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 · 赋值法和整除法

在行测中,数量关系题总是看起来很难,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赋值法整除特性法是数量关系中两种常用的方法,熟练掌握能够让你快速解题,避免陷入误区,节省大量时间。这两种类型的题,每年都会考上1~2道哦~

各个分路上分难度(这10分捡的真容易)(1)

赋值法

题目中信息非常少,数据残缺时,就可以考虑赋值法。即对某些未知量赋予确定的值,再推出其他相关量和最终结果的方法,所赋的实际值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一般有两种情况可以选择赋值法:

1.题干中的没有具体数据,没有单位,只有分数、倍数、比例关系等;

2.比例问题中,存在A=B×C的关系,已知量只有一个,其他数据均是比例关系时。

赋值法有几个小技巧:

1.题干中出现分数,赋值的基本原则是赋整数,所赋数字为分母的倍数。如果有多个分数的话,所赋值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要使用整除特性解题,首选要学习以下这些数的整除判定法则:

2,4,8整除及其余数判定法则:

一个数能被2(或者5)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者5)整除;

一个数能被4(或者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者25)整除;

一个数能被8(或者1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者125)整除;

3,9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一个数字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一个数字能被9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

7,11,13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这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11或13整除;

另外,对于6的整除判定可以理解为同时被2和3整除,12的整除判定则是同时被3和4整除,以此类推。

举个栗子

【题目】

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

A. 9 B. 12 C. 15D. 18

解析来了

你做对了么?

查看答案

【解析】据题可知,第三名的工号各个位数之和应为3的倍数,不能排除选项。接着思考第九名的工号各个位数之和,第三名和第九名相差6,即第三名的工号各个位数之和加上6应为9 的倍数,代入选项只有12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再举个栗子

【题目】

为帮助果农解决销路,某企业年底买了一批水果,平均发给每个部门若干筐之后还多了12筐,如果再买进8筐则每个部门可分得10筐,则这批水果共有( )筐。

A.192 B.198 C.200D.212

解析来了

你做对了么?

查看答案

【解析】据题可知,增加8筐每个部门可分得10筐,即总数 8能被10整除,先排除BC。然后将A项代入可知,192 8=200,200÷10=20,即20个部门,检验192÷20=9……12,满足题意,故本题选A。

答案

汇总

DB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