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婧
杂草丛生、坡陡石滚、独木穿河
溪流解渴、干饼充饥……
这是一支队伍
数十年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在甘肃省定西市,
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的地方
有一群人,他们背苗上山、步行运水
硬是给光秃秃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早晨7点,他们背着干粮准时出发
穿梭在茫茫山林之中,一走就是一整天
风里去、雨里来……
坚守一线“不离岗”:
倾其所有,守护林地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流传一句话,“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
只有苗木正常成活、生长,林场丰富的落叶及落物才能预防水土流失,所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定西人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来要改变当地荒烟蔓草之窘境。尤其是2000年以来,定西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目前,该市已建成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省级森林公园,22个国有林场。
在林场中,有这样一支队伍,全市近万名护林员日日行走在山林之间,他们封山育林、防治病虫害、护林防火、禁种铲毒、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
定西市会川林场的护林员党革平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上世纪90年代,会川林场9个管护站全是70年代修建的危旧房屋,仅有10名护林员,且老龄化严重。党革平回忆30年前的林场时说,当时单位资金有限,工资拖欠严重,队伍中士气低迷,人心涣散,甚至有人打算一走了之。
“当年我才20出头,刚从部队退伍回来,对护林没啥经验。一晃30年过去了,我在这座山林摸爬滚打成了一位老林人。期间,我也受命担任了场长一职。”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已然成为大家口中的“老大哥”,他带领的队伍也成为61人的大规模。
党革平见管护站破坏严重,他就带头维修重建;队员们在护林站工作生活不能保障,他就接通站点水电设施,配置办公用品;见与自己同吃住的队友衣帽破损厉害,他又想方设法为大家购置冬夏两季护林防火服装和鞋帽。
“长年拖欠队员工资一直是我的心头事,后来,我在附近村社承包耕地150亩建设育苗基地,移植云杉苗20万株、油松苗30万株,基地经济效益不错,拖欠大家工资的事就有了着落。”党革平说,工作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大伙儿们干劲十足。尤其一部分队员,为了护好林子,倾尽所有都值得。
“由于工作性质,我们常年与山林为伴,阴暗潮湿,吃饭没准点,队员们多多少少都患有风湿病、胃病。”党革平说,在他们看来,这些都算不上什么病。
“10年前的踏查行动中,我身患重感冒,但又有任务在身,在禁毒踏查和个人安危面前,我选择了前者。”带病坚守在禁种铲毒踏查一线的护林员包新月说,他明知道踏查期间要驻扎在海拔3000米高的黄乡沟基地,白天巡山20多公里路,夜间冷得哆嗦却只能住帐篷。
即使他格外当心,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当他踏查到大麦地牧点时,高海拔和恶劣环境导致肺部感染,引起咯血。当晚,时任林场护林指导员的党革平连夜驱车,将他送往10多公里以外的医院进行紧急治疗。
由于病情严重,包新月第二天又被转往兰州的医院进行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肺部肿瘤。数月之后,包新月虽然病情痊愈办理了出院手续,但他一刻也没有闲,重回工作岗位的他依旧开始风雨无阻的护林工作。
近日,党革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就在今年,正值踏查行动期间,43岁护林员张青山父亲过世,当地乡俗为守孝7天,而仅仅过了3天,张青山料理完后事就立即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开始工作。”
党革平说,类似这种事,张青山不是队伍中的第一例,自愿3天就返回基地的还有队员王海亮、柳生平、陆恒明等。
六旬护林员巡山13年:
22本日记连载护林点滴
“今天我到大柏林退耕还林区巡山,发现三社张有青在林区放羊16只,我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今天我到三十里铺和东川村公路沿线的退耕还林地带巡山,没有发现破坏林木的人和事,也没有火情出现。”
这样只言片语的记录,有总结的护林防火经验,有巡山管护的奇趣见闻,也有巡山时遇到林地放羊的当地老乡时,要么是苦口婆心讲封山禁牧,要么是规劝不成发生口角的委屈。
这些日记的主人公是一位巡山13年的护林员,如今已61岁,仍旧守护着安定区巉口镇近2万亩林地,他叫朱强国。
日前,朱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门从家里柜子搬出一摞日记本,他一本本翻着,细数每一页发生的故事。他说,“起初,写日记是梳理当天工作的一种方式,想着日后再翻出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回忆。”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逐渐老去,“记性不太好”使得朱强国写日记的习惯成为他工作上的好帮手,“巡山时,发现林木出现问题,但我又不能及时解决时,就顺手从口袋掏出日记本记下来,事后拿去请教技术员,防治的法子我也就记在这本子上。”
朱强国记录的本子足足有22本,他说自己学历不高,脑袋里记不住太多东西,就用这种最传统的方法,没事了翻翻看,看得次数多了,也就“装”在心里了。
“林二代”:如今扛在肩上的铁锨,
曾经是父亲手中的利器
“路上还有积雪,上山时注意脚下。”
“山林里有蛇,你自己操心,多提防着点儿。”
一位值岗十多年的老护林员,面对儿子接替自己风餐露宿的护林工作时,他满眼心疼,总要多叮嘱几句。但儿子每每背上干粮、肩扛铁锨出门时,他又会说,“要护好林子。”
护林队员一步一个脚印,数十年行走大山十分艰辛,但他们仍旧坚守。王金生 摄
今年37岁的刘海平就是上述“儿子”的角色,他从小看着父亲常年穿梭在山林,工作一整天回家时,衣服鞋子满是潮气。天下雨时,他知道那是雨水打湿;天放晴时,他就纳闷,“父亲身上怎么还潮湿,总有一股霉味。”
后来,父亲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他接替了父亲巡山的工作。起初,因为“子承父业”的夸奖,这份工作给他带来很多荣誉,在之后一次次巡山栽树、防火铲毒的过程中,他重新认识了这个岗位,少的是荣誉,多的是艰辛,他也像父亲年轻时一样,身上总有干不了的潮气。
雨水、露水,还有汗水,长时间行走在山林中间,见不着太阳,衣服湿了自然是身上的体温蒸发,蒸发不了的水汽,时间久了就成一股特殊的味道。
“早上7点,父亲扛着铁锨,我背着树苗。”刘海平回忆自己第一次栽树,是11岁那年,他跟着父亲体验护林工作,在父亲的指导下成功栽植树苗,他说感触最深的,是种树本身的意义。
如今扛在他肩上的铁锨,曾经是父亲手中的利器,历经时间的打磨,这把铁锨的手柄处已光滑无比,长木把儿有些弯曲,铁片上已是锈迹斑斑。
近年来,这群护林员育林面积达数千公顷。经过三十多年的封育管护,该林场管护的林区已成为渭源县最原始、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是全县生态屏障的主体和核心,林区的甘肃万亩青年林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定西市提供官方资料,全市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5%,有林地面积达到343.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5.16%增加到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