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为增强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激励全体航空人继续以实际行动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航空工业党组于9月21日即纪念中国航空事业112周年之际,向航空工业在职职工以及健在的离退休人员共计50万余名航空人颁发“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

“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

“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使用紫铜材质,通径50毫米,主要元素为“70”飘带、飞机、长城、橄榄枝、如意祥云和光芒,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在核心主体部分,“70”飘带象征中国航空工业70年壮志凌云、跨越苍穹的奋进历程和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飞机象征航空人70年来为祖国研制航空装备所取得的不平凡成就;长城象征航空人众志成城、捍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橄榄枝象征航空人热爱和平、守护和平的信念坚守;如意祥云象征航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开创航空事业美好未来的孜孜追求;光芒象征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熠熠生辉。副章刻有“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字样,寓意航空人在70年辉煌奋斗成就的基础上仍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坚定决心与意志。

当这一枚枚制作精美、意义重大的纪念章被挂在航空人的胸前,心之所念,皆是“航空报国”。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3)

佩戴上纪念章的航空人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4)

中航西飞 拜伦2021年,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在抗美援朝纪念日的那天,我收到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那一天不仅仅收到了自己的纪念章,还作为中航西飞结构件厂组织员领取了我们结构件总厂千余名职工的纪念章。看着一枚枚纪念章传递到职工手中,听着职工深情地念着纪念章的设计意义,浏览着职工饱含深情的朋友圈,我又激动又自豪。回到家看见我们家祖孙三代人手一枚纪念章,互相夸赞自己的纪念章最好看,深感作为一名航空人的荣耀,更加坚信“成为一名航空人”是我最初的梦想,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5)

航空工业沈飞 文墨班青年: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进。当收到“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时,我们倍感自豪。结合党史和航史学习,我们深刻了解到70年来航空工业的苦难与辉煌。把纪念章戴在胸前,将“航空报国”装在心里,作为新时代航空人,我们将不断传承方文墨“忠诚奉献”的工作态度和大国工匠的精湛业务,持续奋进,勇攀高峰,为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匠力量。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6)

航空工业成都所 成志明: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于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中。波澜壮阔70年,如今可以与美俄等世界主要航空工业强国同台竞技,成就了不起!回想建所初期,条件简陋,生活艰苦,我们自己动手种油菜、稻子,养猪,盖职工宿舍,如今,我们的办公条件、设计手段、后勤保障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步伐!希望工作在一线的航空人坚守航空报国初心,秉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的精神,不断创新,接续奋斗,在伟大的新时代实现航空强国的梦想!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7)

航空工业成飞 赵创新:最近,我收到了一件有意义的宝贝——“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这不仅体现了航空工业对全体航空人的关怀与褒奖,也极大增强了航空人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70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作为一名新时代航空人倍感骄傲和自豪,投身航空事业6年来,我从未停止在无人机设计专业领域的探索。瞄准航空前沿技术,牵头多项无人机飞控技术攻关,一直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航空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将继续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为航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奋力谱写新时代航空工业华美篇章。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8)

航空工业陕飞 刘蕊:我的外公今年已经83岁了。1955年,外公参军入伍,编入空军某部成为一名机械师。70年代中期来到了当时的航空工业陕飞,80年代初申请部队转业,难舍为之奉献了青春年华的航空事业,外公没有选择回到四川老家,而是留了下来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工作,直到1999年才从陕飞公司光荣退休。可以说,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和祖国的航空工业待在一起的。今年7月份,外公和其他几十名老同志一起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奖章,之后,又收到了公司颁发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捧着漂亮的纪念奖章,外公的脸上露出了怎么也掩不住的笑意。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9)

航空工业洪都 朱宸宇:从初级到高级,伴随着技术的革新,生产力的进步,我也迈入了而立之年。十余年间,汗水沁润了每一颗螺丝钉,无数个披星戴月彻夜工作的场景历历在目,有疲惫有烦扰,但每当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切的一切都烟消云散。航空报国的信仰如今已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愿跟随航空工业的脚步,秉承航空报国初心,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0)

航空工业昌飞 李萌:当前,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作为一名一辈子为直升机事业工作的总师,曾经参与二代金属桨叶试制,也为公司三代旋翼系统付出心血、熬白鬓发,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绩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始终坚持航空报国初心和忠诚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继续为国家直升机事业发展尽心尽力,做好技术规划,带好技术团队,培养接班人才,巩固公司大型复合材料桨叶制造领先地位,开创高速直升机旋翼系统新篇章。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1)

航空工业哈飞 秦世俊2021年是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是我参加工作20周年,获得“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仪式感满满,不胜荣幸、满怀激动。我是航二代,我的父亲为航空工业奋斗终生,我也将为航空工业奋斗终生。20年来,我付诸智慧与奋斗,收获成长和荣誉,见证了航空工业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以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接续奋斗,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航空工业。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2)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 机务团队202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数十年的风云变化,“航空报国”的旋律恒久回响在浩瀚去云霄,试飞人在蓝天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承载着我们“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使命,凝聚着我们“忠诚奉献、逐梦蓝天”航空报国的精神伟力,铭刻着试飞人在发展壮大航空事业斗争征程上练就的爱国精神。型号保障没有千言万语,坚守岗位、矢志不渝,以“试飞铁军”的执着,争创世界一流试飞机构。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3)

中航技 新员工入职中航技两个月就收到“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让我们航空“萌新”激动不已!从小感受着三线建设的时代印记,见证着父辈在航空事业上的忠诚与奉献。前辈用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成就今日的辉煌,如今我投身航空人大军,品读前行者的智慧,践行航空人的使命。纪念章激励我承前辈之精神,扬青年之朝气,为我国军贸产品走向世界而奋进!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4)

航空工业自控所 谢强当接过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时,我心潮澎湃,这是对航空人的最高礼赞。1966年我一头扎进秦岭脚下的自控所,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研究员,伴随航空事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也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航空工业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今天,看到战鹰在祖国的天空巡航,我很激动。我相信,在航空事业奔腾激流的浪花中不管你是哪一朵,祖国不会忘记,航空史册不会遗漏。请党和祖国放心,航空报国有我,航空强国有我,未来的蓝天一定属于我们!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5)

航空工业计算所 杨军祥已经参加工作35年了,在收到纪念章后我十分激动。非常自豪曾参与“争一口气”工程的显示控制处理机研制,实现了驾驶舱综合显示控制,飞行员工作效率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成功装备部队,实现了空军能力提升;该飞机成功研制,极大增长了中国人志气,诠释了航空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使命,也印证了“核心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的担当。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6)

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举行“坚守初心 薪火相传”“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颁发活动。在党领导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航空工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不仅有技术和技能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航空人责任、使命、担当和情怀的传承。迈入新时代,南京机电将加强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从多角度思考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规划、落地措施,从而赓续熔铸在骨子里的红色血脉。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7)

航空工业上电 高纪纲作为上世纪50年代进入航空工业战线、艰苦奋战40多年的航空工业老兵,我亲身经历了航空工业从初建到发展到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程。我现在虽然已经退休20多年了,但我仍然时刻关注着航空工业的发展。今年,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为牢记航空工业70年壮志凌云,跨越苍穹的奋斗历程,铭记航空工业作出贡献的航空人,决定颁发“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这让我这名航空工业老兵深感欣慰,备受鼓舞。衷心祝愿中国航空工业情系蓝天,再创辉煌。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8)

航空工业吉航 刘洋从CUBA到AVIC,从篮球场到大修厂,从学生到职业人。在吉林长大的我早就和航空工业吉航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就听着战机在天空飞过的声音、喝着松花江的水长大。转眼间入职吉航已经一年有余,感觉昨天还在CUBA的赛场上挥洒汗水,当沉甸甸、亮闪闪的“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奖章发到自己手中的时候,更加明白除了篮球,更有一份航空报国的使命和责任。相信未来,在建设航空强国的新赛场上,光荣与梦想同在,逐梦蓝天更加精彩!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19)

航空工业制动 薛亮70年间,蓝天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70年间,一代代航空人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我们对“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的始终坚守。作为一名从事高温碳基复合刹车材料研究的航空人,把平安带给每一次飞行起落,是我肩负的责任。面对未来,我将勇毅前行,不畏征途,在碳刹车材料的“黑色”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彩色人生。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0)

航空工业宝成 王惜平这枚纪念章对我非常有纪念意义。我从19岁技校毕业进入航空工业宝成,从一名车工干起,逐渐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是航空工业培养我成长成才,给了我航空报国的平台,给了我崇高的荣誉和丰厚的待遇。我很自豪,我的青春能够有幸融入航空工业70年的奋进征程。三年前,宝成专门给我建成了“王惜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我要带领工作室成员发挥好“孵化器”作用,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技能成才奉献航空。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1)

航空工业安吉精铸 陈小林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作为航空工业在黔“三线”企业的职工,当手捧这枚金灿灿承载着70年辉煌的纪念章时,内心更是感慨万千,一代代奋斗者的奉献与创造,构筑起了航空报国精神高地。我从1991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0年了。30年前,受父亲这代人创造的“三线”精神感召,来到航空工业安吉精铸工作。从当初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今天的生产骨干。现在,我们还是要继承和弘扬“三线”精神,开启新时代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新的“赶考”之路。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2)

航空工业太航 严金贵1951年,我从天津出发,同200多人乘坐一趟专列到太原,在黄土高原上废旧的兵营里以“志在蓝天揽日月”的报国雄心创造了“百日建厂”的奇迹。从仪表修理工开始做起,从此走上了航空建设的道路。航空企业是一个新技术集成企业,技术要尽最大努力追上时代科技的发展。你落后一步,步步落后,技术上领先一步,就步步领先。我已是过去时,新时代的航空人,航空工业的发展,靠你们了!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3)

航空工业电源 金俊民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我作为一名航空人,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强大深感无比的兴奋和自豪。70年来,一代代航空人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跨过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实现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和使命。今天,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一代航空人更是朝气蓬勃,奋发努力,我国的航空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已经跨入世界航空事业的先进行列。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们航空人的奋斗精神,我国航空工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一定能早日实现。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4)

航空工业千山 王林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所有热爱和献身航空事业的人,都将为之庆贺。我作为航空工业的一员,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从事软件开发及升级工作,通过辛勤汗水,不懈努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保障任务,看着战机在蓝天自由地翱翔,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在此祝愿我们的航空事业越来越好,为祖国航空事业的蓝天研发设计出更先进的飞参产品而努力奋斗!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5)

航空工业永红 彭斯奇50多年前,一批踌躇满志的青年来到西南三线偏远山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肩挑人扛,在那个艰苦朴素的年代,克服种种困难承担起建设国家航空军工的重任。岁月虽悄悄染白了乌发,但老一辈航空人热爱航空、关注航空、祝福航空的真情从未减淡,忠诚奉献的一腔赤诚也永不褪色。新中国航空事业能取得如今的辉煌成绩,是几代人继续奋斗、忠诚奉献的胜利成果,我们期待,且相信年轻的同志们定能将我们热爱一生的航空事业发展建设得越来越好!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6)

这一枚枚沉甸甸的纪念章

是对老一辈航空人艰苦奋斗的表彰

是对新时代航空人开拓创新的激励

迈入新时代

全体航空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传承航空报国精神

奋力书写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新篇章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7)

铁粉必看

航空工业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无畏风雪,护航冬奥,直8来了!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8)

制作/张 可 责编/高新宇

主编/刘 煊 监制/程晓敏

来源/航空工业各单位

致敬老一辈航天人文章(激励航空人不忘初心)(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