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1)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无论何时,围绕爸爸们的吐槽,都是中年老母亲聚会上绕不开的话题,可以迅速点燃氛围,引发共鸣。

那些在育儿上制造过无数翻车事故的爸爸们,以往被嘲讽为猪队友。不过,猪队友再不济,好歹还算是自己人。莞尔一笑后,夫妻间尚存并肩作战的情谊。

不幸的是,队友如今已走远。他们或被动或主动,升级成为了性能虚拟、无法实时同步的“云配偶”。他们置身事外,只远远注视着老母亲们孤军作战的身影。

独自含泪扛下育儿重任的老母亲们, 真的就能用牺牲、成全换来岁月静好吗?

在《家是教养的起点》读书会上,来自长沙的书友妈妈漩月月,通过搜集爸爸们的心声,聚焦夫妻在家庭教育中的分歧与矛盾,引发了书友们深深的触动。

“凭什么我们只配做云配偶?”、“把我们当猪队友,是赤裸裸的歧视和欺凌!”

爸爸们的委屈、无奈与愤怒,并不比妈妈们少。而这背后,是他们参与家庭教育的强烈意愿。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2)

▲比起和妈妈一起上课外班,孩子更喜欢和爸爸一起踢足球。

爸爸的委屈:

“谁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明明是只手遮天!”

我的妻子,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要求孩子事事做到最好。为了满足她的高期待,孩子报了8个课外班,每晚至少得忙到10点以后才能睡觉。

我就纳闷了,一个4年级的孩子,需要上这么多课外班吗?课外班上学习的内容,都确保是有用的?课堂之外,难道就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比如,健康?快乐?

更要命的是,长期的高压,已经让孩子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只要一提起上课外班就会发脾气,最近成绩也下滑得特别厉害。我这个做爸爸的,看着是真的心疼又着急。

我试着劝过妻子好多次,让她给孩子减负。每次她都态度强硬、理直气壮地回怼我:“你懂什么?!”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吵,直到不欢而散,然后一切照旧。

没办法,谁让我工作忙呢?育儿的重任,还得靠她来承担,所以话语权落在她手里,我也没辙。眼下,我唯一的指望就是岳父岳母了。希望他们能出面劝劝妻子,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3)

▲带孩子挑战高难度运动项目,是爸爸们的专长。

爸爸的无奈:

“爸爸去哪儿了?早被踢出局了。”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走红后,全社会都开始关注爸爸群体。关于爸爸,网上评论基本是一边倒:爸爸没时间,管不了孩子;爸爸没责任心,不愿管孩子;爸爸不专业,不会管孩子。

工作忙,这是事实,大多数爸爸们都承认。我们也坦然面对,妈妈们在育儿上比爸爸们付出多的事实。但是如果就此否认爸爸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性,甚至直接剥夺我们参与家庭教育的权利,是不是太粗暴了?

一句“你懂什么?!”背后,是满满的嫌弃与不耐烦。妈妈们情愿把时间花在啃育儿书籍、泡育儿论坛上,也懒得跟爸爸们交流。

在妈妈们看来,自己才是真理的代言人,而我们,不仅不专业还瞎添乱,只会让她们苦心经营的教育成果打水漂。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4)

▲谁说爸爸没价值?当摄影师倒是蛮合格的。

爸爸的愤怒:

“一意孤行搞‘双标’,是赤裸裸的欺凌。”

在职场摸爬滚打的爸爸们,就真的没有自己的价值?事实上,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在职场取得成功,爸爸们有着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这些启示,可以让我们回溯到源头去思考教育的方向。

成功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优异的成绩,还包括强健的体魄,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这,正是爸爸们所擅长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爸爸不专业,就活该被踢出局吗?

日常生活中,与人产生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面对同事、朋友,我们可以努力做到求同存异,而一旦场景转换到家庭,妈妈们就要一意孤行,按自己的想法办?

同样的问题用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处理,难道不是赤裸裸的家庭内欺凌?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家公司,我们愿意拥护妈妈们做CEO。毕竟,她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可是,如果CEO因为自己能力强就直接放弃队友,把所有事情包揽上身,公司注定无法发展壮大。

强悍如华为,即使海思设计芯片的能力已经世界领先,依然不得不面对芯片断供的事实。为什么?因为芯片制造是华为的短板。由此可见,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既然家庭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队友无法放弃,CEO最需要做的就是补齐短板,而不是直接弃短板不顾,让长板越来越长。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5)

▲夫妻合力,才能搭建起稳定的三角关系。

妈妈的反思:

爸爸的钝感力,是中和焦虑的最佳试剂

投资股票的人都知道:天天守着大盘的投资者和只关注长线的投资者,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天天盯着k线图的投资者,随着股市大盘的起起伏伏,心情也起起落落犹如过山车,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中。真正能从股市获取高额回报的投资者,往往关注的是股票的长期价值。

被育儿问题折腾得无比焦虑的妈妈们,何尝不像盯着K线图的投资者?

吃饭、穿衣、学习、交友、课外班……事无巨细地参与,深怕错过一点细节,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孩子成绩一点点的波动,乃至邻居一句无心的评论,都可能在内心掀起巨大波澜。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焦虑中,人更容易迷失自己,忘掉初心。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6)

▲《鞋狗》读书会分享现场,爸爸们聊得正嗨。

更重要的是,妈妈们的焦虑,往往会转化成孩子无法承受的压力。现在流行的“直升机父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孩子做作业,必须守在一旁,看到孩子拖拉就怒火中烧,看到孩子不会的题恨不得直接下场帮忙。

辛苦一场,换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反复掉在同一个坑儿,怎么也爬不出来。而妈妈,则成为了作文里面目可憎的怪兽。

相比之下,工作繁忙的爸爸们,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反而具有难能可贵的钝感力。面对困难,泰然处之;面对失败,一笑了之。

这样的钝感力,算得上是大智若愚,既可以润滑育儿路上的挫折,也可以中和妈妈们的焦虑。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7)

▲为了激励爸爸,彩虹屁必须得吹起来。

妈妈的感慨:

队友都是自己挑的,谁也别放弃谁

完美的团队是不存在的。在育儿这条道路上,夫妻俩与其为了输赢争个你死我活,不如发挥彼此优势,合作共赢。

谁更懂心理学,就努力接住孩子的情绪;谁更有游戏力,就多在玩耍中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擅长宏观管理的,把握住家庭的大方向,擅长微观执行的,努力将计划落地实施。时不时再开个家庭会议,让所有的观点都能被听到被尊重,有助于让合作关系进一步升华。

你家有这么矫情的育儿嫂吗(兢兢业业扛下整个育儿大计的老母亲们)(8)

▲彩虹屁没有白吹,爸爸的蒸蛋技术越来越好了。

记得书友会里的一位爸爸,最初是反对妈妈来参加读书会的。因为怀疑妈妈误入了非法组织,每次开读书会,他都要跟过来侦探一番。结果看着看着,就被书友会良好的氛围感染了,还主动报名做了分享。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亲眼见证了他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跟女儿的关系也改善了不少。如今,他已经成为了我们读书会的坚强后援。

书友会里其他的爸爸们,也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有些爸爸更愿意和妈妈一起看书了;有些爸爸独自带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多了;甚至在2019年的《鞋狗》读书会上,所有的会务官和分享人竟然全都是爸爸!

爸爸们的分享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包括:隔代育儿、同伴影响、家庭陪伴等。由此可见,爸爸们的位置绝非虚设,而是深度参与了育儿过程。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任何事情从“知道”到“做到”,都有很长的距离。要想打造出“标配”版爸爸,不仅需要大量的试错、练习,更需要妈妈们不吝赞美与鼓励。

注:文中图片皆由作者提供。

END

作者:漩月月,童书妈妈长沙读书会书友。职场中人,一直缓慢而坚定地往外试探边界的中年美少女一枚。工作上努力奋进,生活上与先生互怼互夸,与娃斗智斗勇。努力成为自己,努力活成一个立体多面丰富的自己。编辑:薇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