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文 赵晨熹】

键盘劈劈啪啪的敲击声不绝于耳,小选手们不断调整代码,从容应对。

12月18日至19日,苏州市第五届青少年科技节暨“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人工智能普及组竞技活动在苏州、昆山、张家港三地拉开帷幕。

来自苏州大市的3100余名小学、初中参赛选手采用线上编程的方式一决高下。初赛共计同时使用了73个学校赛点,来自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的90名在读大学生加入了本届裁判组,最终300名选手入围决赛,决赛在苏州、昆山、张家港三地同时举行,决赛角逐出冠、亚、季军及前50强“最佳数字小公民”。

本次活动由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科协主办,“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指导中心(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承办,昆山周市镇永平小学、张家港市世茂小学协办。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1)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向峰、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志军、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吴英宁、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主任科员徐洁、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副校长王旦、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组委会苏州办事处负责人刘军侠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2)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朱向峰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3)

苏州主赛场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4)

昆山分赛场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5)

张家港分赛场

在苏州主赛场里,每个区域的选手被分成两排,一人操作一台笔记本电脑,相邻的选手被蓝色的隔板隔开,像是在参加一场电竞比赛,比赛开始后,赛场内只能听到键盘的敲击声,但看似平静的赛场其实已经“硝烟滚滚”。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6)

“3100余名选手集中在一个虚拟的竞技场内,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谁写的代码越好,谁的积分就越高。”本次比赛的裁判长赵俊说,代码的好坏主要通过比赛系统内的一款游戏来体现,每位选手都可以看作是游戏人物的“开发师”,代码控制人物进攻或者防守。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7)

看苏州记者发现,裁判口中的游戏,就像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攻城游戏,通过编写不同的代码,提升人物的战斗力。一旦发现打不过其他选手,便可以尝试调整代码,直至达到最强战斗力。

赵俊说,本次比赛全部采用计算机算法对选手胜负场进行模拟和评估,根据胜负场结果进行积分和排名,没有人工参与和干预,保证比赛公正公平。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8)

“比赛期间,我一共调整了21次代码。”参赛选手陆子淇表示,她为了使自己的“城池”达到最强战斗力,不断尝试和其他选手PK,优化代码。陆子淇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她是赛场内年纪最小的女选手。

“我觉得编程比赛中,细心和专注度非常重要。”陆子淇说,有一个攻击的代码她一直写不好,后来检查发现是一个不起眼的符号写错了。“错一个符号,整条代码就报废了。”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9)

在赛场外,小选手的家长们都翘首以盼,期待孩子赛出好成绩。家长陈艳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一,半个学期的时间里,他的儿子一共参加了线上线下5次编程大赛。

“最近两天为了训练,他都比平时晚睡两个小时。”陈艳说,儿子学习编程后,思维逻辑更加清晰,反应力也变快了。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10)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州的中小学校对人工智能教育不断进行探索,成效显著。2020年,苏州入选教育部十大“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全省唯一。2021年8月2日,苏州市教育局和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并正式启动“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

“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致力于全市范围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为纲领,以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感、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培养为内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苏州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打造苏州人工智能教育高地,为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2021年11月,苏州市教育局和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了全市“ 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项目申报,全市各学校进行了评审和答辩,共有 72 所学校成为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项目学校。

苏州高中生三独比赛(3100余名苏州少年虚拟对战)(11)

本次比赛冠亚季军获得者依次为:王一帆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宋铭灏(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马天越 (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两场人工智能专家讲座,“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组委会执行负责人王晓薇线上主讲《世界有你,未来图灵》,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教研组长袁中果线上主讲《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

在本次的活动过程中,选手之间通过编程互相交流、竞技,赛事本身也使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判分,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计算力自动完成,实现高效、公正、无人为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