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守护官# @头条健康

在我住的居民小区内,至少有5位老人因走失报警,之后发现,5位老人均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1)

阿尔茲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该病的发生率很高,在全球范围内,皆是导致老人失智的最常见的疾病。

2020年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中有超过1千万的人为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但却往往被人忽视,常在迷路走失后才被家屬注意,而此时却已发展到了疾病的严重阶段。

美国前总统里根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著名患者。他在总统任职后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状,却因为与年岁高的衰老表现混淆而没及时就医。可见,即便在医学发达的美国,早期诊断也非易事。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2)

我的一位72岁的邻居一年来经常迷路,一次走失在跨海大桥上似要跌入海中,被人发现领回。此事件后,经反覆提醒,儿子方领他去医院,医生诊之为阿尔兹海默病。其子感慨地说:“真应该对阿尔兹海默病作广泛的宣传呀!原来只以为爸爸找不到路,是因为人老记性差,哪能想到是会患了痴呆病!”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初次就诊原因中,迷路走失占比达24.78%。

所以说,阿尔兹海默病或成老人走失主因,走失还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不能不引起重视。

本文向各位介绍阿尔海默病的一般常识。从发生与表现说起,说到该怎样发现病人,以及如何护理病人。

笔者从事营养工作多年,从职业角度着重叙述了该怎样正确安排患者饮食。

这些科普知识是人人都该了解的。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隨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该病已经成为了国人正在面对或将要面对的极为严竣的课题。

笔者有6条很重要提示写在最后,务请各位阅!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3)

一.先说说阿尔茲海默病的致病因素

阿尔茲海默病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其病理基础是大脑萎缩,至今科学界对其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明确。

美国学者认为,较为肯定的引发阿尔茲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头部外伤,以及有抑郁症病史等。

就预防的角度,以下几种说法是值得关注的:

从中年时期开始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的人群和肥胖人群,60岁以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在饮酒和痴呆的相关性研究中,有报告称,适度饮酒可能减少痴呆的发病率,大量饮酒则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但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阿尔茲默氏病的发生风险。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膳食中水果、蔬菜、豆类、鱼类较多而畜禽肉类较少的老年人群,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人数比多吃畜禽肉类的人群少。

有人认为,阿尔茲海默病的发生与长期从膳食中摄入过多的铝元素有关,因为铝在脑中聚集会损害大脑功能。中国人习惯吃的油条、凉粉和许多膨化食品都含有较多的铝。

我国有人通过对比调查发现,农民发生老年痴呆的比例远高于城市知识分子,说明受教育与用脑的程度同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存在联系。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4)

二.阿尔茲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该病的常见早期表现是遗忘。例如,重复提问同一问题、遗忘个人财物、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就忘了,以致出现迷路,找不到家门。以后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情感淡漠。表现为面部表情淡漠;做事缺少主动性,没有欲望。有的病人甚至会失去正常人具备的羞耻感和道德感。

当逐渐发展到中期和晚期时,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明显下降,吃饭、如厕、穿衣都需要他人协助。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5)

严重者不能辨识家人与熟悉的物品,大小便失禁,不能独立行走,需要轮椅帮助,甚或卧床不起。

阿尔茲海默症病程缓慢,渐进而不可逆,起病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阿尔茲海默病患者的常见死因,是护理不周造成的意外事故和伤害,以及并发感冒、肺炎等疾病。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6)

三.着重说说对病人的饮食护理与安排

患有阿尔茲海默病的老人智力衰退,甚至不能主动进食。所以,子女与家属就要对患者进行积极、周到、耐心的饮食关护。饮食护理不周,会令患者已患疾病(如糖尿病)恶化或发生并发症,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而衰竭死亡。

对阿尔茲海默病人的饮食护理是长期而细致的。特别提醒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7)

如果老人能自已进餐,则最好使用汤勺,要避免使用尖锐的金属刀、叉。餐具宜选择托盘,且以不易破碎的木制品为佳

要把几种饭菜放到同一个托盘里,不应盛得过满;液体和固体食物要分开;大块的固体食物要切成小块;吃鱼或鸡时要把鱼刺和鸡骨先剔除。

对不能自己独立进食的患者,则需要护理者为病人喂食。喂食前,要征得患者同意带上围嘴布巾。喂食时,如果患者能够坐起,最好让其保持坐位,速度要慢,要防止呛咳。食物不能太凉,也不能过热。一次不要喂得太多,以让患者细细咀嚼。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饮食调配,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应该多安排些有健脑利智作用的食品。膳食应多样化,以谷物为主,要有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瘦肉、去皮鸡肉、鱼、蛋)、豆类、牛奶、海产品和充足的蔬菜。不吃油煎与烧烤。饮食宜清淡,不应太油腻。因为患者活动少,则应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使每天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能保持平衡,要防止食之太多,以不使体重超重和发生肥胖。

保持一日三餐的规律性,要定时、定量,要饥饱适中。食物烹调以蒸、煮、炖为主,要做得软烂,以利咀嚼和消化。为增进食欲,食物加工还要注意色香味,但不必太精致。有些老年患者吞咽功能受损,咽不下大块的食物,喝流质食物时,又会出现呛咳。为此,就要喂饲糊状食物。糊状食物的调配也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则,为防止热量不足,可少量多餐,每间隔4-5小时吃一次。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8)

四.对老人和病人家屬的6点重要而温馨的提示1.作为老年人自已,退休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该多学习,主动培养爱好,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学习能降低老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有项研究显示,老人学习外语,可使阿尔茲海默病的发生延缓4年或更长。被尊称为“中囯最后一位儒家”的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94岁时还登台授课,能读能写。当问及用什么方法保持良好智力时,他回答说:“‘活到老’,‘学到老’,再加上‘思考到老’”。梁先生的养生之道是:生活上,少吃多动、持之以恒;精神上,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9)

2.老人是最弱势的群体,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有人将阿尔茲海默病患者说成是老顽童,其实,儿童是在不断的进步,而老年痴呆症患者则是在丧失能力。故老人子女与公众对痴呆老人应给予充分的理解。

遗憾的是,当前国人对该病普遍缺少应有的认识。这一方面是不少人受传统观念影响,错误地感到痴呆是难堪和不光彩的事,有病耻感,不愿承认自已或家人患有本病;一方面也是由本病特有的隐匿性造成,以致人们往往将病人的异常表现与正常衰老过程混淆。

有人估测,在我国,超过90%的痴呆患者从未被人带去就过医。说明国人对阿尔兹海默病是普遍缺少正确了解的。

3.中华民族传统上最讲孝道,全社会都应关爱老年人,当前尤其要大力倡导尊老风气

老人权益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然而,在信息空前发达的时下,老人受虚假信息与网络诈骗却屡见不鲜。老人是弱势群体,缺少自我防护能力。有些人专对老人(特别是痴呆患者)行骗,用句老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要遭受天遣的。

4.笔者特别提醒老人子女与其他亲属:如果发现老人的记忆力减退,就该联想到有患阿尔兹海默病的可能

近期遗忘是一个节点,子女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当出现凡事没有兴趣、话语含糊等情况,以及情绪、行为、性格改变时,则更应高度给与重视。比如,原来很大方的人,变得非常吝啬,好四处藏东西;原来很有脾气和个性的人,变得特别温顺听话。笔者曾遇到一位当街解裤的老人,被人诬为耍流氓。

其实,这些都可能是患有阿尔茲海默病的表现。因此,请注意:切不可将病症同道徳等因素联系在一起。

如本文开头所说,对老人迷路也必须要注意了。阿尔兹海默病或成老人走失主因,而走失则可能引发危险,所以,就要做好看护了。

出一个小点子,可在老人衣襟缝上一个做联系用布条,写上家屬的电话与住址。

5.在阿尔茲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中,不能缺少家庭关爱和亲情交流

委内瑞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家人同住,并受到亲人和子女关怀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缺少亲情的患者比较,前者病情发展明显比后者慢。该研究还指出,缺乏情感支持和少同人交往的老人,发生该病的几率比同家人一起生一活的老人高。

因此,就应提倡老人与子女一同生活,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如果不住在一起,子女哪怕多打几次电话也可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为父母增加几分快乐,又有利于减少痴呆发生风险或控制病情进展。

子女切切要注意:不管是衰老使然,还是病态,都不可对老人的遗忘与其他不当行为埋怨和斥责。

6.阿尔茲海默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早治疗和晚治疗的结果差别很大。

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能延缓病程进展,能让老人有尊严的度过晚年。

用爱对抗遗忘,至少,可以使病人多几年生活自理。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概率(从老人走失说起)(10)

阿尓兹海默病严重损害人的智力,是乐享智慧老人生活的大敌。

人人都要老,家家有老人。笔者再次强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茲海默病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各位就应该对它尽早了解哟!

参考文献

1.王建业:老年病当治则治.健康时报.2019年3月4日

2.刘政.老年人该怎样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3.方维忠.中老年病防控.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

(图片取之网络。技术助理:娇娇博士)

刘政 主任医师。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专家,曾任大连市营养餐工委总营养师,出版专著九部。

愿普天下的老人,人人快乐安康、晚年幸福!

#家庭健康守护官# @头条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