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

今天是星期三,书评君的周三福利社当然会如约而至啦。这周为大家介绍的,是一场来自文学经典的好戏——《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2)

本周福利

国家大剧院《威尼斯商人》话剧演出门票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3)

想了解更多,就往下看吧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4)

采写 | 特约记者 杨司奇

莎士比亚的辩证法

翻开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首先扑面而来的,是十六世纪意大利古城威尼斯的气息,故事的第一幕便发生在威尼斯。诗人布朗宁说:再没有与它相似或相同的城市了,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威尼斯。的确,威尼斯是独特的,而我们关于威尼斯的几乎所有想象也都建构在美好的图景上。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5)

《威尼斯商人》作者:[英]莎士比亚

译者:朱生豪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

有一种梦幻的说法是,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而哲人齐奥朗却说,威尼斯并非历史现实,而是忧郁的一种效果,是一座泪水之城陷在半梦半疑间。那么,威尼斯的朦胧水波里摇荡的究竟是美梦还是眼泪呢?

在莎士比亚这部剧里,威尼斯无疑是后者。剧作开篇伊始就是满纸的忧郁,安东尼奥站在威尼斯繁华的街道上如是嗟叹——

“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忧郁。这真叫我厌烦。你们说这也让你们厌烦;可是我怎么染上这种忧郁的呢?怎么发现它、撞上它的呢?这种忧郁究竟是什么玩艺儿,它是打哪儿钻出来的?对此,我却全不知道。忧郁已经使我变成了一个傻瓜,我简直有点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了。”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出喜剧的开头却是一段关于忧郁的叩问呢?莎士比亚为什么将故事背景安置在威尼斯呢?

对《威尼斯商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部戏剧并非莎士比亚自己凭空造出,而是借鉴了许多前人素材。除了对此剧影响最大的《马耳他的犹太人》(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马娄所写)以外,主要情节取材于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菲奥伦蒂诺的短篇小说集《傻瓜》。

我们也许可以说,选择威尼斯是因为乔万尼小说里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威尼斯青年。但恐怕莎士比亚如此为之,并不仅仅是因为乔万尼的小说,更有可能是因为威尼斯本身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因子。彼时的威尼斯,与文艺复兴的脉搏共振荡,不仅浸泡在如烟似泪的水波里,也浸泡在金钱的铜臭气息里,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6)

威尼斯

为了与威尼斯这个充满权钱利益纠纷、充满虚伪和仇恨的世界相抗衡,莎士比亚虚构了一个乌托邦般的城市——贝尔蒙特,亦即女主人公鲍西亚所居之地。贝尔蒙特(Belmont)之名源于两个法语单词bel和mont,前者寓意“美好”,后者意为“大山”,莎士比亚将两个单词拼到一起,寄寓了对美好世界的无限遐思。

如此,威尼斯本身便具有了某种深意。虽然繁华,却折射着现实的丑陋。虽为喜剧,却铺垫着悲剧的底子。在戏剧文本里,有这样一段安东尼奥与朋友葛莱西安诺的对话:

“葛莱西安诺,我把这世界不过看作一个世界;每一个人必须在这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我扮演的是一个悲哀的角色。”(安东尼奥)

“让我扮演一个小丑吧。让我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渐渐长出苍老的皱纹;宁可酒暖肝肠,不使愁结冰心。”(葛莱西安诺)

这段对话可谓道出了莎士比亚喜剧的深刻内核。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至于扮演什么角色,既是外力的牵绊所致,也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悲剧与喜剧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经常是彼此缠绕的,悲剧的因素常常隐藏在喜剧的倒影中,而喜剧的笑声也时时回响在悲剧的泪水里。虽为喜剧,但不止于喜剧。

可以说,这是莎士比亚的辩证法,方悲方喜,方喜方悲。因为有了莎士比亚,精神世界的版图又被开拓了几个维度,人性的深渊又被纵深挖掘了几分,而威尼斯也在时光的流转中拥有了永恒的灵魂。

莎士比亚的人性天平

大凡读过《威尼斯商人》的人,无一不对“庭审”一幕留下深刻印象。莎士比亚很喜欢模仿法庭这个独特的空间,据统计,有20多部戏剧涉及了法庭场景,占其戏剧总数的三分之二。法庭上刀光剑影,人物面孔瞬息万变,几乎可以视为舞台的翻版。有时候,法官和陪审员有如台下观众,律师和当事人有如台上演员;有时候,观众又会成为站在上帝视角上的法官,随着剧情转换,不断在心中作出自己的“判决”。而这场庭审的核心,是一座象征公正的天平。如果把《威尼斯商人》的全部奥义安置在一座天平中,那么天平的两端是什么呢?

一磅肉与三千黄金?贝尔蒙特与威尼斯?智慧与愚昧?仁慈与邪恶?放下与执念?爱与恨?似乎世间的一切尽可添置两端,天平成为了一个生命的隐喻。无怪乎导演要说:“《威尼斯商人》是人类有戏剧以来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

在这座天平上,我们或许可以称一称夏洛克的灵魂。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7)

《威尼斯商人》中最著名的“一磅肉”情节

以往,人们对夏洛克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吝啬无情、狡诈冷血,是一个被铜臭熏黑了灵魂的人,和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并列为西方文学世界里的四大吝啬鬼。但许多人却认为,夏洛克其实是全剧最复杂的人物,比如英国学者威尔逊(John Dover Wilson)就曾提出,夏洛克问题是“莎士比亚戏剧中除哈姆雷特之外最令人困惑的性格问题”。

许多导演都曾对夏洛克进行过改写,但陈薪伊导演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我尊重原作,是按照原作精神以及我对人性的崇高追求来诠释的。莎士比亚为夏洛克设置了一个女儿、一个仆人,他们都处在夏洛克的阴影下,尤其是割一磅肉的行为,是相当残酷的,所以我不准备原谅他。但是最后他被剥夺殆尽之后,我给了他一点点同情的处理。我以为,他是不是犹太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应该那样做,任何身份的辩解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8)

话剧《威尼斯商人》导演陈薪伊和她的莎士比亚

也就是说,任何时候,无论面临怎样的遭遇,我们都不能泯灭人性,任何所谓的苦难都不能作为我们为自己的罪恶辩护的借口。导演的肺腑之言使我们看到了这部剧的灵魂。她喜欢鲍西娅的机智,喜欢安东尼奥的助人为乐,虽然安东尼奥很忧郁,但他一旦开始帮助朋友就会变得快乐。于当下社会来说,《威尼斯商人》有着更加现实的意义: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的真挚友谊、鲍西亚与杰西卡对爱情的勇敢追求,无不反衬着“现代人类精神世界的苍白、友谊与爱情的沉沦、契约精神的瓦解”。

契约这个词,我们今天听起来或许不以为意,但这却是莎士比亚天平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伊丽莎白时代,契约本身就有一种神圣不可抗拒的色彩。罗马法中有一句名谚:契约是双方之间的法锁。希伯来人也认为神和人以契约联系在一起。根据契约神圣的原则,公证人面前签定的合同具有任何宗教信仰都无法动摇的效力,只要立约人作出承诺,无论多么不合理,都只能执行到底。这在莎士比亚的时代是一项共识。因此哪怕复仇心切如夏洛克,也不能违背契约精神,而此后鲍西亚的智慧得以施展,也是因为有这项不可动摇的原则作为后盾。

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陈薪伊导演认为:

“现在我们并不是太尊重契约精神,虽然每一个项目都要订合同,但没有人真正按合同执行,真有人违约了也没有办法,它使得人际关系不能正常化。如果大家都遵守契约的话,人际关系和生产关系就能正常发展了。我觉得契约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9)

陈薪伊,本版话剧《威尼斯商人》导演。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制作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中担任导演。著名戏剧家,总导演。从事戏剧创作65年,前30年从事戏曲、电影和话剧表演,之后从事舞台剧导演、剧本创作至今,导演作品近120部。

这就像莫泊桑《项链》里的那串珍珠,虽然马蒂尔德爱慕虚荣,但她仍旧坚守着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并没有抵赖逃避。这些正是当下社会所不断失去的东西。

莎士比亚的舞台空间

但莎士比亚不不仅仅需要我们去阅读,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演绎、去观看。英国莎学专家布朗说:“把莎士比亚的戏剧仅仅当作文学作品,当作一种对话叙事诗来阅读是不够的。这样戏剧中的一些有意义的要点会被忽略了,或者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因为莎翁写剧本是为了表演。”

诚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莎士比亚的剧作,有一个人的独角戏,也有宏大的舞台剧,有古典还原,也有后现代颠覆。尽管从电影诞生至今,已经诞生了多个版本的《威尼斯商人》,但真正的莎士比亚还是需要在舞台上体会。对于莎士比亚而言,正如陈薪伊导演所说:电影是无法和戏剧相比的。大多数电影限于时间,经常会比较狭隘地选取一个点来表现,更多的涵义可能就被忽略了。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0)

话剧《威尼斯商人》舞美设计图之贝尔蒙特三匣选亲。本剧为国家大剧院和天街集团联合制作出品的北京喜剧院两周年院庆剧目。

戏剧是一种丰富而鲜活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创造了一种风格,而且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不仅将语言化为了实体,而且赋予了实体以节奏和韵律。这种语言借舞台为世界赋形,就像是一种抽象景观,但同时也是真实的。

舞台上有一个虚空而充盈的世界,创作者和观看者可以探问不同的空间,可以创造自己的哲学与法则,可以直接感受到故事的能量,可以分享同样的身体经验。当表演者在舞台上移动发声时,我们的身体和声音也苏醒了,黑暗中所有的身体和声音都苏醒了。

舞台的时间属于此刻。而在电影里,你大多时候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且是过去的部分。或者说,电影是过去的时间反景,舞台是现时的语言表述,它的维度更为广阔,也更为自由。

如果你身处《威尼斯商人》的排练现场,你会感受到每个人的全力付出。陈薪伊导演对演员们的要求精益求精、近乎苛刻。来到后台采访导演时,大家正在排演三匣选亲的一幕。每句话导演都让演员们排演了无数遍,哪怕是一个转身、一个眼神、一个节奏、一个声调,都会反复打磨许久。而扮演三个匣子的演员也不管重复多少回,始终一丝不苟保持着大理石像的雕塑感。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1)

排练现场:阿拉贡亲王和三个“匣子”

在指导摩洛哥亲王离场的那句台词“莫怪我这败军之将去得匆匆”时,导演指导演员操练了许多遍,一直到能够将这句话中所有的情绪表达出来。谈及此处,陈薪伊导演唏嘘道:“现在的感情,都太简单了!但人的感情其实是很复杂的!”之所以对于细节如此严格,其实也是希望演员们精益求精,不辜负观众,也不辜负自己,你能感受到这表面的苛刻背后,是导演对莎士比亚由衷的热爱,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与体悟。

而当排练的成果呈现在舞台上,《威尼斯商人》给我们营造了更多惊喜。剧场设置了很多互动环节,比如在观众席和舞台之间搭建了两个花道,观众席被设计成了威尼斯城,观众就像16世纪的威尼斯居民一样坐在剧院里看戏。又比如独具匠心的圣马可飞狮和叹息桥。叹息桥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因桥上死囚的叹息声而得名,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囚犯们被宣判后,从总督府经由叹息桥走向死牢,他们面临的将是永别人世的命运。但据说如若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叹息桥上走过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卡萨诺瓦走过,拜伦走过,一切的人世悲欢尽在其中。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2)

威尼斯城中的“叹息桥”

在莎士比亚笔下,音乐是万物之灵,《威尼斯商人》也在音乐方面做足了创意。戏剧里有这样一句话:“灵魂里没有音乐,或是听了甜蜜和谐的乐声而不会感动的人,都是擅于为非作恶,使奸弄诈的。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感情像鬼蜮一样幽暗。”所以夏洛克就被称为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为了呈现更为灵动的舞台效果,陈薪伊导演特别邀请了大剧院管弦乐团的乐手们现场演奏,全剧开篇时也会有一个新角色帕瓦罗蒂(意大利歌唱家)演唱一首意大利歌曲,在回忆中徐徐拉开一幅浓郁的威尼斯风情画卷。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3)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4)

话剧《威尼斯商人》中为鲍西亚设计的多套造型

可以说,这部剧作有着十分鲜明的喜剧风格。但正所谓“一戏一格”,对于一流的戏剧导演来说,每部戏都应遵循其自身的格调,而这也是导演陈薪伊的追求。所以在这部《威尼斯商人》里,她并未停滞在过去的风格中,而是全身心诠释着她心目中的莎士比亚,以及她用大半个世纪所探寻到的生命意义。对于这样一部用心之作,我们不应该错过。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5)

新制作莎士比亚话剧《威尼斯商人》

演出时间:2017.7.11-7.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北京喜剧院

出品、联合制作:国家大剧院、北京天街集团

演出单位: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

原 著:威廉·莎士比亚

翻 译:朱生豪

导 演:陈薪伊

舞美设计:张鵾鹏

服装化妆设计:李锐丁

灯光设计:孙楠普

音响设计:张梓倩

形体设计:尚俊睿

道具设计:金继峰

特邀台词指导:冯远征

主演:

安东尼奥:赵岭

夏洛克:孙立石

鲍西娅:杨淇、王千予

巴萨尼奥:陈锡稳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6)

如何

参加

1

想看剧的朋友请给我们发来一个你想看《威尼斯商人》话剧的理由!你给出的理由越真切,你距离收到赠票也就越近。

2

国家大剧院7月12日、13日(星期三、星期四)19:30《威尼斯商人》演出票共20张!留言的每位读者都有机会获得福利!

3

活动截止日期:2017年7月7日晚10时(我们将随后单独联系获得福利的读者告知取票时间和地点)。

4

我们不支持私下转票的行为,如果有小伙伴在获得福利后临时不能观剧,请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

5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资料。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7)

威尼斯商人话剧经典(威尼斯商人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喜剧)(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