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永远都是我的好姐姐(我的姐姐的背后是爱与和解)(1)

姐姐永远都是我的好姐姐(我的姐姐的背后是爱与和解)(2)

姐姐永远都是我的好姐姐(我的姐姐的背后是爱与和解)(3)

燥热的夏夜,女孩睡眼惺忪地听见有人在说话,一个熟悉的微小的声音传来:“快点吃,不然你姐该醒了!”原来是妈妈在给弟弟切西瓜解渴,而这件小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剪影。自小家里好事好食都是弟弟的,责任包袱都是她的,因为她是姐姐。这两天由于《我的姐姐》上映,网上是铺天盖地地对张子枫演技的赞评,可是真正让人潸然泪下的不止是一个00后对影片的理解和表达,而是剧情本身就足以打动每一个观众。

  电影《我的姐姐》热映,票房突破4亿,这部片子到底有多么吸引眼球?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一个姐弟情深的感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女性成长的问题,一个女性觉醒来的现象。

  从小寄养在姑妈家的安然,要被姑妈的儿子暴打,还要被姑父偷看洗澡,好不容易独立了却要带着5岁的拖油瓶。一个青春少女,从来没体会过花季的美好,却始终在重蹈覆辙。结局自然不必猜,安然承担起了抚养弟弟长大的责任。如果安然,她把弟弟送走,自己去考研,追求事业的进步,日后弟弟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料,甚至走上歪路,她的内心一定是备受谴责,人生也不会太幸福。反过来说,如果安然放弃了前途,选择照顾弟弟一辈子,谁能保证她日后不后悔,把怨气撒在弟弟身上呢?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身为弟,还是舍弟为己?人生从来就没有完美的选择,生活的路是靠人一步步走出来的。也许这正是电影唤醒人们的一种方式!正如一位老师说:我们没有去苛责哪一代的选择,我们要相信每一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很多苦,但人总是要自愈。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而这个完整里永远是有爱的。

  然而,你知道吗?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姐姐将弟弟送了人,而将父母的两套房子卖掉,选择去另一座城市结婚生子。你能责怪这个女孩无情吗?未经他人苦,怎劝人大度!这种可悲的传承一代又一代,而“安然们”就如一茬茬的韭菜,层叠而生、任由宰割。每每看到安然在电影里的挣扎都会让人心疼,她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疼痛和打击。她的独立和坚强,是家庭给她的磨砺使然,又何尝不是社会这个大学堂教会她的?

  故事在以安然接纳了弟弟为结局,有人说这个结尾很美好,可是现实从来不会这么温柔,那些被自己父母“道德绑架”的安然们、樊胜美们的故事还一直在继续。如何自救,如何跳出泥潭,而让亲情变得不再那样理所当然,这才是《我的姐姐》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