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乾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1)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2)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3)

作为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和艺术的代表,故宫古建筑不仅有着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而且点缀着形态各异、造型丰富的瑞兽造型。

太和门前踞铜狮

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的场所。所谓“御门听政”,即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太和门前有一对明代铜狮造型,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的,也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一对铜狮,每只铜狮的高度都达到2.4米。其中,公狮在东侧,右足踏绣球,气势雄伟;母狮在西侧,左足抚幼狮,英姿勃勃。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4)

太和门前母狮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5)

太和门前公狮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其体型矫健,头大脸阔,姿态甚是威猛。狮子被古人认为是“百兽之王”,高贵、威严,具有王者之风,古代的权贵阶层正是很好地运用了狮子在人们心中的王者地位这一特征,希望用狮子威猛的气势降魔驱邪,护法镇宅。不仅仅太和门,故宫里很多宫门前的神兽造型均为铜狮,其主要目的就是镇殿驱邪,可谓是镇宅“神兽”。

大内“咪”探——故宫猫

猫在中国驯养的历史比不上其他家畜的悠久,但至少也在2500年以上。紫禁城是明清帝后居住之所。御猫被养在深宫大院中,卧于君王侧,享受着贵族般的待遇,显得异常神秘,与宫墙外的普通百姓远远地隔着一段距离。而这些皇帝后妃养宠物,除了排解现实压力、获得心灵慰藉之用途,主要还有昭示祥瑞、赞颂太平的意思。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6)

“巡逻”“放哨”的故宫猫

明清时期,故宫猫是帝后的宠儿和玩伴。明朝的皇帝多以猫为宠物。

如今,故宫博物院有将近200只猫。故宫博物院开放期间,故宫猫懒洋洋的,可是在闭馆后,它们就精神了,开始“巡逻”“放哨”。随着一层一层关闭的宫门,它们出没于红墙黄瓦间,行动敏捷,身法灵活。这群行踪莫辨、“执勤”时间诡异的“员工”队伍在夜幕中开启捕鼠模式,不负“猫保安”之名。每天,故宫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上岗执勤,解决了故宫的防鼠问题,保护了古建筑的安全。紫禁城7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没有发现过一只老鼠,也没有出现古建筑木构件被老鼠咬坏的问题。于是,大家戏称故宫猫为“大内咪探”。

故宫御犬

明清时期,狗是帝王狩猎的助手,生活的陪伴。皇帝爱狗,或许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小东西能给他带来快乐,更重要的,也许是真的把它当作了这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朝堂之中唯一可信任的“伙伴”。后妃们爱狗,也许是因为深宫寂寞,唯有这个小东西能给她们的生活一点慰藉。

神秘的动物瑞兽(藏文科普大内)(7)

故宫警犬近照

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故宫“御犬”的作用发生了巨变,成为紫禁城古建筑安全的护卫,俗称“大内密探零零狗”。依照故宫的文物安防规定,白天,所有展厅内的文物安全由开放管理处负责,每天下午游客散去后,这些警犬开始出动,在故宫保卫人员的带领下,对院内的各个角落进行搜索,及时发现并揪出藏匿的可疑分子。因此,故宫古建筑的安全,离不开御犬的忠诚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