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只要有合适的契机。

彼时,辛弃疾正在上饶闲居。同为主战派的陈同甫在先后写下《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而被主和派打压的情况下,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前来拜访辛弃疾。

辛弃疾所居住的地方前面有一座小桥。陈同甫在过桥的时候策马扬鞭,不料陈同甫三跃,马儿三却。陈同甫一下就犯了路怒症,拔剑将马儿斩了头,自己徒步前行。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

巧的是,这一切都被楼阁上的辛弃疾看在眼里,辛弃疾似乎从陈同甫身上看到了男儿本色。

在得知此人是前来拜访自己的陈同甫时,辛弃疾喜不自胜,将陈同甫引为知己。此次相会,被史上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

此后数十年,两人诗词唱和,往来不断。

其中人们熟知的宋词中最悲壮的《破阵子》便作于此时。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酒入愁肠,难以入眠,挑亮灯花后拿出昔日的宝剑。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

恍惚中看到自己还是昔日的那个少年。

军营中号角声响彻云霄,将士们伴随着歌声的鼓舞大口吃着烤牛肉,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的情景。

战马如同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就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自己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壮志难酬,自己已经成了迟暮之人!

辛弃疾为这首词题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人生自当壮丽前行。可见辛弃疾对于陈同甫寄予的厚望。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

在此期间,辛弃疾在淮地任职时,陈同甫来到辛弃疾的治所一叙旧情。

酒酣耳热之际,辛弃疾高谈阔论,说尽天下大事的利害。喝醉之后,陈同甫和辛弃疾便就地休息。

等到陈同甫酒醒之后,忽然想起辛弃疾平时不大爱说话的一个人,今天突然和自己说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话,万一他怕这些话被泄露出去,对自己起了杀心怎么办?

想到这里,陈同甫哪里还有心睡觉?于是,他半夜起来,偷走了辛弃疾的骏马狂奔而去。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

不仅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陈同甫还因此要挟辛弃疾,张口要了十万钱的封口费。

难怪有人说:有些人的穷是有道理的。终是辛弃疾扛下了所有,将十万钱如数奉上。

虽然这场友谊以陈同甫索要钱财给了辛弃疾一个教训。然而,辛弃疾并没有因此与陈同甫割袍断义。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5)

两人毕竟一起走过数十年,辛弃疾从中汲取的力量不比陈同甫少。

陈同甫死后,辛弃疾在《祭陈同甫文》中不惜笔墨,大赞陈同甫:“同甫之才,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

得辛弃疾如此厚爱,想必陈同甫九泉之下会后悔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吧。

时光荏苒,我们还能读到如此悲壮的诗句,这又何尝不能算作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呢?

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