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号,由奥迪牵手刘德华打造的“小满篇”短视频广告上线多家网络平台,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形成刷屏之势很快,短视频博主“北大满哥”发布视频称“被抄袭了过亿播放的文案是什么体验”,直指奥迪广告文案系抄袭他的旧作5月22日,奥迪官方微博就小满广告抄袭一事发布致歉声明同时称,该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提报并执行,奥迪各官方渠道将全面下架该视频(5月22日羊城晚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奥迪广告诉求点 奥迪广告为何频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奥迪广告诉求点 奥迪广告为何频频

奥迪广告诉求点 奥迪广告为何频频

5月21号,由奥迪牵手刘德华打造的“小满篇”短视频广告上线多家网络平台,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形成刷屏之势。很快,短视频博主“北大满哥”发布视频称“被抄袭了过亿播放的文案是什么体验”,直指奥迪广告文案系抄袭他的旧作。5月22日,奥迪官方微博就小满广告抄袭一事发布致歉声明。同时称,该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提报并执行,奥迪各官方渠道将全面下架该视频。(5月22日羊城晚报)

说老实话,在小满这一天,奥迪这一广告可谓为网友们带来了一场有温度的人生哲学讲解。奥迪品牌广告片《人生小满》,通过清新脱俗的环境演绎,搭配刘德华的娓娓道来,将“小满”这个节气解释的清晰明白。随后,当刘德华坐进车内的一刹那,便升华出“不自满,知不足”的人生态度,给人有益的启示。

遗憾的是,这个《人生小满》又因为“北大满哥”的不满,引发网友们不满。广告近乎全文照搬“北大满哥”2018年原创的抖音文案,网友在对比过二者差别后,纷纷表示“查重率99%”。这一广告无疑涉嫌侵犯“北大满哥”的知识产权,还顺带坑了刘德华一把,尽管根据法律,刘德华不知情而不必承担责任。正像有律师所说,“北大满哥”视频中的文字部分为其独创,作为独立作品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构成侵权。

这几年,奥迪广告可谓频频翻车。二手车广告,被指把女性当牲口;奥迪Q8的广告文案下面,视频内容播放的却是英菲尼迪汽车广告;“在各个方面让你的心跳加速”的奥迪汽车广告,配图是一名小女孩正靠在奥迪RS 4 Avant轿车前吃香蕉,被舆论批评其为“恋童癖”、“性暗示”。此次奥迪倒是避开了以前的坑,但又陷进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坑。而奥迪广告每一次翻车,奥迪官方都会第一时间诚恳致歉。但是这样的屡犯错误屡致歉多了,人们反而会认为,这不是风骚而是骚扰,不是价值而是价值观。不去改良有问题的土壤,长出来的作物就容易出现病态。

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是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大品牌更应爱惜自己的羽毛。一个企业要培育产品的品牌信誉需要久久为功,做出巨大的付出,但毁掉信誉可能就在一夜之间。近年来,不管是国际大品牌还是国内知名品牌,因为广告翻车的不止奥迪一个。偶尔一次,可能真的是“监管不力、审核不严”的问题,但如果一个品牌广告屡屡翻车,则更容易让人理解为故意玩套路。

梳理媒体报道的这类事件,可以发现这样的套路:事件曝光——引发舆情——危机公关——转危为安。在热点覆盖热点,网友注意力转移较快的网络时代,这样的套路不但让涉事企业没感到有什么损失,却因为以小博大的病毒式传播效果达到了,企业还感到赚了一把。即使受到些许处罚,只要收入远远大于付出,这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如果作恶成本太低,也就不怪有的品牌屡屡翻车,有的品牌“前赴后继”。

总之,品牌广告也罢,品牌质量也罢,真正爱惜自己的羽毛,根本上还得建设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这是企业发展的法制人文生态环境。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尊重文化背景和消费者情感、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永远是企业文化的必修课。良好的企业文化,最终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正是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才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信任甚至依赖。

(来源: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