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文/夏瑾钰

编辑/夏瑾钰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

对于东西方舞蹈之间的差异,许多学者曾有过一个论断:“东方舞蹈,手舞比脚舞更重要”。

本文从蒙古舞的原始舞蹈、教学和表演三个方面对该假设进行实证验证,同时对其它东方舞蹈中“手舞比脚舞更重要”的特点进行了剖析。

一、关于蒙古舞手舞蹈的浅析

通过对蒙古族几个古典名曲的分析与归纳,我认为手舞是一种很有特点的舞蹈,而且手舞的表现形式、技术含量较高。蒙古族舞蹈的手舞有很多种花式,有很多系统性的练习,是课本上的主要内容。

而在演出和剧目中,编排者和表演者的思想感情,也主要是用丰富的手舞动作来表达出来。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表演上,下肢动作的类型和形式都远远不如手舞。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2)

在许多蒙古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仍然保存着不少和跳舞相关的习俗。在这些原生态的民俗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动作的特点是上半身动作多于下肢。比如:“祭司之舞、萨满舞、表演道具之舞、筷子舞、盅碗舞”等。

在这些与民间习俗相联系的舞蹈中,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筷子舞”、“盅碗舞”是鄂尔多斯大草原上流行的一种舞蹈,在表演时,舞者因受场地所限,大多是原地坐着、蹲着、跪着跳舞。

两只手都拿着一根筷子,以腰部为轴线,绕臂跳舞,通过手腕、臂肩的缠绕挑压,用筷子敲击自己的手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或者拿着一对酒杯。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3)

用手指击打着手上的盅子,双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或者轻轻抖动两腕,让盅子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其次,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蒙古族舞蹈教科书中有超过半数的基本练习都是上身动作。包括了胸背训练、肩部训练、硬腕训练、柔臂训练、弹拨手训练、转指训练等,并且在这么多的训练组合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上肢动作,它有很多动作变化的特征。

具体内容有:硬肩、软肩、圆肩、甩肩、晃肩、耸肩、绕肩、笑肩柔臂、曲臂硬手、软手、弹拨手、提压腕、弹腕、翻腕、转指等。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4)

蒙古族舞中,上半身的许多动作都是通过双臂和肩膀的组合来完成的,也就是从腰部到肋骨,再到肩膀、肘部、小臂、手指。

从而达到肩膀的放松自如,手腕的灵活优雅,上肢的动作多种多样,也充分利用了道具。我们还能从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中来分析蒙古舞蹈中的手舞和表现手法。

《喜悦》是一支女演员的舞蹈,她的上半身和下半身都有很好的表现。一次温柔的拥抱,一次又一次的拥抱,就像是一次无穷无尽的情感。她那妩媚而兴奋的肩膀,时而欢快,时而平静,时而变化。

爆发之后,抖动肩膀的碎屑就像是荡漾着的涟漪,充分体现了牧人的快乐。而下半身的移动,则是和上半身的移动相呼应。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5)

当她表演《翔》的时候,她将自己内心的美、情、意都灌注到了她柔软的手臂上,她的手充满了感情,让观众们张开了自己的想象力,进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就像蒙古舞蹈中的舞者,用两只手托着一条宽大而修长的裙子左右摇摆。

胸、肩不断前扬,双手带动裙摆以8字线甩动拧倾,形成强大的动力层层叠叠。由此可见,蒙古舞中上肢的动作要多于下肢。

二、对其它东方民俗舞的浅析

除蒙古族的舞蹈外,其它各民族的手舞也很有特色。在汉族舞蹈中,东北秧歌使用的是一种花式的舞蹈,舞蹈的范围有大有小,但是每一种都充满了内涵,但是脚下的动作方向大多是向内的,节拍舒缓细致,步伐谨慎。

维吾尔族舞蹈中的手部动作和舞姿的变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舞姿中,胳膊和手腕的灵活使用,这是维吾尔族舞蹈的一大特色。朝鲜族是以耕种稻米见长的民族,所以他们在舞蹈中所展现的手的动作主要有:围手、扛手、扔手、抽手、弹手、拍手、甩手、绕划手等。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6)

它有着独特的韵律,配合着呼吸的方式,以柔和著称,优雅中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说到能用手做许多栩栩如生的东西,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傣族的舞蹈。就拿杨丽萍跳舞来说吧。

她的手臂、肩膀和上半身的曲线是这支舞能否表现出来的关键。杨丽萍用手做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孔雀造型。用手画出的细雨,用手拨成的火焰,用手摇成的树木,轻巧而细腻。

让整支舞看起来更加的优美,充满了活力。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其它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国家。首先来说说我们的邻国印度,它在南亚。印度的舞蹈非常注重手的表达,在印度舞蹈中手势语言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7)

《舞论》中有一章专门论述了动作,包括动作连动和舞蹈动作67个动作。67个基础动作比动作本身所传达的意思要多出几十倍。他们的动作和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是一致的,这使他们能够摆脱肢体语言的束缚。

以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阿根姆”为例,其巴厘传统舞蹈的基础动作就是上半身不停的变换,手指不停的抖动,双腿则是直挺挺的站着。

印度传统舞蹈中的胸部和腰部以及大量的肢体语言,都是具有东方特色的上半身肢体语言。有了比较,就有了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与西方的代表舞蹈进行简单的对比,来发现中西舞蹈之间的明显区别。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8)

在西洋舞蹈中,下半身的动作比上半身的动作更侧重于表现身体的美感。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和技术,他们通常会用两只脚做一些迅速而灵活的运动。比如爱尔兰踢踏舞,就有很多人会用脚打拍子。

与西方芭蕾舞相比,芭蕾舞则追求动作的向外性。比如,在站立的时候,要将脚、膝盖外开至180度,一个大跳舞姿更是要四肢完全张开,在脚底下进行打击动作和跳跃动作,其表现和灵活性更是丰富多彩。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9)

三、“手舞足蹈”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剖析

手舞与脚舞是两个相对的舞蹈范畴,哪个偏重哪个,体现了文化背景、心理与追求的差异。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东西方也有很大的不同。美学上的差异,在历史上,东亚和东南亚各国都深受儒学的影响,因此,儒学的特色决定了东西方美学的差异。

注重内涵与规范,保守多于张扬,注重谦逊,注重顺从,不注重创新,注重群体,不注重个人表现,这就造成了东方舞蹈更多的是以“内”为主,而非以“外”为主。来源上的差异,大部分的东方舞蹈都是源于仪式,比如祭祀。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0)

从历史上来看,蒙古族穿的也是长袍,再往下看,就像是中国的满族,藏族,新疆的维吾尔族,甚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人穿的也是长袍。

穿上这件长袍,难免会对脚的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像芭蕾和踢踏舞会上那么多的大开大合。

文化的差异,包括历史、地区习俗等,东方文化的客观需求使手舞在东方舞蹈中担负着重要的表现力。因此,这主要是由于东方的文化所决定的,东方的舞蹈对手的使用要多一些。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1)

而手之所以能很好地适应舞蹈的需要,也是因为手的灵活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完成许多真实的动作。蒙古族的舞蹈中,有许多对马匹的形像和动作进行了仿真,除了对马匹的形像进行了仿真之外,主要表现为双肩的运动和上半身的姿态。

除了与马匹形影不离外,草原上的人还会做出一些与图腾有关的手势。鹰是蒙古族的一种象征,蒙古人的舞蹈,大多都是用粗壮的双臂来表现,表现出了天鹅的优雅,比如雄鹰的敏捷,比如骑马的优雅。

从双臂到双掌,其运动方式就像老鹰扇动翅膀一样。除了直接模仿自然,在很多地方,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对生活的动作进行了再现和美化,让我们对于熟悉的简单劳动有了一种充满美感的重新认识。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2)

例如筷子舞,盅碗舞,盘子舞,还有在舞蹈中模仿收割,模仿播种,模仿喝酒等等,通过这些对于真实生活动作的富有美感的再现和模仿,让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事实上,我们的生命也是充满了美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罢了。例如,我们每一个人在讲话时,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双手来表达,因此双手的丰富表达也来自于生活。

用手做手势和运动能提高我们表达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魅力。跳舞也是如此。借助手的丰富动作与姿态,借助手的多样动作和鲜明的特点,可以将艺术家和舞蹈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3)

四、这一现象的功用与启示

在以上部分,作者着重对东方舞蹈中手舞比脚舞更重要的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经过手舞练习,我觉得它能起到以下作用,一是能直接上升到舞台上,为舞台艺术提供素材。

锻炼学员的肢体柔韧性与协调能力。对包含在其中的东方舞蹈进行了文化传承。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自觉地突出这一特点。

东方舞蹈以手舞为主,这是一种有历史、有文化、有地域、有民俗等因素所致。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4)

当然,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一些改进。在重视手舞的同时,还要多和外国的人进行交流,在创作舞蹈时,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使我国的舞蹈种类更加丰富,发挥其优点,避免缺点,使我国的民族舞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开放性、互通性的时代,肯定需要参考,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形态上的改变。比如手臂上下摆动,下半身的动作可以超过手臂的挥舞。

怎样做蒙古舞的前后硬肩动作(以蒙古舞之手舞为切入点)(15)

也可以采用小跳跃加踏足的双臂摆动,在练习双臂伸展舞姿的时候,可以加上吸腿的多态扭转身,还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多种节奏的马步,加强肩膀的抖动和臂、腕、手的动作的协调。

笔者观点: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在借鉴发展的同时,也要将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铭记于心,不能因为借鉴而丢掉了自己民族的传统,以及自己内在的优势和特长,不能将自己的民族民俗舞蹈转变为现代舞蹈。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情况下,只有真正体现出民族精神,体现出这些基本元素,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使其得以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潘志涛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罗雄岩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3]蒙古舞蹈文化[M].莫德格玛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4]东方舞苑花絮[M].于海燕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