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了一大半,同学们是不是已经玩得忘乎所以?趁着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别放过好好整理错题的机会,为下学期的课做好准备呀!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收集错题的方法,赶快趁热用起来!
我们今天想教大家利用大学的管理学知识——ABC分类法,来对中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施行一次降维打击。
首先,我们需要达成这两个共识:
1. 做成任何事,都是一个:找出规律(学好知识)— 总结方法(学会解题)— 做出成绩(高考胜利)的过程。
2. 每一道试题都至少对应有一个知识点,而解题的目的是验证是否掌握某个知识点。
因此,一定要准备错题本,因为真的特别重要。它能让你从错题中,倒推出自己有哪里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但老师却一般不大说怎么做好错题本,此时你可以试着运用ABC分类法来管理你的错题本。
ABC分类法是个什么东西
ABC 分类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经常被拿来做仓储管理,是EMBA,MBA等商管教育必授的课程。它的主要思想是:
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有主有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A类)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B类和C类)。
然后,分配更多的时间和力量到A类-总数中的少数部分,我们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当然,忽视B类和C类也很危险。
打个比方:考试时候80%的丢分,都源自于20%你没掌握好的知识点。把精力放在复习这些知识点上,会事半功倍。当然了,要想再进一步提高,别的知识点也不能放下。
那具体放在错题本上该怎样操作?
在这,错题本就仿佛是一个仓库。那么,按照ABC分类法的原则,我们就需要对高频出现的错题类型进行重点关照,对低频出现的错题类型适度关照。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过程:
1. 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无差别地摘录进自己的错题本。
这里,是没必要全都自己手抄题目的,太浪费时间了。你完全可以用剪刀把错题剪下来张贴上去。当然,也有老师说抄一遍印象更深刻,这种重复劳动在我们看来是无效的。
2. 把错题按照对应的知识点,按照犯错的类型进行标记。
这个要求你每收录一个错题,都要在它的旁边记录下它归属于哪个知识点下,以及错误都属于哪种类型。比如:基础不扎实啦、考试时候粗心啦、题目难度过高啦……等等。
比如:
这样做,短期来看可能稍微麻烦了一点点,但长期做下去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它能很好地帮你搭建起对一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你所见一切就变得有章可循了,再也不会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形。所以,更直观有效的呈现方式是把相同知识点的错题归放到同一个区域。
3. 数据分析。
在积累了一定量的错题以后(如十页),或者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如两个星期),这时候你就要把它们全都拿出来。做一个量化的分类统计,就像是这样:
虚数:1
三角函数:9
概率统计:1
集合:2
立体几何:7
还可以有:
基础不牢:6
考试粗心:12
题目过难:2
大家都是有学数学的,要相信数据的力量真实存在,定量往往要比定性更能说明事情,所以这种统计是一定要做的。
4. 练习和提高。
很明显,在上面例子里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就属于A类,集合属于B类,虚数和概率统计属于C类。我们最优先的,就是要对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进行定项提高。
同样,在错题类型上主要问题就是基础不牢和考试粗心。基础不牢的,可以去刷书,可以来维优听一些专项的课。考试粗心的,除了做更多的练习增加熟练度,还可以单独找一页纸,一条条地给自己写Tips,甚至设置成手机的屏保壁纸,在每次考试前花两分钟扫一眼:
① 永远记得看符号!
② 小数点的事比天还大!
③ 写答案别漏π!
……
5.迭代和坚持
错题集的目的永远不是记录错题,而是让错题越来越少。所以,在一边提高的过程中,既要对学过的知识及时温故,也要注意把自己确定百分百掌握的知识,在学习的优先级别上进行降低,把精力放在没掌握好的地方。
比如说,前面的例子里,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板块的知识错误率已经比集合还要低。那我们的注意力就要及时转到集合上,这样才有利于成绩的整体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