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宪烨

布枝是解决桩景中枝的立体空间分布问题,枝的争让是解决桩景中构图、取势的关健。

桩景中枝线表现的整体形态,节奏、韵律同书法中整篇字中的章法布局是完全相同的,字的侵行、争让是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字的大小、笔画的长短)相互的空间侵让;枝线的争让是指枝与枝之间、枝的主脉、侧脉所占的空间位置的相互侵让。

侵为争,缩为让。此“担夫争道”之谓也。

枝的互补、争让关系。左侧枝与右侧枝;左前枝与右后枝;右前枝与左后枝;前枝与后枝都属互补关系枝。如果左侧枝长展(争),右侧枝必须短缩(让),其它各互补枝亦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造势的最佳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前枝、后枝是补充前后空间的枝,要考虑其的顶心与不顶心及枝线的重叠效果,并按照前方位枝一般要短,后方位枝一般要长才合乎透视和人的视觉审美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1)

▲图1-6-1 这是上海钱茂生先生的书法作品。

作者利用字与字之间的侵行争让使整幅字的章法布局出现变化。1、万字远离中轴右让,一字向万字靠拢左侵;2、声字笔画左侵,水字远离中轴右让;3、风字笔画右侵,声字的长竖左让。正由于字和字的笔画间的争与让,通篇字的行气之间就出现了松紧变化、疏密变化,再加上结字的大小变化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2)

▲图1-6-2 这是黄山松的树照。

布枝整体来看左争右让,成一边倒的状态。故势奇险,态殊异。干左第一托为左前枝,第二托为左侧枝,第三托为左后枝,三托枝在上下的空间位置上互相紧靠,但由于出枝的方位不同,各自所占的空间也不相同,互不遮荫均生长良好。枝的左多右少,左密右疏,矛盾的强化就出现了势。这正是盆景造型中造势的具体体现。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3)

▲图1-6-3 这是从“盆景艺术在线”网下载的自然界松的照片。

该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三干偏向右边;主干枝与干呈90度,成右枝相;副干枝与干也呈90度,成后枝相,两干枝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在右后枝的空间位置上枝与枝之间互相交叠、缠绕,没有争让之分,故闭塞一团,枝线不清。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4)

▲图1-6-4这是一红果作品中的顶枝局部照。

A与B处于同一平面上而且互相对称成“担杆枝”状,无主次、无争让;C与D也几乎同在一平面上,枝向左右对展,同样无主次、争让之分。树结尖顶,ABCD四枝同集结一起则给人过于厚重繁密的感觉。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5)

▲图1-6-5这是删繁就简后的树相。

从枝的位置、枝的互补关系、枝的长短、空间结构进行了主次、争让处理。各枝所占的空间出现了疏密对比、争让对比。整体枝形变得清爽秀气、潇洒俊逸。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6)

▲图1-6-6这是叶铭煊先生的大悬崖形山桔作品《龙飞凤舞》。

ABC三枝托集中在主干的头、中段左向生发占据左面空间成左争势;相对的干右没留一枝托所占空间为零成右让态。D右前枝呈右争势,相对应的E无枝呈左让态。左争右让或右争左让使空间出现对比变化,势与态也就在其中。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7)

▲图1-6-7这是杨凱胜先生制作的孤峰秃顶状大悬崖形作品。

作品所有枝都集中在干身的左边,右边一枝也没有,造型左重右轻,给人视觉不均衡之感,但势态奇异、树相险峻。作者在配盆和几架上下功夫,厚重的冬瓜釉圆盆 、鼓腹形的几架与干身连结一起,很好地填补了干右无枝的缺点同时也使观赏者在视觉和心理上得到均衡。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8)

▲图1-6-8这是陆志伟大师的九里香作品《云》。

这是一中正形的直干桩,但作者在造型上有出新的地方:整体布枝右多左少呈右重左轻右争左让势;同样,干的上部枝多下部无枝呈上重下轻态;故势在稳中出险,在平中出奇。配用墨绿色切角四方中深盆,在色感、量感上能使作品整体协调统一、视觉均衡。

枫树直杆老桩拿弯技术教程(名师讲堂试谈桩景中枝的争让)(9)

▲图1-6-9这是陆志伟大师风吹式造型的福建茶作品《斗罢罡风》。

该桩一般:桩身大弯、左第一托要枝呈内角枝状,右第二枝有脊枝之嫌。但作者将桩作风吹式造型,很好地化解了上面所讲的缺点。顶枝左展与左重点枝势态相同突出风的效果,紧扣主题。在整体枝的量感上左重右轻呈左争右让的奇险势,故动感更强态势更猛。更有利主题的表现。

鸣谢:感谢曾宪烨老师授权发布!

岭南盆景公众号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ID: lnpjsj

想要阅读更多原创文章,敬请关注《岭南盆景》微信公众平台: lnpjsj ,分享最有价值的盆景文化。小编微信: lnpj179 欢迎投稿、留言参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