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虽然更多的时候以宋词为我们所熟知,但是他的诗歌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实际上很多经典的宋诗名句都出自他的笔下。

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又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甚至还有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

感悟苏轼豁达人生(苏轼最不该被忽视哲理名句)(1)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一诗歌,可以说是苏轼最富有人生哲理的宋诗之作。尤其是前四句读来非常精彩,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人生在世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就是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写于公元1061年,当时的苏轼不过24岁。当年苏轼和苏辙一同赴京,应试的时候路过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感悟苏轼豁达人生(苏轼最不该被忽视哲理名句)(2)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因为之前来过这里,如今寻找之前的踪迹有都很少,所以感慨。诗歌的一开始就发问,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还有所经历过的事情像什么呢?那么是怎么回答的呢?其实就像是天上飞翔的大雁,踩在积雪的地上。

大雁踩在有积雪的地上能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后面的两句古诗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本来留在雪地上的痕迹就不深。而且在雪地上偶然留下一次脚爪的痕迹又能怎么样呢?大雁还要继续飞行,但是究竟要飞向何方?要去往哪里?又有谁能够做得了主呢?

感悟苏轼豁达人生(苏轼最不该被忽视哲理名句)(3)

​就像此时的苏轼和苏辙,原本都是在四川老家读书,后来都是进士及第。苏轼去陕西做官,苏辙留在京城做官,不就是如同天上的大雁一样到处飞来飞去的?就算是此前进京赶考之时,曾经居住在渑池的寺庙当中,如今看来又能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呢?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这两句是针对此前两人曾经对这里居住一些记忆的唤醒。当年接待他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掉了,骨灰也都已经安葬那一新的塔里面去了。当年在上面题诗的那墙也都已经坏掉了,也都找不到当时的墨迹了。

这两句其实也是在为了解释前面四句所表述的道理,沧海桑田的变化。人变了,和尚死了。寺院的墙壁也倒塌了,就像是雪泥上留下的大雁的脚印,本来就比较浅显,然后雪又化了,又从哪里去寻找出这些记忆呢?

感悟苏轼豁达人生(苏轼最不该被忽视哲理名句)(4)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最后两句是两人回忆之前进京赶考经过此地时的道路坎坷。苏轼骑的马在路上死掉了,借助一个小毛驴才勉强走到渑池,路途遥远,人困马乏。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但这些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当中了,现实当中并找不到有关的痕迹了。

苏轼这首古诗最值得我们推崇,最不应该忘记,因为其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思考人生在世所应该追求的事情。人这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就如同大雁飞过留下的脚印一般。每个人都在忙着追求前路,对于过去的那些印记,不过是我感慨一下罢了,现实当中的痕迹又能保留多少呢?

人生就是旅途,千百年来真正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