的父母知道了也是气得半死,不同意他们交往。
尤其是在知道了乌干达是一个多妻制国家后,父母更是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他们想不通,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为什么看上了一个黑黢黢的非洲男人。为了阻止他们交往,父母动用关系,将王丽红送到了日本留学。
一向开朗的王丽红认命了,她并不想和父母闹僵,而且放眼同龄人的父母,她的父母对她是相当溺爱了。正当她打起精神和过去作别的时候,苏玛却突然站在了她的面前。
原来王丽红离开后,苏玛才发现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可爱的姑娘了。他不想错过,于是追到了日本,路费不够,还是找人借的。
王丽红也就是在那一瞬间,觉得此生非他莫属了。这位聪明的北京姑娘不乏追求者,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像苏玛这样让她动心,仿佛命中注定一样。
苏玛许诺,他这辈子非王丽红不娶,并且一辈子只会娶王丽红一个人。当王丽红的父母得知此事之后,这对老人既生气,又感动。气的是自己的宝贝女儿翅膀硬了,父母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但同时也被这个黑人小伙的真心所感动。
天下没有能拗得过儿女的父母,最终还是这对开明的父母妥协了,而且亲自为女儿女婿筹备了婚礼。
婚后夫妻俩继续求学,一年后大女儿出生了,孩子由王丽红的妈妈帮忙带着,这是这家人最幸福圆满的日子。家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可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几年,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苏玛必须回去了,他有他的使命,而且作为酋长的父亲,早早地一而再地催促他回国了。
王丽红的妈妈舍不得女儿,更舍不得孙女,苏玛于是一个人先回到乌干达。他虽然不舍得离开中国,但自己落后的家乡更需要他回去建设。
半年后,挂念夫君的王丽红狠狠心挥泪告别了父母,带着女儿飞往乌干达。
作为酋长的公公,给了这个中国儿媳最大的尊重,在乌干达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礼后的王丽红,一下有了十几个妈妈,因为她的酋长公公娶了十几个老婆,为苏玛生了近四十多个兄弟姐妹。
王丽红一边克服着水土不服,一边努力融入这个大家庭。但她不想和这里的女人一样生儿育女,在繁琐的家务里埋没自己,她协助苏玛做起了医药生意。
只是让她无奈的是,由于贫穷落后,大多数家庭的孩子生病了都是靠硬抗的,扛过来的活,抗不过来的,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他们的医药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
让王丽红重新思考人生的,是自己的小儿子的死。在中国,疟疾根本不算什么要命的事,可是在非洲,患上疟疾的小儿子,竟然不治身亡。这是王丽红不能接受的,自己好歹还是做医药的,却没能挽回小儿子的生命。
她决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致力于教育事业。虽然还没有从悲痛中走来,但她的提议受到了丈夫的鼎力支持。数月过后,一所名叫鲁扬子中学的学校成立了。
她是校长,也是这所学校唯一的一个老师。因为她要教的,是中文知识。在乌干达生活了十几年,她已在丈夫的帮助下,精通了当地的语言,而且学霸出身的她,教起书来也是得心应手。
她将全部精力放在教育上,对学生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愿意来上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就连很多足不出户的妇女,也在她的鼓舞下走进了教室。
随着中国在国际的声望越来越高,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这所学校,还减免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
同时,中国和乌干达的文化交流,在王丽红的带动下越来越密切。王丽红有了带学生到中国文化交流的机会,很多人一聊到中国,条件反射地就想起了王丽红。
很多人提起非洲,首先想到的就是穷和孩子。所以当很多人听说王丽红生了4个孩子后,也不能免俗想到这两个特征。
但得知王丽红的成就后,无一不惊叹她的不简单。一个女人,要生孩子,要兼顾事业,真的很难。
通过王丽红的故事,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到一个落后的地方而贬值,而是只要心中有梦想,在哪都能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