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只是一个在12岁的年纪下决心当导演的,特别小心翼翼同时也带着傻劲的电影狂,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亲手触摸到这奖杯。”——奉俊昊

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寄生虫》爆冷一举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国际电影和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加上之前全票通过获得的金棕榈,这部《寄生虫》可谓是亚洲之光,是韩国电影史上浓重的一笔。而奉俊昊也成了继李安之后第二个获得“最佳导演”殊荣的亚裔导演了!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1)

从影迷到导演,“电影社会家”奉俊昊的养成记

1969年,奉俊昊出生在韩国传统教育文化城市大邱。爷爷朴太文是韩国著名的小说家,父亲是一名设计师。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让他从小得到熏陶,对艺术有一定认知,这也为他只有电影创作奠定了文化底蕴。

在上世纪80年代末,韩国民主运动最高潮的时候,奉俊昊进入延世大学主修社会学。毕业后的他又进入了韩国电影艺术学院,学习了专业的电影创作。通过社会学的基础和高质量的电影专业学习,兼具社会性和艺术性的奉俊昊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2)

对电影的热爱之火,在奉俊昊小的时候就燃起了。

在那个还没有DVD的七八十年代,当影迷相当辛苦。他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打开手机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受到经济和时间的限制,去电影院也不切实际,于是追电视上的电影成了奉俊昊的最佳选择。

“很多时候,电视就是我的电影院。我会查电视节目表,看看每周会播什么电影。我每周大概能看十部电影,当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想要成为电影导演了”,奉俊昊曾在采访中说道。

作为影迷,怎么能没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呢?金绮泳就是奉俊昊的偶像。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活跃于韩国影坛的金绮泳在出道之初偏向于现实题材,60年代开始以女性为题材拍摄现代伦理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1960年上映的影片《下女》。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3)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金绮泳,无论是他的作品内容还是创作形式都深深吸引着、影响着奉俊昊。在奉俊昊的电影里所表现出的强叙事、重构图、类型混合的风格,都是源自于金绮泳的作品。

比如在《寄生虫》中,很多观众对片中的楼梯戏格外地留心。而这个楼梯镜头的表达运用综合汲取于三部电影,金绮泳的《下女》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部是朱尔斯·达辛的《男人的斗争》和约瑟夫·罗西的《仆人》。奉俊昊正是通过楼梯这样的影像来表达阶级冲突,通过楼梯的上上下下积累出了人物平常生活里的情绪。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 德莱赛

靠着电视的积累,凭着心中偶像的引领,执着对电影的热爱,怀揣成为电影导演的梦想,让不断汲取电影养分的奉俊昊很多年后终于梦想成真,站到了奥斯卡的颁奖舞台上,成为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4)

20年7部作品,奉俊昊电影的进阶之路

20多年的时间里,奉俊昊总共执导了7部影片,参与了全部剧本的创作。不同于那些喜欢现场即兴创作的导演,奉俊昊创作剧本很慎重,一个提问、一句台词都要认认真真完成才能放心。如此专注的做事风格,确实很难做到一年一部作品。

或许20多年7部作品的速度正适合他,但是这样的速度并不影响他进阶奥斯卡奖的进程。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5)

《杀人回忆》是根据1986年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那个案子几乎是全韩国人的精神创伤,而案件的凶手直到2019年才被抓住。

这部电影的片尾特别有张力,没有真相也没有答案,没有人知道这个罪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留下依旧大片的麦田。尤其最后宋康昊凝视的镜头,是对每一位观众的审视,仿佛在问:你难道没有罪吗?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6)

时至今日,看过各种怪兽的莞萱想起那只从汉江里诞生出来的怪物,只觉得它既没有《毒液》里怪兽的乖张可爱,也没有《寂静之地》里怪物的敏感神经质,倒是有一种朴实的凶恶。

奉俊昊在电影中借汉江怪物重点突出了众生相。或冷漠自私,或趁机牟利,或为钱举报朋友,把普通人身上那些隐藏的缺点放大并暴露无遗。但影片又不是全无希望,奉俊昊把希望放在宋康昊主演的一家人身上。这家人虽然不完美,但是缺点之外的父女情深和坚韧善良却十分珍贵。

如果说《杀人回忆》中的奉俊昊存在彷徨困惑,那《汉江怪物》或许可以视作奉俊昊对韩国国民性的探索。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7)

奉俊昊根据法国原著漫画,合作美队克里斯·埃文斯和蒂尔达·斯文顿,打造了一部韩国导演眼中的末日故事。影片中既可以看到全球化,也有韩国社会阶级森严的样子。

奉俊昊把这部电影为“政治电影”,而他自己对这部电影总体也不是很满意。因为改编的作品,自由创作度比不上纯原创的作品;在剪辑上,也不完全受自己的控制。

但没有《雪国列车》,也就没有奉俊昊“走出去”的“融合”所带来的自我更新,就没有《玉子》和《寄生虫》。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8)

《玉子》讲述的是江原道山村的少女美子,本来替美国人养转基因猪“玉子”,没想到最后用金猪跟美国人把“玉子”赎回来了。跟《雪国列车》很像的是,《玉子》也是奉俊昊全球化的探索,并且已经做到了原创剧本。

电影冲进了戛纳的主竞赛单元,虽然因为媒介之争,有些受挫,但《玉子》还是让人充满惊喜。在影片的结局,也暗示了奉俊昊电影道路的再次转变,那就是回归自然生长的本土,回到那个最初给他灵感的故土。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9)

在过去的20年里,奉俊昊一边植根本土的向内挖掘,一边锐意进取的向外探索,厚积薄发的《寄生虫》应运而生。影片讲述了一个居住在“半地下”无业的一家四口因为虚假学历意外与上层社会有了结交的故事。如果说《小偷家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日本电影,那么《寄生虫》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韩国故事。

没想到恰恰是这样纯正的韩国本土故事,让奉俊昊得到了承认。先是用金棕榈奖是给了韩国电影一百年一个礼物,现在又斩获四项奥斯卡大奖。《寄生虫》的成功告诉我们语言的隔阂,文化的隔阂,的确可能造成误读,但好故事是不会被埋没的。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1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奉俊昊能用一部《寄生虫》一举拿下奥斯卡四项重量级奖项,都是源于之前20年一部部作品厚积薄发而形成的效果。

奉俊昊:我拍电影的3个秘诀!

1. 有趣的老式的滑稽动作

在奉俊昊的一些电影场景中,观众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合时宜”的幽默,奉俊昊正是通过这种幽默来增加故事的悲剧或残酷色彩。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11)

这些难道不滑稽吗?当然很滑稽,但也很老式。奉俊昊在他的影片中就是用这些反常规的,突然的人物失误制造出别具一格的节奏变化。

2. 亲力亲为画出非常细致的故事版

何为故事版

官方的解释是:在动画的前制中,将剧本的文字描述转换成一格一格叙述故事进展的图画。有了故事版,动画师就可以对镜头里的场面调度有了基本概念,从而设计人物的表演,再根据完成的故事来设计最后的镜头。

在奉俊昊的电影里,他为了拍好电影,通常在开拍前,都会画出非常细致的故事版,包括分镜头的故事版,真正做到了对每个镜头的呈现都十分精细。他曾说:

“我会很焦虑,在片场没有故事板的感觉就像我没穿裤子站在中央车站。”

以下这些都是他为《雪国列车》画的很小一部分故事版。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12)

第一次看到奉俊昊为《雪国列车》画的故事板,主演蒂尔达·斯文顿震惊了,不禁赞叹他一丝不苟的态度。

3. 掌握电影的绝对控制权

奉俊昊的作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对电影绝对控制权的争取,即使面对好莱坞也不例外。

当年韩美合作拍摄的《雪国列车》在北美发行时,美过发行方韦恩斯坦公司认为片时过长,企图删减20分钟。但奉俊昊当即表示强烈地反对,甚至多次装作听不懂对方的英文而拒绝回应。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寄生虫获4项奥斯卡)(13)

“在好莱坞,制片方都会对导演横加干涉。”奉俊昊说到,“通常一个外国导演去好莱坞,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你没有最终剪辑权,或者你的制片公司掌握了大部分权力。但我在那里有充分的控制权。”

他对电影绝对控制权的掌握,实质上体现的是奉俊昊对自己创作理念的一种保护。

结语:

从一个影迷成为一名导演,20年7部作品,3个拍电影的秘诀,一部《寄生虫》斩获4项奥斯卡奖,这就是韩国导演奉俊昊代表韩国电影成功出圈的进阶之路。与其说他是韩国类型电影发展时期的先锋旗帜,不如评价他为亚洲下一代影像技巧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