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

郭正一

1961年出生,山东泰安人。

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版画专业。

现任正一室内设计工作室任设计总监。

在河南做装修设计工作三十多年,作为郑州室内设计师,发表过多篇有关设计知识、品味及发现趋势的评论与文章。

同时坚持常年返乡写生创做作品近千幅。

并以自己的城市随和常年乡下写生采风为素材,写下了多篇关于城市往事的回顾和乡野随笔。著有《一个人的乡村》(中信出版)散文集。

01/郑 州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3)

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西约300米山脚下,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墓地,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自唐贞元七年(791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之间的各代砖石墓塔241座。塔的层级不同,一般为1至7级,高度都在15米以下,大都有塔铭和塔额。塔的种类繁多,制式多样。少林寺塔林是中国现有古塔数量最多的墓塔林,是综合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雕刻艺术发展史和宗教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宝库,被誉为“中国古塔艺术博物馆”。

1996年11月20日,少林寺塔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包含少林寺塔林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4)

郑州商城遗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内,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州旧城及北关一带。

郑州商城外城墙始筑于商代时期的二里冈期下层一期,使用到二里冈期上层二期,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最新数据显示,郑州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可以推算内城和宫城的时间年代要不晚于前1500年,有学者认为此是“汤始居亳”的亳都

1959年,郭沫若先生看完郑州商城考古工地后,随即题诗:“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郭沫若认为郑州商城可能是仲丁所迁的隞都。有学者认为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隞”的隞都,属商代中期。无论如何,郑州商城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最新碳14测年数据郑州商城为公元前1509-前1465年 。所以从文献记载,考古资料、碳14测年数据得出的结论,郑州商城为仲丁所迁都的隞都。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5)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分别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及钱塘路中段82号,其中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占地面积352平方米,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堂6440平方米。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堂建筑座西面东,分主楼和两边配楼,均为二层,青砖垒砌,尖顶,红瓦屋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是新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2006年5月25日,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6)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展馆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 。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历史博物馆。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7)

郑东新区CBD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商务、办公、住宅、观光、休闲和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环形建筑群。由两组高层建筑组成,其中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舒适、热闹的商业步行街。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8)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始祖山)上,炎黄二帝巨塑背依邙山,面向黄河。塑像占地2816平方米,像整体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是该塑像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塑像总设计师为吴树华,由海内外华人捐款和政府投资及招商引资共计人民币1.8亿元,历时二十年于2007年建成,是为代表中华民族之创始、之和谐、之统一

02/ 洛 阳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9)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0)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释教发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19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其“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入列“洛阳八大景”。但被当代中国人淡忘,而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聆听钟声的游客绝大多数来自东瀛,在这里喜迎新年是不少日本人的神圣愿望。故敲钟时间改为日本新年到来时。

白马寺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1)

黄河小浪底,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位于洛阳市区北17公里。

小浪底景区分为四大精华景区:西霞湖、大坝湿地公园、张岭半岛度假区、黄河三峡。四大景区特色各异,东西相映,恰如镶嵌在母亲河上的四颗珍珠,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旅游热点。

景区获得荣誉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环保样板工程”、“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精品”、“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河南省十大最美丽的湖”、“樱花节”入围“美丽中国 品牌节庆榜”、“中国最负国际盛名休闲旅游节庆”品牌等称号,为中原地区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小浪底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2)

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由老君山景区和鸡冠洞景区组成,其中老君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七里坪村21组,占地面积26.66平方千米;鸡冠洞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双塘村,观赏面积0.023平方千米。

老君山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它记录着19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有较高科学研究价值。鸡冠洞属天然石灰岩溶洞,属喀斯特地貌,历史可以追溯到8亿年前。鸡冠洞考古科研价值较高。截至2021年4月15日,老君山景区已开发建成了八大景区,138个景点;鸡冠洞中共有大小景点168个。

自2011年起,栾川以大景区概念将老君山、鸡冠洞两个代表性景区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标志,打造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河南省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在2012年被认定为5A级景区

03/ 开 封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3)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 ,是国家AAAAA级景区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清明上河园是中国著名八朝古都河南开封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占地600余亩,坐落在开封城风光秀丽的龙亭湖西岸。它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2021年10月,入选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拟认定名单。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4)

龙亭湖是古城开封的一个著名游览点,也是开封文物古迹的一个代表。其实,这不仅是湖,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5)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

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在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6)

河南大学,简称“河大”,主校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1912年,林伯襄等河南教育家在清代开封贡院旧址之上创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3年,冯玉祥将军在其基础上扩建为中州大学;1927年,改建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30年,首次命名为河南大学;1942年,在于右任先生等支持下改为国立河南大学;1948年,在邓小平、陈毅同志支持下设立中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历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截至2020年7月,河南大学有开封明伦、金明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20万册;设37个学院(教研部),98个本科专业;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44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其中研究生1.1万人,留学生800余人。

04/ 安 阳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7)

殷墟,原称“北蒙” ,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1961年3月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8)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2016年10月,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05/ 信 阳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19)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境内,桐柏山以东,大别山最西端,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第一批列入全国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

鸡公山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2016年1月,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

2019年10月18日,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2019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0)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首府路文博新村004号,占地面积约192000平方米,1984年开始建设,2008年3月免费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达60余万人次。馆内藏品总数为1130件(2019年),主要是革命文物,主要种类有军事用品,如“列宁号”飞机;文献资料,如苏区党政机关的报告、法令,其中壁书《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为革命文物一级品;革命烈士遗物;历史照片;其它文物,如各级苏维埃印章、钱币、收税凭单等。

2004年,首府革命博物馆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9年10月15日,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1月,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11月21日,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单。

06/ 新 乡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1)

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与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交界,海拔1000米,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

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

07/ 济 源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2)

王屋山是中条山的分支山脉。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运城市垣曲县等市县间。

为《列子》载《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处。山势巍峨,林木繁茂。多道观宫庙。南麓有愚公洞、愚公井、愚公壑等胜迹,并有挖掘痕迹。

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建设有王屋山风景区,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王屋山风景区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氏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

王屋山风景区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户晓。

同时,王屋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3)

阳台宫为王屋山三宫(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之一,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北依天坛山,高高矗立,形似凤首,面对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阳台宫正好处于凤背之上,被视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

阳台宫现存大罗三境殿、玉皇阁等建筑,还有千年古树以及元至清碑碣石刻等众多附属文物。其中大罗三境殿和玉皇阁两座建筑的石柱上,通体雕刻精美图案,为河南仅有、全国少有的艺术珍品。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8/ 三 门 峡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4)

黄河三门峡大坝,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三门峡黄河大坝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三门峡黄河大坝距市区不足20km,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三门峡黄河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09/ 平 顶 山

地域图鉴河南(画说老家河南)(25)

叶县县衙,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东大街,占地面积16848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

叶县县衙的整个建筑群由41个单元,153间房屋组成。中轴线上自前至后布列着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筑。辅助建筑在其东西依次展开,布局合理,风格古朴,充分显示了明代县级政权官署衙门的规制和风貌。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5月25日,叶县县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