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新闻火了,说是某个奢侈品蛋糕品牌,全国几十家店铺的门口都被外卖小哥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据说今年9月10号以后,所有店铺都将停止经营,所以之前办理了消费卡充值的客户,才会紧急购买蛋糕,尽快把钱花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品牌方和经销商哪个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品牌方和经销商哪个好(说一说品牌方和)

品牌方和经销商哪个好

最近有一则新闻火了,说是某个奢侈品蛋糕品牌,全国几十家店铺的门口都被外卖小哥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据说今年9月10号以后,所有店铺都将停止经营,所以之前办理了消费卡充值的客户,才会紧急购买蛋糕,尽快把钱花完。

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个蛋糕品牌,网上查了才知道,据说这个品牌人均每次消费都在90元以上,而且最火的时候店铺门前几百人排队,从黄牛那里买的话,每一份蛋糕要加价100元,是挺夸张的。刚刚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感觉很诧异,逻辑上讲不通啊,既然那么多人充值了消费卡,说明生意很好做,为什么要关闭店铺呢?

我仔细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个品牌的蛋糕2017年就进入中国了,当时跟中国一家著名的代理商签订了五年的代理合同,到今年9月份刚好到期,而品牌方不愿意继续续签代理合同了,所以要收回中国大陆地区的经营权,改为直营模式,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本文就帮大家梳理一下国外“品牌方”,和大陆“代理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和爱恨情仇。

说起代理,很多朋友会想起一个词“买办”,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用舰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可以在中国做生意了,可是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怎么办呢?这时候一些懂外语,头脑灵活,有背景的中国人站出来了,充当西方列强的买办,他们即是外国公司的雇员,又是独立的商人,协助洋大人处理中国的贸易事宜,这些人很快都成为巨富。在晚清,唐廷枢、徐润、郑观应和席正甫并称晚清“四大买办”。

这些大买办,历史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转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买办阶级脱胎于西方资本对于中国的渗透,跟西方的大资本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有自己独特利益,所以买办往往具有两面性。事实上,这些大买办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部分逃到了我们的台湾省或者美国,另一部分跟新中国站在一起,要么直接转化成为国家资本,要么为祖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比如典型的容氏集团,霍氏集团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对于外资一直是开放包容的态度。外资和中国企业的合作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合作经营为主,这个阶段中国还很大程度受计划经济影响,外资缺乏足够的信心,所以基本上跟中国企业合作经营。

第二阶段(1986-1999),合资经营为主,这个阶段国家颁布了《外资企业法》,进一步放松了外国资本投资的限制,这个阶段出现大量中外合资企业。

第三阶段(2000-现在),独资经营比重大幅度增加。这个阶段出现了大量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跟中国代理商合作,典型企业就是特斯拉,第一家外商独资的汽车企业。还有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个奢侈品蛋糕品牌。

外商独资企业,当然有很大的自主权,品牌技术都掌控在自己手里,但是缺乏本土化经营团队和销售渠道,所以往往需要寻找全国总代理,共同开发中国市场。但是往往三年五年以后,市场开拓出来了,外国企业会到期收回代理权,或者没到期强行收回代理权,有时候宁可配上违约金也要收回自营。

从2008年开始,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的新闻便接连不断,当年万宝龙单方面宣布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一事甚至诉诸公堂。

在2008年,法国奢侈品牌Chloé宣布由香港代理商I.T集团代理经营的店铺只剩一家,蔻驰(Coach)也从代理商俊思集团手中收回中国区零售业务。

2009年,Hugo Boss收回中国代理权转为直营。2010年,Burberry集团开始逐步回收中国区代理权。2014年,Gucci将眼镜业务收归自营。

我们的本土代理企业,这时候往往吃了哑巴亏,辛辛苦苦开拓市场,挖井栽树,好不容易要到摘果实的时候了,代理权被收回了。品牌方也不一定好过,收回直营以后,经营成本和广告成本,渠道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会大幅度提升经营风险。

当然,代理商也不是完全没责任,代理商往往更看重短期利益,某些时候可以照顾不到品牌方的利益。华伦天奴被做成地摊货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双方最好还是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设定合理的投资比例和分红比例,品牌和渠道完美融合起来,兼顾到短期利益和品牌的长远利益。

说回那家奢侈蛋糕店,所有店铺都换成直营之后,不知道产品和服务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大家还会去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