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追美剧《纸牌屋》,第二季里有段剧情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儿给身旁低落的老男人读《双城记》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星月菩提有好的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星月菩提有好的么(星月菩提竟然不靠谱)

星月菩提有好的么

这几天在追美剧《纸牌屋》,第二季里有段剧情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儿给身旁低落的老男人读《双城记》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双城记》的这段开头可以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它具有古典的持久性,也具有当下的代入感-----当当我想到文玩市场,想到近几年大热的星月菩提,想到干磨/水磨、顺白/漂白、正月/非正月、水煮/原生态、电视上的文玩节目/正在打字和阅读的你我他......不禁再读一遍那段话,心有戚戚焉的同时嘟囔一句“这是简单的植物种子,这是复杂的星月菩提”。

编成黄藤果实样子的藤器。图片源自网络

在纷纷扰扰时,我们希望以简驭繁掌握最核心的价值,然而这篇文章试图以有用之学探索、印证玩乐之道,未免无用、无趣,只希望夹杂的一些主观意见不至于成为新的纷扰。

那么下面就开始不完全靠谱扯淡了:

在密度流看来,密度是根本,是岁月的载体、蹉跎的印记,是所有美好期待的保证。

在以往的一些帖子里,我们一直强调星月菩提“密度”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对本质的偏好,并不意味着除了密度,其他因素就不重要了。

星月菩提的密度之前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经常套用的是物理学或宝石学的密度概念。

初中物理学告诉我们,物理概念的密度关联的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而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水和冰的密度就有区别了,水和水银的密度差别更大,它们是两样东西。

有些朋友说一串珠子的重量大小可以来衡量珠子的密度高低,实际上同一种类的物件,其物理意义的密度相差无几,这个方法的意义在于,可以用来辨别密度相差比较大的不同种类的物件。

宝石学里常用的简易沉水法(阿基米德原理)测密度,适用于辨别不同类的匀质体,也可以用来测量一样东西的主要成分的纯粹程度。阿基米德根据这个方法,能测出来黄金里掺了铜,但他测不了两块黄金哪块是千足金,哪块是万足金。

我们盘玩的闲谈的星月菩提,它至少是由白色的物质(以顺白星月菩提为例)和俗称星星的两种物质混合组成的,它并不是匀质体,并且这两种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比重还会发生变化,尺寸或多或少缩小、星星凹陷是很普遍的现象。因而星月菩提不像性状稳定、成分比重基本固定的玉石(非镶嵌),它不能用沉水法比较准确地测出密度。

综上,直接套用物理学的密度概念,以及用沉水法测非匀质体、非稳定性状的星月菩提存在一定的误区。

实际上也难怪,包括星月菩提在内的文玩物品的密度,很难科学地下定义,目前也没人去量化检测和统计星月菩提的密度及密度范围是多少。

文玩物品的密度更多指的是一种主观感觉,或者说是有主观色彩的”文玩的密度",文玩讲的是乐趣、喜好,不是严谨、透彻,

我们说星月菩提的密度高,主要体现为白色部分质地致密、坚硬而有韧性,三者缺一不可,反之密度低的则质地疏松、绵软而脆弱,类似医学的骨密度的概念,之前玩家们包括我自己,喜欢用“瓷实”这个词汇来描述高密度的星月菩提,已经很贴切了,美中不足在于,烧制好的传统瓷器的确致密度和硬度比泥坯要高,但其脆性也随之增加了,总有些缺憾。

用一样东西类比另一样,有助于理解,无助于求真。

致密、坚硬而有韧性的星月菩提,表现出强烈的胶质感(也有称瓷实感的)

白色部分说了,那星星呢?不是忘记了,而是有些时候它就这么没了...

使用具有破坏作用的漂白剂,"白色部分"质地变得疏松。

但即便饱受摧残,看上去像膨化食品了,它们仍然是捏不碎的!

(一般而言是将非白色的星月菩提漂成白色,而本身是白的星月菩提没必要做漂白处理,关于星月菩提的几种天然颜色后面会讲到)

使用具有破坏作用的漂白剂,星星全部没了!

如上图所示,经过漂白的星月菩提留存下来了白色部分,而星星所在的位置全部变成了一个个空洞,究其原因是因为星星本身性状相对不稳定,易溶解于水、漂白剂等液体。

水磨工艺的星月菩提,在不做其他处理的前提下,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星星全部凹陷。现在批量生产星月菩提的工序里,有一道去皮看色的工序,属于不完全水磨,在车床成型去掉足够的肉后对成品品相来说并无影响。

水会溶解星月菩提的星星,深度水磨会形成遍布珠子表面的坑洞,但水磨的星月菩提还是有星星的物质成分存在,不会完全消失。

图片源自网络

漂白的星月菩提星星会全部脱落成为空洞,有些漂白珠子一点星星的痕迹都不会留下。为了保住”星月“的名头,往往在后期配套”填星“的工序,同时也会对因漂白而变得疏松的乳白色部分进行加固处理。

这条星月菩提的星星是后期填上去的,乳白色部分有加固处

值得注意的是,星星也可以被汗液等液体溶解进而形成凹陷。

此外,新果子制作而成的星月菩提,即便星星很饱满,自然搁置不把玩不佩戴的前提下,仍然会因为水分的挥发有一定程度的凹陷,水分的挥发也会造成珠子一定程度的缩水。

如果是刻意将原果泡大再加工成珠子,然后不对内部过高的水分进行处理,然后直接真空包装,然后就会有一个打肿脸的胖子出现在文玩市场上,然后。。。大珠子的价格大家懂的,好在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如果后期做抛光工艺,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星星凹陷,并且容易使得星星表面粘上抛光形成的粉末。

说了这么多,我们知道了此星星并非天上貌似恒久的星星,那它是啥呢?形成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星月菩提有什么影响呢?

星月菩提的星星是黄藤籽“在胚乳发育后期生长发生变异,种皮内表皮不规则,明显内突“造成的,这种现象植物学里叫做深嚼烂状胚乳(据《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

可见,星星的组成物质是黄藤籽的部分果皮和种皮,其质地绵软,‘立场”不坚定。新做的星月菩提星星呈红褐色,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即会变成黑色,如果接触大量液体,黑色的星星除了会溶解,颜色也会变回红褐色。

除了本身颜色会发生变化,星星还具有”染色“效果,其对星月菩提的影响也不仅仅是”炮灰“那么简单。

常穿梭于尼泊尔的小编,GG40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