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句话,但往往用不对地方,造成一些尴尬误会。要聊这句话,就不得不提起"汉初三杰"中的萧何与韩信,此篇就用精炼的故事让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吧。

萧何年轻时在沛县任主吏掾。好学的他当时对律法方面已经颇有研究。加上性格脾气也好,当时就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刘邦、樊哙等人。当然萧何就认为刘邦不是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事实上也没错,后来萧何跟随刘邦起义,后来韩信、张良加入一起与萧何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汉初三杰就是这么来的,开国之人呐。

为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4成也萧何败萧何)(1)

"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句话覆盖了整个汉朝前后。韩信在项羽那当过执戟郎,尽管他利用机会给项羽讲了自己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但是由于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相当于纯嘴炮,项羽自然也对他没多大兴趣,韩信看到自己在项羽这没什么前途,不得重用,反手就去项羽敌对的刘邦那。

不过韩信到刘邦这也没什么前途,作为一个一线小兵虽然懂兵法,但没有发挥机会,自然也没办法升职。甚至还牵连案件被判死刑,眼看前面一个个都被杀掉,轮到韩信自己的时候他对监斩官夏侯婴说"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何要杀掉壮士?"

夏侯婴可不一般,他是三国名将夏侯惇的祖先,从韩信的言辞中,他感觉韩信不一般,就暂时放过了韩信,并介绍给刘邦看看有此人是否有用。结果刘邦也和项羽一样,觉得这个人没什么特别的。但又碍于这是夏侯婴推过来的人,就发了个粮食管理员的小官做做打发了。

为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4成也萧何败萧何)(2)

好了终于拉回到萧何这里。萧何当时是后勤总管,韩信来了自然就在萧何的手下做事。两人多次交流后,萧何倒认为韩信这个人不简单,但韩信又看自己在刘邦这也无法施展抱负有准备走人,萧何深夜得知消息立刻骑马追上韩信。

经过萧何的引荐和详细阐述,刘邦终于给了韩信实权。得到兵权的韩信开始在战场大展拳脚,仅用四年就以弱胜强灭掉了项羽,为刘邦建国打下坚实基础,随之而来名声权势也得以加身,先后被封为齐王和淮阴侯。

为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4成也萧何败萧何)(3)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这里结束,楚汉大战之后,韩信和刘邦的关系有所恶化,在此之际传出韩信与陈豨要刺杀吕后和太子等造反之事,吕后得知消息后欲先发制人。但韩信毕竟不是一般人啊,这样的消息一出,若以自己的名义叫韩信来,那不明摆着鸿门宴的意思。于是吕后叫萧何传话把韩信骗入宫。萧何作为韩信这辈子的贵人,出面邀请,韩信就去了。这一去不但自己命丧于此,还连累满门抄斩。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现在大家明白这话其实是说韩信,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当初的极力推荐,韩信的失败也是因为萧何的邀请诱骗。

在三国志正版手游《三国志2017》中,特别收录了萧何与韩信,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来带着萧何打江山。

为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4成也萧何败萧何)(4)

为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4成也萧何败萧何)(5)

"成也萧何败萧何"这话如今大多被用来形容一件事因为某个人成功,又因这个人而失败。但背后的历史底蕴和含义,才是真正的宝贵财富。

好了,本篇先到这吧,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