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恩平簕菜(从吃簕菜到)(1)

创意园聘请了当地村民打理簕菜

当地簕菜种植超533万平方米,还发展簕菜文化创意园,成为乡村游热点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李渊深 谭耀广

“春节的预订现在已经满了,真的不好意思!”在江门恩平市经营着簕菜文化创意园的李劲新,春节期间一直忙着用微信回复朋友的询问。“想来玩的人太多,实在接待不了。”他略带歉意地答复。

春节期间,记者在恩平市走访时了解到,从“吃簕菜”到“玩簕菜”,当地用簕菜这种特产让农村恢复活力。小小的簕菜,“铺”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山间野菜原是清凉药材

作为一家两代人都与簕菜结缘的内行人,李劲新对簕菜可谓了如指掌。据他介绍,簕菜口感脆爽甘凉,有“解百毒”之称,具有清热排毒、消暑解渴、解烟酒、减肥、抗疲劳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中药材,最合适炎炎夏日食用。

但在此前,簕菜只是被当作普通野菜。“1999年之前,恩平的簕菜基本上都是野生的,生长在山坡、沟谷林边和灌木丛中,不值钱,只有恩平当地人或者老饕才去找簕菜吃,用来‘滚’鲫鱼汤滋味最好!”

“吃野菜”吃出过亿产值

大约在1998年,李劲新的父亲李雪壮开始试种簕菜。“当时父亲觉得这么多人喜欢吃簕菜,如果能够人工种植的话,应该很有市场前景。”经过多次试移种植和试验,2001年李雪壮终于成功大量种植出簕菜。

人工种植成功之后,李雪壮并不满足,“父亲一直在琢磨能不能把簕菜和茶结合起来做一款清凉饮品,这样簕菜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李劲新说,2002年底,父亲凭着学到的茶叶加工的本领开始尝试把簕菜制成茶叶,通过一遍一遍的试验,最终找到了适合人们口味的产品。

簕菜茶得到认同后,2004年李雪壮成立雪壮簕菜茶厂,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方式进行运作,带动了周边农户投入到簕菜产业当中。原本的山间野菜渐渐变成摇钱树,簕菜茶、簕菜花茶、簕菜烧饼、簕菜月饼、簕菜濑粉等新产品层出不穷。2015年,恩平簕菜更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一登龙门价千倍,目前恩平市种植簕菜8000多亩(超533万平方米),年产量6000多吨,产值已经超亿元。

四方游客前来“玩簕菜”

李雪壮从“吃簕菜”起步,不断大胆创新,而李劲新则通过新创意来“玩簕菜”。2008年大学毕业的他,当过工程师,跑过马拉松,做过背包客,从不同的经历中积累了很多新的想法。从父亲手中接过雪壮簕菜茶厂后,李劲新开始构思“簕菜文化创意园”项目,“这个项目用簕菜种植农业作基础,吸引城市人前来乡村游玩和野外拓展,还可以开展科普教育、房车营地、民宿体验等等,可以玩的东西很多。”

李劲新的想法得到了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恩平市农业农村局、恩城街道的支持。2019年,项目在恩城街道米仓村委会白沙水村正式开始实施。李劲新把创意园划分为种植、越野拓展、露宿、研学、民宿、娱乐六个功能区,不断细化功能区里的原生态装饰。为了把创意园推广出去,李劲新采购了一批拍摄工具,自己制作短视频、写博客文章,并和主流媒体合作,在各大热门APP平台进行发布推广。

仅1年多的时间,创意园就成了五邑地区乡村游热点,不少自驾游客和游学团来到这里体验恩平簕菜茶、恩平烧饼、恩平濑粉等非遗产品的制作,感受农家生活,李劲新高兴地说:“每逢周末,自驾游乘客都会把园区的路围得水泄不通。”

簕菜“流量”带旺空心村

创意园的人流也带旺了当地的白沙水村。李劲新说,原来的村民大部分都外流打工,剩下不多的老人和孩子让村里格外沉寂。而且村里的道路基础设施很差,“以前,白沙水村的路又窄又泥泞,村民只能把小汽车停在村口,走路回家!”

自从创意园成为旅游热点之后,白沙水村基本与创意园融成一体,成了一个乡村游空间。为了方便自驾车游客前来,村里特意修了一条400多米长、5米宽的水泥路,交通条件焕然一新。不少村民蹭着创意园的流量,建起了小商店、小餐馆,做起了小本买卖。而创意园也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我们现在有种植、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业务,接下来随着民宿的营业、簕菜产品深加工业务开展,届时,我们的用工需求也不会不断增加,发展至一两百个。”李劲新说。

“创意园生意越来越好,村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了!”白沙水村村民们高兴地说。

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