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少宾 领导力道场

第三章

【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③,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④。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

①尚:推崇、崇尚,号召以效仿。贤:品德高尚、才智非凡、能力出众的人。

②贵:稀有、珍贵,重视。

③见(xià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④知:知道、知晓,知识,也通“智”,指精明、黠滑。

【译】

不刻意去推崇、表彰在品德、才智、能力等某方面出众的人,百姓就不会因此而争斗;不将那些不易得到的器物视为珍贵,百姓就不会起偷盗之意;不炫耀那些能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百姓的心思就不会迷乱。

所以,圣人治理之道,是要人们心灵单纯、洁净,心态平静,朴实而衣食无忧,心志淡泊,而身强体健。

使民众不精于算计,不起贪欲、妄想与邪念,形成淳朴、敦厚的风尚,让那些脑筋活络的刁滑之徒不敢妄为。

实施“无为而治”的治理,则必定达到天下大治。

【解】

本章如此简单、显而易见的文字,居然也被世人误解为愚民之策,老子该有多么地无语!

老子在周朝任“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与行政管理的权力系列相比,很是边缘,而且本身是个隐修者,对权力毫无兴趣。所以,若说老子教唆统治者愚民,是没有理由的。在写《道德经》之前已经离开朝廷,怎么会再写一份“国策奏折”呢?而玩弄权术正是崇尚自然的老子所反对的,也是因为看到人间险恶,老子才出走西域,更不会再献什么策。在路过函谷关时被着迷修道的尹喜所缠,不得已写了这五千言指导其修道,不然只字也不会留。

整个一段是在告诉尹喜,修道人要保持清净之心,无所求的心态,看淡世间名利与得失。在修行中充盈丹田之元气,不做意念引导,让经络自然运行,强健体魄。因为修行讲究“无求而自得”,不带有任何追求之念,只管按要求去动与静,否则会出偏差。如此保持淳朴、敦厚的笃行,功到自然成。

很多修炼的书都是采用了分层的写作方法,不同境界的人能看到自己所在境界能够看到的内涵。比如《西遊记》,表面上就是个有趣的故事,老幼咸宜,喜闻乐见,但它却是把修炼的真机压在了书中的一行行文字里,但普通人把书翻烂,也只能看到白纸黑字的故事,如此而已。但一定层次后的修道者却如获至宝,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道德经》的表述方法就是这样,表面上是治国安邦,实际上是指导修道。因为老子预见这部书会流传于世,所以,就把真实的内涵隐藏于文字表面意思的背后。这样,无论什么人读这部书,都能从中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这部书首先是修道的经书,其次是个人修养心性的心法,再次是治国安邦的方法论,然后是谈天说地论人的哲学,最后才是调整心态、怡情悦性的心灵鸡汤。它的深层内涵不是用眼睛和大脑能看出或思考出来的,需要心灵境界的提升,需要吃苦修行,才能慢慢领会。泡上几杯清茶,约上三五个好友,坐而论道,那不是修行,那是休息。

所以,古往今来,解读《道德经》的文人、学者、专家、教授无数,可有几人正解了呢?

第一段最多的谬解是“不尚贤”。把“不尚贤”解为“不举荐、任用贤者”,或统治者“不求贤”、“不尊重、不敬重贤者”,是错误的。

首先,“尚”指价值上的推崇,而非用人上的举荐。帝尧禅让虞舜、文王拉辇聘子牙,都是对贤者敬重与渴求的表现。

其次,“不尚贤“是指对朝廷、官府的行为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百姓的约束。本来举贤任能纯粹是朝廷的事,民如何去“争”呢?

官府尚贤,推崇模范的目的无非是想为社会树立一个高尚的道德标准或行为标准,让人们见贤思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但这样做不会有好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就像一个相声说的,学校张榜表扬拾金不昧的学生,于是孩子们从家里拿东西当作路上捡的交给学校。提倡扶老奶奶过马路,于是有老奶奶被孩子们在马路上扶过来扶过去,一天回不了家。朝廷对贤者的推崇或嘉奖,客观上起到了诱使百姓对“贤”名或“贤”利的追求,引起彼此争先恐后的刻意追求与竞争。

老子的意思乃是说,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在社会生活、社会分工中的本分各异,应该顺其自然,由着各自的天赋,发挥所长,而各安天命、互相尊重、彼此协同,则人民安居乐业,秩序生态,社会自然运行而祥和安泰。若为政者刻意去推崇、拔高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彰显其优越于他人的名望,则必招引百姓心理失衡,而不顾自身条件与禀赋,竞相攀比,攀比不上,就产生妒忌。如此,则社会容易被蠢蠢而动的“平天下”的大志所冲击,自然和谐的秩序被扰乱。众生各有其自然禀赋,在社会中自然会做与其能力与兴趣相符的事情,构成各行各业、人生百态,自然和谐。近些年的心灵鸡汤、成功学便是此类妄想的鼓吹者。有个寓言故事很形象地对此种潮流做了恰当的诠释:

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抛弃传统的禁锢,不勇敢的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接下来这畜生每天就在崖底吃着摔下来的鸡。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析(道德经三乘导读)(1)

贤人因其贤,自然会受到人们的赞美和效仿,朝廷、官府的推崇就显得多余,而且效果适得其反。老子的《道德经》出世的当年,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这正反两种观念的成对出现,给了世人以选择的参照。遗憾的是,人类更多的是选择了奥林匹克精神,比强弱、拼输赢,甚至为了金牌不惜一切手段。金牌再多,与全民的健康有关系吗?

所以,贤人不是问题,社会的贤者越多,整个社会就会越加高尚。有问题的是“上面”对贤者的推崇、褒扬。百姓尚贤、尚美、尚善是自然本性,无需人为刻意诱导。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解释了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的真理,窗户纸一捅就透。黄金、白金、钻石、珠宝、古玩、字画,乃至花鸟鱼虫等,本身有什么价值?所谓价值连城,还不都是人给赋予的!这些东西又有多少实用价值呢?黄帝时期,山里的金子没人去捡,玉石就是块踢来踢去的石头。如果经常将勾引人欲望的东西拿出来炫耀,人们内心便会被扰乱的不得安宁,会不平、会嫉妒拥有的人、会想方设法获取、会以此作为成功的标志等等,比如豪车、名表、美女、美食、名牌首饰箱包、华服等无不勾引人们争相攀比,甚至有人为了一部苹果手机去卖肾、去偷窃。

当社会形成追逐这些虚荣的东西,奢华的东西风尚后,必定造成:真诚务实让位于虚假浮夸,朴素节俭让位于贪得无厌,自我内心的修养提升变为外在包装的炫耀。故而得者将会骄奢淫逸,土豪横行;失者将会嫉妒愤恨,挺而走险。于是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相互颠倒,人们天性的淳朴逐渐丧失,甚至荡然无存,社会将堕入物欲横流、人人为近敌的状态。

如果人们不把“虚名、权力、金钱”看得重,也就不足以引大家起心动念,社会怎能混乱起来呢?放眼宇宙、大千世界之万物,有哪一类物种象人类这样无休止地折腾的呢?都是各司其职,各尽天命,秩序井然,相安无事。

第二段,“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承接上一段的三个“不”的,讲的是四个做法。

“虚其心”是应对上一段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说的,是指使其内心纯净,勿使惹尘埃,勿充塞各种贪念私欲,减少内心的纷乱。对修行人而言,打坐就容易入定。对普通人而言,心态就会平和宁静。

“实其腹”的“腹”,对修行人而言是指丹田,那里是生发各种机制与生命体的地方,各门各派对此处极其看重,讲究意守,怀道抱一守五神。丹田元气充盈,是周天运行、修行境界提升的根本保证。对普通人而言,非仅指肚腹,而是代指生活的基本需求。因而,“实其腹”不能从字面理解为“解决温饱问题”,乃是满足其生活的基本需要,使其衣食无忧之意。

“弱其志”这句,被推崇志向的儒家很不接受,更是被从小就被教育要树立“远大志向”的现代人所反对。于是“愚民”的帽子就给老子扣上了,批其“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这实在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简单粗暴地曲解。道家非常讲究“顺其自然”,心志淡泊,谦让平淡,不处权,反对纵使欲望,争强斗狠。现在人们张口即来的“做大做强”、“永争第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等等,何等的豪气、霸气,可是没有想一想,老老实实把事情做好不必这种所谓的远大志向更符合初心?

“强其筋骨”当然也不仅指筋骨,而是指整个身体的强健。因为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百姓均需自食其力,需要强健的体魄。并且身体健康是安居乐业的保障,所以,全民健康应该是国家治理主要考虑的内容之一。

第三段: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

“无知、无欲”最不被现代这个被成功学的化肥、心灵鸡汤的农药浸泡的时代所接受。但,这里的“无知” 非愚昧无知的白痴之意,是与乖巧、邪僻、奸诈虚伪、投机取巧、精于算计、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智者”相对应的,是纯然朴实之意。“智者”虽可“弯道超车”一时获取利益,但终究不会长久。“无欲”是指返朴守淳,安于其命,秉承天赋而为,不做妄想。修道人最忌讳有求之心,在修行中不强行用意志催动气机以求速成,而是和柔顺应,由道自然成就。百姓生活则是要谦让平淡,不奢求,要“知命”,明白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做力所能及之事,以免志大才疏,疲于奔命。

无欲则刚。只要有欲望,就能被别人拿捏。所有的管理技俩,不都是因为人有欲望吗?或名、或利、或情、或色、或气,只要有此欲,就会被人“购买”从而受制于人。当人放下这些欲望后,就真正获得了自由。

“使夫知者不敢为”,这里的“知者”是指“智者。全社会形成淳朴自然、诚信无欺、淡泊名利的风气,纵然有几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奸猾之辈,也就不敢胡作非为了。

第四段: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下百姓大家都能如此,人人自食其力,开垦、从商,家家自力更生,发挥自强不息的精神,天下哪有不治的道理?这是为,也是无为。而如此,百姓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如古歌谣《击壤歌》所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歌者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怡然自得的神情表现得栩栩如在眼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多么美好啊!现在城市人的梦想不都是“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两间房,有个院子,种花种草种菜,养鸡养鸭养条狗”吗?

这种“无为”的治国理念,以现代人们的观念看,会觉得太幼稚、不现实。但在过去的数千年里,人们都认为天性良心是行为善恶最正确的判官,它在涉及道德的行为中能做出正当的选择。人的天性如果没受到后天错误教育的污染,天性没被贪欲所泯灭、没被是非善恶颠倒的观念所蒙蔽,人们是能够凭良知分辨出对错的。人天性良心的德行,主要是在于能避免罪恶。道德高低,不取决于学历、智商和地位。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先生讲过一句话:一百种理论也比不上一份良心!所以,过去人类社会的良性运转,主要靠的是百姓的普遍良心。康德说的那句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 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就是指天上的道,与人心的良知。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人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让人们一生坚守。

而且,“无为而治”也绝非老子的幻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渊远流长,其间有过多个时期的“无为而治”的典范:上古有尧舜圣贤无为而治天下,国泰民安;周有文王武王,循无为而治之道修得成康之治的太平盛世,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国祚;汉有文景二帝遵无为而治之法,呈现了文景之治的盛景,奠定了汉家四百余年的历史;唐盛贞观,广施仁政,选贤用能,讲义求睦,博济众生,百姓因此而循礼守法,安居乐业,百废俱兴,天下太平;清泰康乾,君王贤明,恩泽百姓,德化四方,民心归顺,社会稳定,百业兴旺,国家一片祥和之气。

这一章,老子开始具体阐述“无为”的方法,告知“无为”的要旨,就是遵循“顺乎天道,合乎自然”的思想,不强为之,不走极端,中正无偏。

【演】

谁都知道一个道理,即“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可这个“自己”怎么成了自己的敌人呢?就是欲望,无法控制的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火焚身、欲令智昏、欲罢不能。电影《色戒》中的喇嘛达世,尽管小有成就,却也没能控制住欲望的诱惑而前功尽弃。在“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的选择中,很少有人不明白后者更容易,但也很少人能够理智地选择后者。甚至还会像达世那样给自己找一个狡猾的似是而非的理由:不曾拥有,又何谈放弃?

实际上,达世一直拥有着,从未放弃过,就是内心的欲望。正是迎合欲望,纵容欲望,导致了达世的毁灭。禅宗里的神秀说人的心当如明镜般干净,必须“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因为诱惑太多,而人又很喜欢诱惑。

清心寡欲,是成就文武之道、商道及为政之道乃至一切正道的基本功夫。

《战国策》中有一篇“鲁共公择言”,讲的是梁王魏婴有一回在范台宴请诸侯,喝得很高兴,就来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也很高兴,就拿起了杯说出了下面这一段祝酒词:过去舜帝的女儿叫臣子仪狄造酒,献给禹,大禹王喝了觉得甘甜异常难以忘怀,没想到他却因此疏远了仪狄,从此再不喝酒。还说:“后世子孙中一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齐桓公夜不能寐,臣子易牙就用了各种烹饪方法和各种佐料做出了很多佳肴献给了齐桓公,桓公吃到不能再吃了,甚至连天亮都不知道。他就说:“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日不上朝听政,于是就远离了南之威。而且说:“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上章华台远望崩山,左边是长江而右边是洞庭湖,楚王踌躇满志甚至忘记了生死,于是他封了章华台再也不登了。而且说:“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您今天的杯中是仪狄的酒;这盘中是易牙的佳肴;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是南之威一般的美女;前面的夹林后面的兰台,与章华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其中的一样就足以亡国了;您今天四样都有了,不能不认真想一想呀?梁王点头称是。

鲁共公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纵欲者必亡其国。”所以古代的先贤讲修身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明相魏征曾经劝唐太宗在十个方面检讨自己,后世人称之为《谏太宗十思疏》,其中第一点就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在欲望爆棚的现代人看来是消极思想,实际上是片面的理解。知足、少欲,不意味着不努力做事情、不尽本分。恬淡的心态与尽职尽责是不矛盾的,“尽人事,听天命”的人同样也是积极向上的,而且比欲望多的人心态更好、更阳光。用现在的话说,抗压力强,情商高。而这种人往往能担当大事,因为他们遇事冷静沉着,从容淡定。

天下人都有各自的天分,有的擅于绘画,有的擅于作曲,有的擅于乐器,有的则长于各门科学,有的长于易数八卦、奇门遁甲,有的工于木匠,有的书写诗文,……上天赋予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谋生才能,所以百姓各有各自的活路与活法。如果超出自己能力,制定一堆天大的理想目标,然后开足马力去追求,折腾一生最后会被累死。

网上有一则故事叫《晒太阳的渔夫》:

一个渔夫在海边晒太阳,富翁看见他,问他为什么不去打鱼?渔夫说:我打够了呀,今天够吃了,所以在晒太阳。富翁就说,你为什么不去打鱼?好赚钱买更大的渔网、更大的船,就能打更多的鱼。渔夫就问:然后呢?富翁就说,继续买更多的渔网、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啊!渔夫又问,再以后呢?富翁就说,钱足够多的时候,就雇些人帮着打鱼,然后你就可以在海边买个房子,天天晒太阳。渔夫就说:我不已经在晒太阳了吗?

你不觉得这个渔夫很乐观、积极吗?他在奋力推开外界种种诱惑,直扑适合自己的生活。

明白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然后去过这样的生活,这就很洒脱。

【用】

在道家眼里,一个人的身体,与一个国家很相似。胸腔之间,就好像是宫府;肢体的位置,好像是郊外边境;骨节之间的分野,好像是四通八达的大路;血脉运行的道路,犹如百川一样;神,恰似君主;精,好比臣子;气,则如人民百姓。

所以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都善于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就好像为人君主能善于治理他的国家。善于养气的人,能使自己的身体处于良好状态;同理,爱民的君主,能安定国家。气血衰弱,身体就要生病、衰败;百姓劳困,国家就要动乱、灭亡。

这个身体承载着我们在世间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生计,享受亲人、朋友的情谊,完成各种功业。所以,每个人当善待自己使用的身体,甚至应该以感恩之心待之。所以,养生、健身不是仅老年人才应该做的事情,人皆当为之。

现在的学生,书没读多少,却人人戴眼镜;各类食物丰盈,却各个像营养不良一样;虽于校园生活十几年,气质却没有书香;知识触手可得,脑袋却灌满市侩俗气。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多,欲望被勾引,浮光掠影地生活在网络的花花世界里。对手机、电脑的迷恋,如同吸毒者臣服于海洛因。生活于游戏之中,走出网络后,却把现实当作游戏。这些人,上课时把手机给没收,与要了他的命差不多,像丢了魂,没着没落的。

怎么办?要先除去六种危害:一是要淡泊名利权位,二是要轻视钱、财、物,三是减少欲望,四是减少对滋味的嗜好,五是摒除妄念,六是去除妒嫉心。

除去这六种危害,对修身、养生、治国而言是一样的道理,否则,只要这六害在,就无法挽救!

老子讲的修行、养生、治国之策,是“道”在不同层面、不同应用上的展现,而不是什么愚民阴谋。如果非要说“愚民”,那老子的“愚”指的是淳朴、敦厚、恬淡、平和,是与奸猾的“智”相对的。所以,《道德经》所讲不是老子发明的,是先天存在的道之理,只是由老子告知世人而已。这些道之理,与易经、八卦、黄帝内经等是一脉相承的。

《黄帝内经》:“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的“恬淡虚无”就是做到“虚其心”;“真气从之”就是元气内收,“实其腹”;“精神内守”就是精得到含藏、神达到虚无、物我两忘的境界,即“弱其志”。如果做到这样,怎么会生病呢?!

我们看两个卦象:离卦和坎卦。它们分别对应着“虚其心”和“实其腹”。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析(道德经三乘导读)(2)

离的卦象是上下两个阳爻中间夹一阴爻,口诀:“离中虚”。离就是火,五脏中"心"(中医说的“心不是指心脏这个脏器)属火,离中虚就是“心”要虚。所以,“虚”是“心”的天然属性所要求的!

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后天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社会教育,人的内心变得千奇百态:善良的,丑恶的﹔慈悲的,邪厉的﹔狠鸷的,绵软的﹔粗犷的,鄙琐的﹔宽宏的,狭裨的﹔高尚的,卑微的﹔恬静的,驰躁的﹔扎实的,浮滑的......

故,要虚其心,必先静心;欲静其心,必先净之。就是清除那些负面的“心”,即欲望,以平静的心理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安静的心态应对噪杂的外界,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平和的心情处理世态炎凉。持一不变的虚“心”,应对万变的世界。放下各种欲望与贪念,“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把心从欲望的掌控下解脱出来,由“天真”无为的本性主宰自心!

再看坎卦,坎的卦象是上下两个阴爻中间夹一阳爻,口诀:“坎中满”。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析(道德经三乘导读)(3)

坎就是水,五脏中“肾”属水。坎中之阳源自先天,故称真阳、元阳、真气、元气,亦称命门火、龙火,坎中满就是肾中要满,满什么呢?满的是“真阳”(中间一阳),就是"元气"!有它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机。坎有一重要特性,就是宜潜藏而不宜飞越。“肾”的功能是“藏精”,"精"就是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呢?因为需要它温养生气,如大地潜藏其精华以滋养万物一样。如果失于涵藏,真阳外泄便会随之发生诸多危症。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晚上经常熬夜,看似不知疲倦,忘我工作,其实是阳气大耗,看似精神饱满,其实是透支藏在肾中的元阳,真阳得不到含藏,真阳外泄,如同水土流失,会导致寸草不生,身体百病而起!

中医讲“心肾相交”,乃水火既济,是《易经》中的第63卦:既济。心火下降的目的是温暖肾水,也就是温暖坎中之阳。肾水上升的目的是济养心阴,也就是离中之阴,使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归根了。坎离相交,心肾相济,生生不息,此乃养生之道!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析(道德经三乘导读)(4)

我们平时常说人要有精神。精神是什么?精神是人身体里两种物质:“精”是元阳,决定着人的寿命和繁衍;“神”是以“心”为居的灵性、思维,决定着人的才智与追求。“心主神,肾藏精”,故谈心肾,就是谈精神。要想“精神面貌”好,就要好好琢磨既济卦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