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二年级下册古诗第一课笔记(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1)

二年级下册古诗第一课笔记(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2)

二年级下册古诗第一课笔记(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3)

村居

原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内容主旨: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题解:

村居:在乡村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著有《拙吾诗稿》等。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青草、黄莺、杨柳。

拂堤:拂,轻轻擦过。

醉春烟: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的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

诗意:

早春二月,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似乎都陶醉在了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对景色的直接描写,写出了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诗的后两句写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显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全诗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玉霞说,这首绝句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多读几遍,多理解,多背诵。在领着孩子踏春之际,自然而然地朗读背诵。跟孩子聊聊春天,跟孩子一起放风筝,在玩耍中学习,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