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

凤凰网财经二套

消解无聊的对症之药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2)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出品


小红书界的冬季装逼利器

羽绒服里的婆罗门“加拿大鹅”因为虚假宣传被重罚啦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

高端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关联公司

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因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新增行政处罚,处罚款45万元

责令公开更正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3)

公司宣称产品“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

但实际上其主要填充物为普通鸭绒

在“加拿大鹅”销售的190款加拿大鹅羽绒服中

鹅绒产品仅仅占16.8%

鸭绒产品则占83.2%

只有黑标中的几款才会用鹅绒

所以“加拿大鹅”以偏概全

称产品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与事实不符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4)

前半句的“均含有Hutterite羽绒”

也被监管人员祛魅

“Hutterite”不过是禽鸟产地

羽绒品质只跟禽鸟品种有关

跟产地、气候没半点关系

只要鸭子品种对了

养在全聚德后院也一样能产好绒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5)

但就这么一款以普通鸭绒为主要填充物

却动辄卖出上万价格的羽绒服品牌

在2020年拿下了淘宝上亿点击量和1.67亿销售额

再算上海外代购等其他渠道

“加拿大鹅”确实膨胀得过于迅速

至于为啥大家对“鹅”情有独钟

这点必须要承认

在搞“轻奢”这种概念营销上

他们确实可以的

2004年

讲述全球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著名末日电影《后天》里

加拿大鹅就以高频的出镜率冲击了大众对其的认知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6)

再后来的《国家宝藏》、《007》系列影视作品中

也都有它的身影

早期的“鹅”还是以“御寒实用”为主

毕竟标榜的是美国南极科考队专用御寒衣物

直到2017年

加拿大鹅同时登陆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上市之后资本入场

大规模的商业运作便迅速开始

各路大佬与明星倾情带货

商界政界时尚界频频刷脸

为“鹅”吸足了眼球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7)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8)

2018年

加拿大鹅进入中国市场

开设天猫旗舰店

马老板还亲自带货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9)

还穿了个女款……

当年十月在香港开设精品店

并逐渐深入内陆

先后开了16家门店

其中上海旗舰店开业时

甚至有顾客排队3小时生生买断店内存货的盛况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0)

消费者之所以对加拿大鹅如此迷恋

就是因为其精准地打在了“轻奢”的概念营销上

除了对商品本身的需求

动辄上万块的标价

还可以让消费者获得“社会心理上的满足”

也就是“凡勃伦效应”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1)

这都魔怔了已经

“加拿大鹅”就像名牌包包、香水

因为对他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

病毒般扩散开来

在去年疫情期间

本来销量遭遇断崖式下跌的加拿大鹅

却在中国市场重获新生

据加拿大鹅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加拿大鹅中国市场直营渠道销售涨幅达到188.7%

电子商务收入大涨123.2%

中国内地市场营收暴涨101.4%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2)

但对溢价严重的“加拿大鹅”热情非凡的中国市场

人家并没有给出一个多么真诚的态度

除了在宣传语中对含鹅绒或高品质羽绒的虚假概念营销

加拿大鹅还存在“霸王条款”问题——

在其官方天猫旗舰店在“退款说明”中

提到“涉及已损坏或已经使用过的商品

若因质量问题退款

如有必要需经权威质检部门或 Canada Goose 质量部门鉴定

Canada Goose保留最终判定权”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3)

一个本身该由第三方的质量监管、检测部门认定的程序

却被加拿大鹅以这样的条款完全架空

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至于产品本身呢?

加拿大羽绒协会的海外官网上

明确指出其拥有蓬松度1000的羽绒

而“加拿大鹅”采购的羽绒蓬松度最高仅为800

且大部分产品是仅仅在625的蓬松度左右的普通鸭绒服

蓬松度达到800的鹅绒服占比仅为9.5%

这个级别蓬松度的白鹅绒在波司登只要花两三千

迪卡侬甚至更便宜……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4)

这也是这次加拿大鹅“翻车”的最主要原因

用了广告法禁止的“最高级”用语

欺骗、误导了消费者

这些年

随着营商环境与世界的接轨

国民逐渐走出国门

越来越多的“假高端”品牌在被祛魅

前有“植脂替换牛奶”的梦龙

后有用代可可脂冒充巧克力的哈根达斯

这些在国外不过是普通超商品牌

不但在国内假扮“高端”

大搞溢价销售

还多次在国内市场降低生产标准

诓骗消费者

国内产不产加拿大鹅羽绒服(八成产品用鸭绒)(15)

冰淇淋品牌——翻车重灾区

他们吃定的就是国内对外资品牌的标准较低

违法成本不高

但市场营销终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不尊重消费者

这些“假高端”的洋品牌也终将会让消费者用脚投票

毕竟

中国北极科考队也有指定防寒装备的品牌

要技术有技术(中科院三局纳米抗菌面料)

要款型有款型

人家规模、销售额、销售量全部全球第一

那个“高端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

不会真的以为中国消费者没得选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