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了吗?

默片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3D——3D到'3D IMAX',电影艺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以上四种技术上的革新。但无论是哪一种技术上的革新,观众在走进电影院后还是会觉得——这就是在看电影,而没有一种"置身处地""身在电影场景"中的感觉。

其核心原因还要归属到电影的"帧率",所谓帧率简单来说,就是电影每一秒所出现的图片数量。当下绝大多数电影,无论是2D/3D/IMAX,都采用的是每秒24帧画面,有明显的电影质感。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通常在生活中,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画面的帧率上限只取决于我们的眼睛,这就是现实场景的真实感。而每秒24帧的电影,则破坏了我们眼睛对现实场景的触感。

要想电影看得更真切,提升帧率是个严峻的挑战。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1)

双子杀手——威尔史密斯


以下是24帧与120以上帧率的对比: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2)

24.25帧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3)

120帧以上

事实上,现在对于120帧的电影,大致上有两个限制条件

1.影院数量限制:2016年年末,在全球院线上映的首部3D 120帧 4K的电影,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略显尴尬,因为彼时全球只有六家影院能够支持120帧电影的放映。然而在中美两大电影市场,影院总数合计在一万上下。

不过幸运的是,大多数影院还是能够支持60帧每秒的放映,因而只在视觉感受上,真正感受到120帧每秒的观众只是九牛一毛。

2.制作费用限制:李安导演首部3D 120帧 4K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仅仅是一部剧情片,既不需要什么特效,也不用花费去搭建场景,但即便如此此片的制作费用也高达4000万美元(2.5以人民币以上),如此高额的制作费用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够承担得起。

而2019的《双子杀手》更是预算高到吓人,一部制作水准略微中等偏上的科幻、动作电影,其投资高达1.38亿美元(九亿人民币上下)

目前已上映国产(中美合拍)电影张艺谋的《长城》最高投资为1.5亿美元,而且《长城》既是全明星阵容( 马特·达蒙 / 景甜 / 佩德罗·帕斯卡 / 刘德华 / 威廉·达福 / 张涵予 / 鹿晗 / 彭于晏 / 林更新 / 郑恺 / 黄轩 / 陈学冬 / 王俊凯 / 余心恬 )还是全程特效制作,由此可见《双子杀手》制作费用之惊人。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4)

正是以上两个核心条件限制着120帧电影的发展。


此次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首先是在好莱坞完全不受认可,影评人云集的烂番茄网仅给出26%的烂番茄好评度,而且在著名的IMDB网上也只有5.7的评分。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5)

IMDB评分

在国内的口碑也远不如之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豆瓣8.5),双子杀手豆瓣仅有7.1的评分。

在票房上就更不值一提了。此片的回本盈利线至少为4亿美元,但其北美首周末也只有2000万美元的票房,中国内地方面上映第二日,在单日票房排行榜上就已经落后到了第三位,而前两者则是口碑中规中矩的《沉睡魔咒2》和《航海王》。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6)

就中美两地全球最大影市的表现来看,此片想要回本,无疑是难如登天。

不得不令人感叹,要想做到电影技术革新,还真不容易。其实此次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被观众诟病的一点主要是剧本,很多观众都认为李安导演此次的剧本很显平庸,李安导演也没有多做解释。

如果这次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连回本都做不到,那么他下一次的120帧、4K电影恐怕就很难与大家见面了,毕竟连续两次的投资都没有回报,无论是哪一个资本方都会对李安导演报以戒备的态度。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7)

李安下一部电影:马尼拉之战

不过在我看来,李安导演并非是不愿意仔细打磨剧本,他有他独特的考虑。当前电影发展的阶段,120帧的电影方才问世,在视觉感官上的冲击足以令人惊叹。

因为如果在故事上过分出彩,会令观众或多或少减少在感官上的体验,及格线的故事恐怕也是刻意为之。

但实际上,此片的故事水准还是能够达到七成高度的,特别是影片最后两三分分钟,威尔史密斯饰演的杀手和他的年轻克隆体、他们共同有爱慕之意的女特工三人同框的画面与所言所语是对此商业片思想不小的升华。

只是当前电影的大环境还并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数观众对于电影的第一感觉还是"故事"二字。

因此我觉得李安导演对深奥故事的顾虑,反而是有些过分小心了。

李安电影的美学特质(李安与双子杀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