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学习笔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学习笔记(论语学习笔记187后生可畏)

论语学习笔记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后生可畏!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意思是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畏,敬畏,不要解释为害怕。“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个反问句用得非常传神。你怎么知道年轻人会不如现在的人呢?加强语气,强调要相信年轻人比我们更为优秀。孔子马上话锋一转,又说,不是什么人都值得信任的,那些到了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年轻时读这一章的时候,总是会产生出紧张感、紧迫感。有一个沧桑的声音在背后朗读“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会联想到“逝者如斯夫”,好像看到了滚滚黄河水裹挟着时间一路狂奔而去。像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身后追赶着,到现在也不敢有些许的懈怠。人生就这样走过了五十多年。

孔子的辩证思维

在那个封建时代,孔子礼教的基础是“孝悌”,孝悌说要求后辈对长辈尽孝道,年轻人对年长的同辈要尊重。孝悌不仅广泛适用于所有的人,还可以用来治理国家——以孝治国。极力提倡推广“孝悌”的孔老夫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后生可畏”的观念。再一次说明孔子具备完备的辩证法思想。《论语》通篇都闪耀着辩证的光芒。这一点在儒家几千年的被推崇和被批判的过程中往往被研究者故意忽略。无论是推崇者还是批判者,都善于抓取对自己的结论有利的一面加以发挥。这就给读不懂或者不读《论语》的人留下了很深刻的极端看法,甚至让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孔子顽固守旧,反对新兴事物。我们前面还讲过,即使是孔子最在乎的周礼,他也不是一味坚持复古,而是承认需要“损益”,需要改革。(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推行礼也是辩证的,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也要以继承为前提。(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孔子说“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意思是你怎么知道后来的年轻人会赶不上今天的人呢?这个反问句表现了孔子对年轻人寄托的无限期望,肯定社会是一代代进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们很多稍微有点年纪,有点社会阅历的人总会错误地评价年轻群体,还经常会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假如真如你所说,那社会又是如何进步的呢?那为什么社会上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叹息声呢?原因很简单,是代际认知差,两辈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长辈不能接受年轻人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年轻人由于跟长辈的辩论从小就没有赢过,在长辈强词夺理,“以老服人”的强势辩风中总处于下风。他们就懒得去跟长辈辩论、解释。时间长了,误会就越来越深,长辈就越来越不理解年轻人。问题的根本不是出在年轻群体身上,而是长辈倚老卖老,没有“后生可畏”的敬畏之心。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就是伟人之风格。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莫不是对年轻人寄予厚望并委以重任的。

作为长辈,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年轻人的成长呢?首先,应该有孔子“后生可畏”的敬畏之心。相信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有知识、更有智慧、更有能力。其次,应该有毛泽东“希望在你们身上”的寄托。看到他们冉冉升起,是看到了希望,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而不是狭隘地担心自己的失位。这是自然演进的必然规律。第三,要创造平等的对话机会。这对长辈尤其重要,不是年轻人需要你这样,他们可以不跟你交流,他们可以等待,反正你是要让出舞台的。而是你需要这样的对话,只有这样的对话才能让你了解真相,可以放心地把任务交给他们。第四,要尽心尽力地帮助和扶持年轻人。把你的知识和智慧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他们,为他们遮风挡雨,替他们承担责任。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你也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幸福的晚年。

什么人不值得敬畏?

孔子又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这又体现出了孔子的辩证思维。虽然“后生可畏”,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值得敬畏,也不是什么人都值得寄托希望。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这句话一方面是说给长辈听的。寄托希望不能盲目,要找准对象,搞错了对象你得到的只能是失望。另一方面孔子是说给后生听的,你要能背负起这样的期望,就要努力在四五十岁之前“有闻”,干出一些使自己成名立万的事情,得到别人的尊重。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成长目标。四十岁的目标是“不惑”,五十岁的目标是“知天命”。如果他到了四十岁还糊涂,五十岁还不知天命,这个人自然干不成什么事情,自然就是“无闻”,没有什么知名度,也就是说他没有干出一件使自己成名的事情。《阳货》篇中孔子还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说一个人四十岁不但没有“不惑”,身上还有恶习,还会去干坏事,这个人的一生也就报废了,也就没什么指望了。

时代不同了,道理却没变。就现在的人而言,人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二十五岁之前是学习阶段,二十二岁之前是校园学习阶段,大学毕业之后经过三年深入的社会学习,就该掌握所有该有的知识技能。二十五岁至五十岁是干事业的阶段。进入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学习新知识了,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上升为智慧的养成,用自己的智慧五年时间做到“三十而立”。三十岁还不能立身于世的人后面的发展就很困难了。社会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社会的快速发展所抛出而成为边缘化的人。所以,立身要早,成名要早。孔子年代还可以等到四十五十而成名,现在五十就该考虑下半辈子怎么生活了。五十至七十五岁是发挥余热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发现和培养年轻人,并大胆地把任务交给年轻人去干。自己退居二线,一边扶持帮助年轻人发展,一边筹划自己的后半生。当你的身体、精力不济的时候,可以顺其自然地进入养老状态。七十五岁之后进入人生暮年。看潮起潮落而心平,观风起云涌而思静。接受生老病死,尽情享受余生。

道客村曰:

青出于蓝胜于蓝,

后生可畏行非凡,

不识来者真面目,

须从自身寻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