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1)

杜甫雕像(杜甫草堂)

杜甫,号称“诗圣”,擅写诗,工于格律。他的传世作品颇多,且独具特色,是唐代唯一可以和“诗仙”太白齐名的诗人。

杜甫的格律诗创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遣词造句的功底更是无人能及。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那首《登高》更是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法超越。这首诗不仅是杜甫的巅峰之作,也是整个诗坛迄今为止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峰。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情书解诗:

杜甫这首诗写于重阳佳节,登高望远,只见鸟儿在天空盘旋,又听到猿猴哀叫的声音,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落,沙沙作响,远处的长江水滚滚而来,奔腾不息。在这个令人悲伤的秋天,感慨自己常年漂泊在外,客寄他乡,芳华叹晚,自己身体也是大不如前。本就老病缠身,今日登高远眺,更觉世事无常,沧桑变幻,发已成霜,想要借酒消愁却又因穷困潦倒,生活窘迫,不得不戒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萧瑟的景象,芳华落幕,诗人也渐渐老去,穷困潦倒之际,感叹世事无常,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全诗不言“愁”,却句句是“愁”。另一层意思便是指代山河破碎,国家满目苍凉,自己却无能为力,有抱负也难施展的一种无奈与心酸。

明代的胡应麟看过杜甫的这首《登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2)

古往今来,流传千古的佳作无数,为何杜甫的这首《登高》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一、全诗平仄、韵律无可挑剔

杜甫的这首《登高》是标准的七律格式,仄起首句入韵。全诗采用平水韵,其中有几个今平古仄的字,比如“急”、“白”、“浊”。

格律是诗词的基础,就好比一个人的骨架,只有骨架完整,才能称其为人。后人喜欢将崔灏的千古名篇《黄鹤楼》与杜甫这首诗对比。其实二者并于优劣之分,各有千秋。论格律,杜甫这首《登高》找不到一点瑕疵,而《黄鹤楼》只能算七言律诗,并非是标准格式。若论气势,《黄鹤楼》则略胜一筹,全诗基调慷慨激昂,《登高》却是哀愁婉转。

合律合韵是一首好律诗的必要条件,单纯的符合格律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评价一首律诗最基础最浅显的标准。

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3)

二、全诗章法技巧运用的出神入化

一首律诗,单纯的有骨架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些艺术技巧来润色,杜甫这首诗中最精妙的就是对仗。一般普通的律诗,我们只需要颔联与颈联对仗即可,对首尾两联没有硬性要求。杜甫遣词造句的能力确实高人一等,全诗四联都有对仗,且工整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所对仗的句子与全诗要表达的意境恰好合而为一,毫无违和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句式构思特别巧妙,有句内对仗,也有句间对仗。“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猿啸哀”与“鸟飞回”相对,末字“哀”与“回”押韵,同属平水韵(十灰)。短短的十四个字,对仗技巧用的出神入化,而且并未“因词害意”,杜甫将登高所看到,听到的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颔联与颈联更是全诗的经典,“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联分工对与宽对,这两联是天衣无缝的工对,勾勒画面营造气氛的同时,也彰显了诗人对词性的把控力。

尾联“艰难”与“潦倒”相对应,整首诗读起来连贯流畅,仿佛句句都有对仗,细读又觉得不留痕迹,毫无刻意雕琢之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常”在突出作者久在他乡,漂泊无依。一个“独”字,更显凄凉,在暮年时一个人登高远望,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与他关系密切的友人,比如李白、高适等又相继去世,更添惆怅之感。

杜甫的诗,遣词造句都很有考究,佳作天成,一字不易。

诗词章法得当可以为诗词增色不少,但仅工于章法,亦不足以被称为“七律第一”。

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4)

三、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首联描写登高所见、所闻,看见飞鸟盘旋,听到猿猴哀鸣,一开始便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紧接着颔联由近及远,看到眼前风吹叶落的情景,眺望远方长江水奔腾而来。这句承上启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衔接的恰到好处。前两句悲伤的情景引出了第三句悲秋,感慨人生漂泊,芳华老去,自己身体多病,已近黄昏。末句点睛之笔,想要借酒消愁,奈何已是无能为力,满腔的哀愁,无处诉说。

杜甫这首诗,起承转合都兼顾到位,先写景,后抒情,环环相扣。

一首律诗,满足以上三个前提,便可称诗,如果满分一百,基本可以评六十分,也就差不多及格。一首好律诗,空有其形还不够,必须要有灵魂。

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5)

四、意境构思巧妙,升华主题

意境的勾勒,需要选择合适的意象,这一点杜甫确有过人之处。全诗的基调是悲,主旨是“愁”。诗人选用“风急”、“猿啸”,“落木”等萧瑟孤寂的意象入诗,代入感很强烈,读后便滋生一种凄凉孤独的感觉,引人共鸣。

诗人将自己比作盘旋的飞鸟,无处栖息,这一点构思独具匠心,看到飞鸟,便看到漂泊在外的自己,这是多么真实的写照。

前两句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象为后两句点明主旨作很好的铺垫,登高望远,眼前一片孤寂,自己也是客寄他乡,漂泊万里,再加上百病缠身,鬓发斑白,人也憔悴了,进而表达出了心中的惆怅之情。最后一句升华主题,愁思万缕,百转千回,想要潇洒的对酒当歌,借酒浇愁,但却发现杯中无物,自己亦是无可奈何。

如果能将格律与意境完美融合,再加上一些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写出来的律诗可称佳作,评分八十以上,但是若要更上一层楼,则还需要结合作者生平事迹。

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6)

五、以小见大,功夫在诗外

格律是固定的,意境可以通过意象勾勒,但有一样是不能伪装的,那便是诗人亲身经历。没有经历过世事沧桑,是写不出这样深沉的字句,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正是如此。

杜甫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地点在夔州,此时的杜甫已经五十六岁高龄,经历了半世浮沉,体验了人间冷暖,失意的他穷困窘迫。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地方军阀又开始作乱,他年老体衰,百病缠身(糖尿病、肺病等),自己已是不堪重负,奄奄一息,奈何忧国忧民,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就是一个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心系天下之人。现在时局动荡,满目疮痍,空有抱负奈何芳华远去。

诗中的“愁”有两个方面。一是诗人感慨世事变迁,行将就木,自己漂泊无依,老病孤愁;另一方面便是心忧天下,眼看着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尽自己绵薄之力。

如果说这首诗不是杜甫所作,或许并不能得此殊荣,并不会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这并不是因为杜甫是“诗圣”,个人魅力大,名气高,所以对他作的诗的评价就高。而是因为杜甫本身的个性,经历,以及心怀天下的抱负。正因为他是杜甫,才将这首诗的主题上升了一个高度,后人望其项背,难以超越。

十首律诗绝句经典(这首诗号称古今七律之冠)(7)

结语: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又潇洒自然,他的这首诗也是唐代诗歌成熟的典范。为后期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诗作也影响了唐朝晚期一大批文人墨客,包括白居易。

杜甫这首诗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确实是实至名归,无论是从诗词的格律、章法还是意境、主题都构思得恰到好处。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觉得呢?

参考文献:

海兵.杜甫诗全集祥注.新疆人民出版社

彭定求·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 胡应麟《诗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