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况,字卿,被人人尊称为“荀卿”,战国时赵国人,在今天的山西省安泽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荀子思想传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荀子思想传承(儒家学派的发扬光大传承者---荀子)

荀子思想传承

荀子名况,字卿,被人人尊称为“荀卿”,战国时赵国人,在今天的山西省安泽县。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荀子活了一百多岁。荀子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公元前286年,齐国灭了宋国,军事上的胜利让齐王非常骄傲自满。这时,荀子向齐国丞相指出:“如今的形式,楚国在前,燕国在后,强劲的魏国也左右虎视眈眈”。三国要联合起来,齐国必然四分五裂,将有灭国的危险!但这没有得到齐国的重视,荀子失望的离开了齐国。

荀子崇拜孔子,也向孔子那样周游列国,先后又到赵国和楚国。在楚国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对荀子非常的礼遇。荀子在春申君的热情邀请下答应留在楚国,不仅与楚国大臣一起商量国家大事,还有了自己的封地。后来,荀子收到小人嫉妒,挑拨春申君,说荀子的坏话。春申君听信小人的话,将荀子委婉的驱逐出楚国。

后来,荀子又去赵国做了大官,春申君翻然悔悟,又多次向荀子道歉,请求荀子回到楚国。荀子被春申君的诚意打动,终于回到了楚国,做了兰陵令,后春申君被人刺杀。荀子也就做不成兰陵令了,他跟孟子和孔子一样,一边宣扬自己的学说,一边教授学生。荀子最著名的学生有两位,一位是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另一个就是著名的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荀子尊孔子,他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但他的很多见解与孔孟不同,甚至相反。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天然生成的,人出生的时候是恶的,拥有各种不好的欲望,高尚的品质是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得来的。

另外,荀子最先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起到了惊醒的作用,成为了千古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