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

文:闻道 图:木痴

它是枇杷中的劳斯莱斯;是个骄傲的“贵族品种”;价格居高不下;它就莆田的特产——“白梨”枇杷。果农像照顾亲生孩子一般照顾它,尝过它的人都念念不忘。常太镇的“白梨”枇杷已经上市,切莫错过!

/一颗“白梨”枇杷的自我介绍/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2)

来了,老弟!我是来自莆田常太镇东青村的“白梨”枇杷,当地人也叫我“黑裙白”(莆田话音译)。

有人把我比作“枇杷中的劳斯莱斯”,这就错了,有钱人买得起劳斯莱斯,但他们不一定买得到我。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3)

不过,我确实是个“贵族品种”,我的果肉雪白、细嫩,一咬一口汁,尝起来风味如梨,故名白梨,尝一口回味无穷,琼浆玉液也不及我十分之一。

和别的枇杷比起来,我身材圆一些,颜色偏白,属于“白沙”(白肉)品种。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4)

唉,可惜“天妒美味”,我的果皮薄,果肉软,不宜长途运输,所以就像前面说的,外地的富豪不一定能买得到我呢。

/靠天吃饭,防不胜防/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5)

秋季,枇杷种植户林祖亮在套保护袋

我是承四季雨露成长的,从秋天养蕾之始,果农就百般呵护,担心下霜冻着,又怕烈日晒着,跟伺候家里的小祖宗一样。

开花授粉期,为了避免与其他品种枇杷杂交,果农要给我们套上保护袋。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6)

“白梨”一个枝头只留下4或5颗枇杷,尽管包在袋子里能保温、防虫,但只有收获的季节,才能知道里面枇杷好坏与否。

只能靠天吃饭,一切防不胜防。一年到头,农民是最辛苦,最勤快的一群人。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7)

满山坡的枇杷已经成熟,远远望去,满山像开着白花。“白梨”枇杷树不高,枝干短,叶大荫浓,婆娑可爱的我就躲在树叶后。

经过危险的冬天,现在我已经上市了,上市期不长,二十几天结束。

/谁知盘中果,粒粒皆辛苦/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8)

天不亮,果农就轻装上阵,身挑担子,挂个布袋,手拿铁钩就上山了。他们朴素的穿着让不少外地人误以为村里怎么有这么多“乞丐”。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9)

在阳光下,我看起来也是黄澄澄、金灿灿的,点缀在绿叶丛中,绒毛包裹下是香甜的枇杷果味,保准让饕餮垂涎三尺。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0)

“白梨”枇杷的树虽然不高,果农也要爬上爬下,用剪刀小心翼翼剪下枇杷,轻拿轻放,像捧着金元宝。

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胳膊及肩膀肿胀是常事。枇杷树一般环山而种,若不小心,很可能摔下山。“谁知盘中果,粒粒皆辛苦”?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1)

去年冬天下霜、下雨,保护袋里的枇杷烂掉是常有的事,“全袋覆没”也不少,我就是树梢上那颗“独果”。

说实话,“白梨”的产量比“早钟”低好几倍,好在“物以稀为贵”,“白梨”的价格一直摆在那儿,毕竟我还是深受市场青睐的。

/丰收是种痛,歉收是种殇/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2)

看着地上的烂果,我的主人林祖亮十分心疼。一年的辛苦,就这样掉了。有时候,勤劳不一定能致富,至多只能养家糊口。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3)

林祖亮的孩子也多次劝他多休息,别忙活。如果不做果树的话,他还能干嘛?老年人出去打工也没人要,只能种点枇杷,替孩子减轻点负担。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4)

“驻村第一书记”林宗哲与广东的枇杷经销商

可是,果树不等人,一年四季都要照顾,果农几乎没什么空暇的时间。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5)

等枇杷成熟了,丰收是种痛,收购商会把价格压低;歉收也是种殇,有价就怕没市,经销商不敢多下单。枇杷由于自身的“娇贵”,价格一直受制于人。

/一切市场说了算?/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6)

所以,果农不仅要懂得种植,也要学会如何销售。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运输越来越发达。枇杷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但是很多枇杷还未完全成熟就摘下,口感上多多少少有点失之寡味。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7)

没办法,为了迎合市场,果农开始用膨大剂,个头大、卖相好看才能有市场。呵,这个看“颜值”的社会。殊不知,枇杷好看,品质却丢失,这又形成另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白梨”不方便运输,才躲过一劫,口感、甜度上完胜其他品种。

什么品种枇杷个又大又甜(这里的枇杷是贵族品种)(18)

市场经济中,果农没有话语权,水果商也没有,一切市场说了算。

其实,常太果农的辛酸,折射的是整个中国农民的无奈,他们付出了最多的劳动,往往得到最少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