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种境界参透了就是福报 过来人的提醒原来(1)

福报,在汉语中的意思是福德报应。这个词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比较关心自己是否有福报,这与一些人相信命数,到处找人算命同出一辙。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它大抵是指: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一个人福报的深浅,到底跟什么有关了?其实啊,福报浅的人,是有迹象显示的,它往往容易被这三件事所左右,现在明白为时不晚。

1:不能承受住苦难的洗礼

人的福报与祸患如同孪生兄弟,如影随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俗语就是说: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有的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一直倒霉?似乎没有好转的迹象。其实,当一个人出现糟糕的局面时,往往也预示着好的事情即将出现。

但中间也有一个过程,即:承受住苦难这堂人生的必修课。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果一个人能在苦难中,苦苦顶住的同时,也学会人生的真谛,知道苦难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折磨,更有升华。

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的风雨,所有的生命都要经受命运的考验,就像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

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勇敢起来,去面对你的苦难。当你撑过去时,福报也就来了,撑不过去,剩下的便是深渊。

历史上的很多大人物,有谁不是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而成功的呢?

所以,当你发现周围的人福报浅时,也恰恰说明了,他经受不了生活的折磨,也没有从苦难中获得过真谛,以提升自己。

人生四种境界参透了就是福报 过来人的提醒原来(2)

2: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老人们常常告诫道:一个人的德比才更重要,才出色,德低下,这样的人势必会受到唾弃。

所以我们从小被教育得善良,懂得为他人着想。但往往大部分人经过后天的影响,已逐渐丢失了最起码的善。

亲戚间尔虞我诈,为了一小块土地可以大打出手;朋友间为了彼此利益,可以老死不相往来。

当一个人只以自己利益为中心时,麻烦就找上门了。古人也常说: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如果你关注新闻,你会发现,很多身居高位的人,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违背了自己的良心,结果做出的事情,不配其位,最后也受起影响,过起惨淡的生活。

善良的人,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生活也不至于太差。德贵,则福贵,它是为我们积累运气的资本,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福报深厚,那就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善良的人。

多为他人考虑一点点,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人生四种境界参透了就是福报 过来人的提醒原来(3)

3:对生活过于悲观

生活从来就不是甜的,苦的时候更多。

当一个人尝遍生活的苦后,生活馈赠他一点喜,他便觉得世界很美好。但如果一直苦,他可能会对生活产生悲观的心理。

其实大可不必,生活的苦与甜,往往来自我们内心如何看待。比方说:对于某些人,不求大富贵,一家人和和睦睦就是甜,而有的人即使腰缠万贯,也觉得生活是苦。

苦与甜的定义,既然来自我们的内心。那我们看待万事万物,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笑口常开总比悲观度日强。

如果一个人终日抑郁难熬,脸上很少出现笑容,那他的生活,想必也是烦躁不安的,福报又从何而来呢?

以前,我也不这么认为,自从我与老家的一位孤寡老人聊天后,我的想法改变了许多。老人的老伴走得早,膝下无子女,别人都觉得她很可怜。

但她自己却不这样想,老人说:现在经济好了,我们的生活也过得好了,虽然我没有什么亲人,但是我每天都很开心,我每天都很忙,养猪、养鸡,时不时赶赶场。

闲下来了,又拿着老伴儿的相框聊聊天,邻居对我又很照顾,我为什么还要悲观呢?

是啊,当一个人对生活抱着乐观的态度时,他的福报,又如何不深呢?常言道: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人生四种境界参透了就是福报 过来人的提醒原来(4)

4 今日话题

朋友,你觉得自己福报好吗?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