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1)

不停的追求真理和与真理相关的力量,是人作为一个智慧生命无法遏制的冲动。


“哲学家们仅仅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曾这样批判那些学者,他们只关注“真理本身”,却对自己生活着的世界熟视无睹——过去的众多哲学家虽然都在谈论着“真理”,但那种所谓“形而上的真理”似乎总是和人们所生活的世界相疏离。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2)

近代以来,特别是牛顿力学体系创立之后,哲学越发的显现出一种独特的贫困。一方面,哲学似乎成就颇丰,几千年下来积累了数不清的理论学说;但另一方面,哲学似乎没有对任何实际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3)

在科学高歌猛进之时,人们凭借着科学的进步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在自然方面,人们能够准确的预测斗转星移,观测到古人想都不敢想的天体(比如黑洞);在社会技术方面,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能够在资源和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将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

借助科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帮助,人类能够延长几十岁的平均寿命,能够改变地质地形地貌,能够将几吨的航天器变为地球新的卫星……然而,当时的哲学界,不仅依然在对几千年前留下的问题争论不休,而且在千年的历史中也没能让人类获得什么超越于过去的力量。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4)

面对时代的拷问,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1839-1914)站了出来,开创了古典实用主义来解决哲学所面临的困境。

我和皮尔士(又译为皮尔斯)结缘,起于2019年初听了南京大学陈亚军教授的公开课,感觉实用主义与自己以往的印象不太一样,于是起了好奇心,就到学校图书馆找了《皮尔斯文选》。

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实用主义并不是说“如果是有用的,那就是真理”而是要说“如果是真理,那就是有用的”。

古典实用主义中的“实用”一词,并不是要给真理下一个定义,而是告诉我们在寻找真理时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指标。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5)

过去的哲学家,总是只围绕着“真理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讨论,而忽视了“真理怎样合理、明确的产生”和“真理在平常生活中意味着什么”这两个问题。而这也就是导致哲学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及“理论与日常生活的分离”的原因之一。皮尔士等古典实用主义者的目标,就是要着手解决这类问题,帮助人们更好的把握真理的各种方面的特征,让哲学也拥有如科学那般现实的、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然,古典实用主义者们不是不关心真理本身,其实他们是太爱真理了,以至于无法忍受各种没有得到确证的“真理学说”在世间横冲直撞。见到哲学领域缺少一种清晰的、可操作的、客观的方法来对真理进行检验和运用,古典实用主义者们才发明了通俗易懂的“实用主义法则”,方便任何人而不是某一个人去确证和运用具有真理性质的理论。

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求真事业能够永不停歇的进行和革新下去。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6)

此时,有的读者也许会不禁联想起大名鼎鼎的王阳明。他是中国历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作为文臣,他在劣势条件下完成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平叛和剿匪的不世武功;作为大功臣和大儒,他品行高洁,不傲不争,隐忍不辩,临终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作为心学的开创者,他著书立说,讲学传道。就王阳明所奉行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而言,似乎与古典实用主义者的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东西方的哲人们,似乎在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诠释方式,表达了相近的思想。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7)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古典实用主义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存在着一个根本的不同。

古典的实用主义者的目标依然是去寻找现实的、客观的、具有强制性的实在。这种对实在追求从根本上来说,既不是为了获得任何好处,也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皮尔士所创立的古典实用主义,从骨子里依然是像传统的西方思想那样,“为自由的思想而进行学术,为了获得真理而追求真理”。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多的是要求人们去遵循自己的本性,并勇于去进行(儒家的)道德实践。这样的思想更注重如何解决眼前所遇到的问题,实现儒家所赞扬的人生抱负——也就是成为“圣人”。对于“致良知”的总结和思考,也只是温故知新、未雨绸缪,为了处理今后可能遇到的相似问题做准备——而不是不计代价的去追寻古典实用主义者们心心念念的实在。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8)

通过了解王阳明与皮尔士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这一点。

在“悟道”之后,王阳明就一直在做诸如平叛征战、著书宣传等建功立业之事,到了晚年更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同时有资源建立学堂并宣扬自己的学说。可以说,王阳明的学说,在他生前就为他带来了数不尽的利益和名誉。

而皮尔士则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追求真理的事业。他晚年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他的理论在他生前没能为他带来哪怕一丁点儿的好处。就连他精心建立的逻辑符号系统也因为没钱而无法出版成书。皮尔士一生默默无闻,以至于死后,欧洲学界在很长时间内甚至都拼写不对他的名字。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9)

综上所述,皮尔士等古典实用主义者在对待知识和真理方面,其目的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是高度相似的——都是为“哲学如何发现真理和改造世界”寻找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道路。只不过,就像“实践”一词经常被庸俗的理解为“亲自去尝试过”一样,实用主义的“实用”也常被人误解为“能给某人带来好处”。

实际上,实用主义的“实用”是指:去发现那些因符合实在而表现出来的强制性,并通过思考这些强制性,让任何人都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解决各类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实用主义的哲学原理(真理必定是实用的)(10)

我们应该感谢皮尔士等古典实用主义者,是他们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你真的把握住了一条真理,那么你就应该比那些没有把握那条真理的人拥有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行为——无论你是否用得上这条真理。毕竟,不停的追求真理和与真理相关的力量,是人作为一个智慧生命无法遏制的冲动。

谨以此文纪念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诞辰18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