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高华生
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未来文溪小学孩子们甚至要有自己的龙舟队了。
5月31日端午节前夕,文溪小学孩子们开心地发现,皮划艇世界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国际水域救援IRIA亚洲首位R4女教官、国际搜救冲锋舟救援技术教官许亚萍大姐姐来了。她和浙江大学龙舟队队员不仅和孩子们进行了分享和互动,还答应帮助文溪小学孩子们组建少儿龙舟队。
当天活动主题围绕龙舟知识和体育精神文化传承,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与许亚萍同行的包括浙江大学首批体育文化宣讲团队员、浙江大学龙舟队队员庞淑杰、邹芳雯,他们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和龙舟知识竞答。最好玩的当然是“陆上龙舟”角色体验。
庞淑杰给弟弟妹妹们分享了《体育精神与文化传承》。她以体育精神的传承和龙舟文化的传承“两个传承”为线索,以世界冠军许亚萍的运动经历为引,强调夺冠背后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又以浙江大学学生水上运动俱乐部的队员们为例,讲述世界冠军和大学生之间对于体育精神的传承。
她告诉孩子们,除了皮划艇世界冠军的身份外,许亚萍大姐姐还是一名大学老师,教授水上运动与水上救援;还是一名公益服务者,经常走进校园,向孩子们推广水上运动。她的学生们不仅仅是水上运动爱好者,也成为了水上运动的推广者、传播者。除了“强体健魄,树我邦国”,“自我超越”是比“赢”更重要的体育精神内涵,这些是我们在龙舟文化传承中需要去了解和发扬的。
分享会后是知识竞答环节,浙江大学学生水上运动俱乐部的邹芳雯为孩子们科普了龙舟的基本知识,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竞答。在了解了龙舟上的角色分配后,参与竞答的同学们上台参与“龙舟陆上划”的默契考验。在大姐姐邹芳雯的指导下,孩子们迅速了解了龙舟的基本动作。甚至在用红领巾蒙眼的情况下,一起挥桨进行默契考验,体验龙舟运动中对于团队协作要求。
“许亚萍老师团队为同学们准备了真实的船桨,让大家亲身体会划龙舟的感觉。在手把手的指导下,体验划桨的同学逐步掌握划桨方法,在体验中也深深感受到划龙舟所需要的毅力以及队员间的团结一心。”
文溪小学校长李纲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这是一次效果非常好的龙舟文化分享会,孩子们听说许亚萍大姐姐将帮助学校组建少儿龙舟队就更开心了。
2021年在蒋村街道、蒋村龙舟协会、蒋村社区文化站等多方力量大力协助下,文溪小学建成了少儿龙舟文化研究院。主要通过文字、绘画、实物、模型、多媒体影视以及实践体验、成果交流等形式展现蒋村的地域文化和学校课程建设成果。是一个集宣传、收藏、保护、研究、交流、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场所,也是文溪小学与地域龙舟文化有机统一的浸入式育人场。
坐落于西湖区蒋村街道凌波路8号少儿龙舟文化研究院建筑面积达900多平方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蒋村龙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教学实践场馆。
研究院分为“龙舟胜会图文区”“蒋村龙舟实物区”“蒋村乡土文物区”“龙舟工艺操作区”“龙舟艺术作品区”,“龙舟课程开发区”“龙舟竞渡墙绘区”七个展示厅,“少儿龙舟课程工作坊”等三个体验工作坊。
以往少儿龙舟文化研究院,着重点在文化上,这次世界冠军许亚萍和浙大龙舟队要一起帮忙组建少儿龙舟队,在运动中孩子们会更能直接体会龙舟文化精神传承,还能锻炼身体。“其实这些孩子的爷爷辈、父辈,很多人端午节都会参与划龙舟,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承。”李纲说,其实研究院组建之初蒋村街道、蒋村龙舟协会、蒋村社区文化站也有类似的想法。
“每年端午蒋村都会有划龙舟比赛(去年和今年因为疫情停办),当时我们也有设想,龙舟赛前一天让学生们进行一些体验活动。”蒋村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富瑛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龙舟作为一种非遗文化进校园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前段时间蒋村龙舟协会龙舟非遗传承人还到学校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以后孩子们能自己体验划龙舟就更好了。
“每个班级墙上、黑板上,甚至消防栓上都有龙舟文化的小卡片,将龙舟文化融入到了课堂中。”许亚萍对文溪小学龙舟文化氛围印象深刻,她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浙江大学是教育部认证的中华传统文化龙舟传承基地,文溪小学有少儿龙舟文化研究院,她和孩子们的缘分正是来源于龙舟。活动中得知孩子们实践方面还缺乏条件后,她和浙大龙舟队准备帮助孩子们组建少儿龙舟队。
“许老师,您是怎么下决心当一名救生员的呢?”
“许老师,您是如何克服您的恐惧的?”
不少小朋友提前在纸上准备好了问题,期待世界冠军许亚萍大姐姐来回答。许亚耐心而又细致地一一回答,在回答中传递体育精神内涵。还给孩子们送上了自己精心绘制的漫画书,送上节日的祝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