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唐代三李,他们分别是李白,李贺和李商隐。李白被誉为诗仙,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无需赘言;李商隐延续了唐诗最后的辉煌,所写出的那些精彩唐诗是诗歌史上不朽的经典,至于其中的李贺却是唐代诗人当中的另类。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1)

因为这个诗人只活了20多岁,一生当中确实比较悲催。而且因为他父亲名字的缘故,没有办法参加科举考试,这对他来说是最为沉重的打击。所以他把所有的才华,所有建功立业的渴望,都放在了诗词当中。虽然只活了20多岁,但是却留下了几百首唐诗,效率是相当之高。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2)

而且李贺在写唐诗的时候所用的字眼非常晦涩难懂,多用那些比较奇怪的颜色词语,让整首古诗像五彩斑斓的画作一般,带给人无尽的视觉冲击。这倒也成为了他的一种写作特色。由于这种写作风格,再加上他寿命的相对短寿,所以也被誉为“诗鬼”。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3)

今天我们所带来的这首唐诗,就是他一首比较著名的边塞古诗。全文比较拗口,晦涩难懂,但是最后14个字相对容易理解,也表达出了诗人这唐诗写作的主题。且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4)

这首唐诗的题目就是著名的《雁门太守行》,是李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唐诗读起来非常拗口,尤其是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难以理解、难以读懂诗人究竟在说什么。不过在这古诗的一开始,就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面。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5)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从远处滚滚而来,就像是黑云压城一般,几乎就要把城墙给吹倒。但是守城的将士们毫不气馁,毫不畏惧,整齐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烁,和敌军的黑云压城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样的颜色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城内军队战胜敌军的信心。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古诗其实写的是战争的场面,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的天边,本来是万霞密布,但是因为两军交战而血流成河,鲜血浸透了大地,变成了紫色。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6)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接下来依然写战争场面的继续。这里的战场进行得如火如荼,非常惨烈。正在这时援军赶到,红旗半卷带来了胜利的好消息。而且随着黑夜的到来,随着天气的寒冷,连进军的鼓声都显得更加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将士们为了报答祖国,为了报答朝廷,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提宝剑誓死为国战斗到最后一刻。

唐代边塞诗有什么(一首边塞古诗晦涩难懂)(7)

最后这两句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边塞诗的豪迈是一致的,也是最容易能够理解的。正如前文所说,李贺在仕途上毫无指望,只能把这种想象、这种渴望融入到诗篇的创作当中,写出内心的豪情无比。

也或许是因为诗人写出太多精彩的唐诗,以至于耗尽的最后的心血,影响了它的寿命。今天我们读他的每一首古诗,都在感慨这里面活跃的其实是李贺年轻的生命气息。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