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评论季氏说:“周天子的八佾舞蹈在自己家的庭院里跳,这件事如果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容忍的呢?”

【诠释】孔子所处的时代奏乐舞蹈是一种礼仪,在仪式乐舞中“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社会级别的不同而不同。大致有天子、诸侯、大夫这样几个级别,按级别规定天子使用八佾,也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的;诸侯使用六佾,也就是六行,六八四十八人的;大夫用四佾,也就是四行,三十二人的。季氏的地位是大夫,应该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认为季氏僭越了礼节,是绝不能容忍的,所以才说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季氏的胆大妄为,另一方面我们还能窥见中国人的“好大喜功”的文化背景。此章所言的“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季氏的行为对别人而言,不能忍受;另一个角度是对季氏自己而言,他可以忍心做出这样越礼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原文】3.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鲁国的孟孙、仲孙、季孙三家唱着《雍诗》撤出祭品。孔子说:“诸侯帮助天子祭祀,天子庄严肃穆。这句话怎么用在这三家的庙堂之中呢?

【诠释】祭祀时撤出祭品的时候也有固定的礼仪,孟孙、仲孙、季孙这三家这样做也是僭越了礼仪。孔子认为他们不该这样做,这三家应该说不是不懂这些礼仪的要求,而是自大的体现。

论语八佾第三原文及解释(论语八佾篇原文)(1)

【原文】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仁德,礼又能怎么样呢?一个人不仁德,音乐又有什么用呢?”

【诠释】本章孔子谈论的是“仁”与“礼”“乐”的关系问题。“仁”是孔子思想的全部内核,是内容;“礼”与“乐”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形式。孔子是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在内容与形式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孔子更注重内容。所以,孔子说没有“仁”,“礼”与“乐”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礼”是人外在行为的规范,音乐则是人内心和谐情感流露于外的表现形式。所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这是个大问题啊!就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仅追求周备的仪式,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诠释】本章孔子讲的是“礼”的根本和实质。还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与其注重形式,不如注重本质。

【原文】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译文】孔子说:“夷狄之邦有国君,还不如中原没有国君呢。”

【诠释】本章是孔子赞美中原的文明与先进。文明的程度体现在社会的秩序与节奏,说的是夷狄之邦即使有国君,社会也缺乏秩序。而中原文化即使没有国君,社会也同样会沿着文化的秩序发展。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势,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是孔子对当时中原社会秩序的慨叹。意指文明程度不高的夷狄都有国君,文化已向发达的中原却无视天子,不是很令人羞愧吗。

【原文】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这件事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节,接受这样非礼的祭祀)吗?”

【诠释】这是孔子第三次批评季氏违背和僭越礼节的事情。可见当时的社会之无道。孔子在《为政》篇中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非其人而祭之,泰山也就不会接受了。

【原文】3.7子曰:“君子无所争,毕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争夺的)一定是射箭比赛了!相互礼让进入赛场,从赛场上下来后,便(相互祝贺)开怀畅饮。这样的争夺也是君子之争啊。”

【诠释】本章讲的是君子之间的竞争。其竞争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是不择手段。体现了君子的儒雅与高贵、体现了雍容华贵的胸怀与气度。

【原文】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动人的微笑多么美,漂亮的眼睛秋波荡漾,洁白的质地上画着鲜艳的画啊)’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现有洁白的底子然后才可以画画。”子夏说:“那就是说礼在人的之后吧?”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从今以后我就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诠释】此章文字既体现了教育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又体现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联想的能力。子夏以女性的外在美提问,为什么会这样,而孔子答是因为有了很好的底色。也就是说内在的美决定了外在的气质,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子夏更是聪明由着一个问题联想到了老师的“道”(哲学思想),也就是“仁”与“礼”的关系,所以子夏说礼仪在仁之后,没有仁就用不着礼仪了。而孔子作为老师更是对子夏的联想和举一反三的能力给予了及时肯定,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孔子从这样的谈话中获得了启发。孔子曾与子贡评论颜回,说颜回闻一知十,自贡也谦虚的说自己闻一知二,不如颜回。从这里看子夏与颜回、自贡都是能够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学而》篇有——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公冶长》篇有——子谓子贡曰:“女(汝)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汝)弗如也。”朱熹注引谢氏曰:“自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足见孔子的教学方法的灵活之处。

【原文】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仪,我能讲述,但(它的后代)杞国却没有足以证明的资料;殷朝的礼仪,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却不足以提供证据。这是历史文献和贤人不充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和人证,我就可以证明了。”

【诠释】孔子提到礼仪的沿革,说自己可以讲述,但要证明却需要足够的人证物证。体现了孔子的严谨精神。

【原文】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孔子说:“禘祭的礼仪,从以酒洒地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了。”

【诠释】禘礼是国君的大礼,诸侯是不能举行禘礼的。而鲁国举行这样的禘礼是不符合礼制的,所以孔子不愿意往下看了。

论语八佾第三原文及解释(论语八佾篇原文)(2)

【原文】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有人问禘祭之礼的学问。孔子说:“不知道啊。知道这个学说的人,明了天下大事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诠释】孔子之所以不回答这样的提问,实在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越礼的行为令孔子生气。孔子是不屑于回答这样的提问的。从“八佾舞于庭”到“三家以《雍》彻”,再到“季氏旅于泰山”,处处都是违礼的行为,孔子已是忍无可忍。所以干脆不说。

【原文】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在面前;祭祀神灵就像神灵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能真诚地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诠释】本章记载孔子对待祖先和神灵的虔诚态度。诚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即使是在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祖先与神灵面前,也要保持虔敬真诚,而不是虚与委蛇。要以真实的情感去面对祖先和神灵。虔诚是生活的态度,也是为人的态度,体现了情感的专注与用心。

【原文】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王孙贾问道:“‘与其逢迎奥神,不如逢迎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如果得罪了天,到哪里祈祷都没有用。”

【诠释】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他的问话是话里有话。意思是说你孔子在卫国想做官,巴结卫夫人(南子)没有用,还不如巴结我了。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说“县官不如现管”,反映的是普遍的功利主义的实惠心里。也就是官再大,也不如管理这件事的人说了算。而孔子的回答,更是智慧。孔子说无论你多大的权势,违背人生正道做事,也逃脱不了大道(真理)的惩罚。体现的是孔子做事以真理为标准,而不是以权势和利益为标准。言外之意,我谁也不会巴结,我要凭借实力和正道做官。

【原文】3.14子曰:“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孔子说:“周代的社会制度是借鉴了夏商两代制定出来的,多么丰富多彩呀!我赞成周朝的制度。”

【诠释】本章文字体现孔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应该是渐进的、持续的。

【原文】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到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有人就说“谁说鄹人之地的儿子懂得礼仪呢?到太庙他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说后说:“这就是礼呀!”

【诠释】我想本章的话语,孔子是针对当时的一些不懂装懂的人而言的。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针对这样的事情,孔子的虚心好学恰恰就是知礼。

【原文】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穿透皮靶(为标准,以射得准不准为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力量不一样,这是古人比赛遵循的规则。

【诠释】古人射箭比赛主要是陶冶情操,人的力气有着天生的差别,不以力量为标准,而已准不准为标准。表明孔子尚智不尚力、尚德不尚勇的思想。智慧和技巧比力气更重要。

【原文】3.17自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子贡想要免去告朔时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舍不得的是那只羊,而我舍不得的是那个礼节。”

【诠释】告朔是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的秋冬之际,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每月初一,诸侯要到祖庙杀一只羊祭祀,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叫告朔。到孔子的这个时代,鲁国的国君不再亲临祖庙祭祀,也不听政,仅杀羊做样子。这种制度的只剩下形式,所以子贡主张废除仅存的形式。也是从节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而孔子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节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礼仪不应该废除。想必孔子维护这样的礼仪,也是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

【原文】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孔子说:“侍奉领导完全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别人会以为那是谄媚。”

【诠释】对礼的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也与对“仁”的理解有关。《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中说:“君子尽礼,小人以为谄,小人谄媚,亦自以为尽礼。心术之邪正,迥然不同。”说的就是认识的差别。

【原文】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鲁定公问:“君主(领导)使用臣子(下属),臣子(下属)侍奉君主(领导),该怎么做?”孔子回答说:“君主(领导)使用臣子(下属)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臣子(下属)侍奉君主(领导)要竭尽忠诚。”

【诠释】本章谈的是君臣之间相处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今天的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相处关系问题。领导要以礼对待下属,下属应该以忠诚对待领导。我以为君主(领导)以礼相待是臣子(下属)忠的前提。因为孔子是一贯反对愚忠愚孝的。

【原文】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所表现了欢乐但不过度,哀婉但不忧伤。”

【诠释】本章谈论的是情感的表达适度问题。儒家的入世哲学,很是讲究快乐的,但快乐要有度。“过犹不及”,在孔子的思想中,过和不及都不是最好的。这正是中庸哲学思想的表现,是和谐的美。

【原文】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向宰我问用什么树木制造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说:“夏朝的君主是用松木做的,商代的人使用柏树木做的,周朝的人是用栗树木做的,意思是要让老百姓恐惧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成的事情不要再去评说,已经做过的事情不要再劝谏,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去追究责备了。”

【诠释】本章谈论的是对待过去的事情应持的态度。从宰我与鲁哀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宰我话说多了,话多语失这样的毛病就体现了出来。宰我之失在于他多说了一句“使民战栗”,他本可以不说这句话。而孔子为了纠正宰我的语失,才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因为宰我的这句话容易挑起鲁哀公的杀伐之心,孔子主张德政,所以才会这样批评宰我。

论语八佾第三原文及解释(论语八佾篇原文)(3)

【原文】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问道:“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享受三种赋税的特权,他手下的官员(都是专职的)从不兼职,哪里谈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说:“国君门前有塞门,管仲在门前也建有塞门。国君为了两国国君的友好,筑有放酒杯的台子,管仲也筑有这样的台子。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谁还不知道礼呢?”

【诠释】本章是孔子针对管仲的违背礼节的行为的批评。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是肯定多与否定的,按照礼仪的要求,君臣是有别的,而管仲却不能以礼的要求规范自己,国君有的他都有,超越了等级。所以,孔子否定了管仲的违礼行为,但管仲的违礼与季氏的违礼还有不同。

【原文】3.23子语鲁大(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孔子与鲁国乐师谈论奏乐之道,说:“音乐的规律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的时候,表现为收合紧缩;展开之时,音律和谐悦耳,节奏明晰,连绵不断,最后告成。”

【诠释】此章是孔子谈论音乐的专章。从演奏的开始、过程到结束,孔子作了形象的描述。北京大学的张祥龙教授将“翕如”解为:凭开合之势而发起,出现一个原来没有的状态,并且这个新出现的状态一定是盛大的、动人的。他不一定指“齐奏”,而是强调这里发生了某种变动,他让一个人从原来的静止态、日常态一下子进入一个飞翔的状态。展开来理解就是,音乐一开始就让人摆脱日常的思考方式和情感方式,音乐让你的思路不再在地上爬行了。蓦然、勃然而振起,凭空出世、冲天一飞,进入与非音乐态绝然不同的翱翔状态,也因此而满足了“始作”(原本的发作)的要求。对孔子来讲,音乐的本性是:于起始处横空出世,摆脱一切线性、因果、功利的思想方式,一下子进入由发生之纯气势所鼓动托浮的翱翔之意识状态,并让它顺兴而行,灿烂充沛而又清新纯净,和谐回旋而又生动曲折,不受拘束和克扣地达到完成。

【原文】3.24仪封人请见(现),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下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卫国仪地管理疆界的官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来这里的君子,我没有不能见到的。”随从孔子的弟子就带他见了孔子。出来后说:“你们这些人何必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长时间了,天下将以孔夫子为号令天下的木铎啊!”

【诠释】此章记载仪封人对孔子的预测。仪封人的心理活动、话语很值得玩味。从他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他的自信,知人、识人的智慧。

【原文】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评论《韶》乐说:“曲调优美,(内容)也好到了极点。”评论《武》乐说:“曲调优美,但内容还没有达到最好的境界。”

【诠释】本章记载的是孔子对《韶》乐与《武》乐的评价。韶乐是虞舜制的音乐,虞舜“揖逊而有天下”,以德服天下,主张德治,取王道;而武乐是武王所制作的音乐,武王“以征伐而得天下”,以力服天下。孔子赞成德治,不赞成武王的武力征伐。认为武王所制的音乐有杀伐之气,所以不够尽善。

【原文】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身居上位却不能宽以待人,行礼却不庄敬,参加丧事却不悲哀,我还能看出什么可定的地方呢?”

【诠释】本章讲的是人的内在修养问题。居上、为礼、临丧这些事都有走形式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不宽、不敬、不哀就不知道这个人还会有什么可取之处了。人的内心情感应该与外在环境的要求一致,这是礼的本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