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忍不住看朋友圈有没有“小红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蚂蚁科普知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蚂蚁科普知识(蚂蚁也会刷朋友圈)

蚂蚁科普知识

总是忍不住看朋友圈有没有“小红点”?

忍不住看微博热搜?

忍不住刷抖音快手?

“网瘾”同事正在一边焦虑一边焦虑地摸鱼。

依赖社交网络是当下很常见的现象,不过,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小小的蚂蚁也很依赖它们自己的社交网络。

只不过,它们不会评论好友的帖子或者给对方点赞,而是通过互相吐口水来进行信息交流的。

01 “he tui!”

其实,这里所说的“吐口水”指的是一种名为“交哺现象”的生物行为。

和其他动物不同,大多数昆虫的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然而,对于像蚂蚁这样的群居昆虫来说,它们的前肠往往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胃”(或者说群居胃、共享胃)。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蚂蚁一般主要消化中肠和后肠中的食物,而前肠中的食物会被用来与同伴共享。

交哺现象,是指动物将食物反刍到另一个个体嘴里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蚂蚁等高度社会化的动物群体中很常见。

有研究人员做过统计,在一个普通蚁群(蚂蚁个体数量数千只)内部,一分钟内发生的交哺现象可达20次以上。

在交哺过程中,营养物质和蛋白质从一只蚂蚁的社会胃传递到另一只蚂蚁的社会胃,通过族群成员间的不断交换,蚂蚁成功创造了一个“社交网络系统”,将蚁穴里的每个成员与其他蚂蚁联系起来。

02 只是在交换食物吗?

研究人员发现,蚂蚁在进行交哺时,它们互相传递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激素、巢穴识别线索、小Rnas等各种信息。

因此,通过互吐口水,蚂蚁在交换营养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消化社会网络,其中能量和信息在整个群体中不断循环,以供需要这些资源的个体收集。

如果用人体器官作比较的话,这一过程就像是你的大脑分泌一种激素并将它释放进你的循环系统,这种激素正好是肝脏需要的,而它最终也会到达你的肝脏。

研究蚂蚁的科学家普遍认为:蚁群不是简单的大量蚂蚁的集合体,而是一个“超有机体”。简而言之,蚁群在本质上就像人的身体一样。

03 分工不同,吃的食物也不同

就像我们的身体组织和各个器官为实现共同目标(繁衍生息)而协同工作一样,蚁群内部负责不同工作的蚂蚁群体可以被认为是超有机体的组织和器官:觅食者收集食物、育婴者照顾幼蚁、劳动者挖掘隧道扩建蚁穴、护卫者保护家园抵御外敌等等。

科学家们详细研究分析了蚁群中不同蚂蚁的社会胃的内容物,结果发现:分工不同的蚂蚁,其社会胃里的物质也会有不同。

首先,一部分工蚁会专职负责进食,它们将食物分解成特定的营养储存蛋白,然后通过交哺行为将这些蛋白质传递出去。研究小组发现,负责觅食的工蚁体内的营养储存蛋白浓度明显高于一些其他蚂蚁。另外,越是成熟的蚁群,其社交网络中循环的营养储存蛋白就越多。

既然有专职进食的蚂蚁,那就一定有不进食的蚂蚁喽?蚁后就是。

进入繁殖状态的蚁后,因为腹部过于庞大,无法移动,所以只能靠吸收工蚁喂食的营养蛋白维生。(另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也有类似的习性,你想到了吗?没错,蜜蜂的蜂王也是靠工蜂喂食蜂王浆维生的。)

除了蚁后之外,白蚁的兵蚁因为异常发达的上颚不适于咀嚼木材,往往不能自己进食,所以也需要工蚁进行喂食。正所谓“我保家来你喂饭,你消化来我吸收。”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照顾幼蚁的所谓保姆蚁的社会胃中,往往含有比其他蚁群成员更多的抗衰老蛋白质,这可能是为了确保它们能够存活下来以照顾后代。而且,保姆蚁能够更迅速地产生营养储存蛋白。

04 只有互吐口水这一形式吗?

交哺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口道交哺,也就是好奇喵一直在说的“互吐口水”;另外一种叫肛道交哺。肛道交哺一般发生在蚂蚁的幼蚁阶段。因为这个时候的蚂蚁体型幼小,表皮尚未硬化,无法自行进食,也不方便工蚁喂食营养蛋白。

这种情况下,工蚁只能把营养物质由肛门分泌出来,幼蚁通过吸食工蚁的肛门分泌物获取营养。

想不到小时候父母常说的“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喂大”,在蚂蚁社会里居然是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