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清朝时期属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所铸就的康乾盛世最受瞩目,尤其在乾隆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臣子,譬如刘墉、纪晓岚以及和珅,他们都是历史上被叫得上名号的朝中重臣。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

图1

刘墉和纪晓岚都是两袖清风的好官,但是和珅就不一样了,他可是清朝历史上乃至整个封建王朝史上“大名鼎鼎”的第一贪官。

别看他贪,但是他却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他的儿子丰绅殷德更是娶了公主为妻,因此和珅摇身一变就和皇帝成了亲家,可谓是名利双收。

但是凡事都是讲究因果轮回的,多行不义必自毙。

许是和珅这坏事做得多了,在乾隆皇帝去世之后他的报应立刻就来了,嘉庆皇帝仅仅登基半个月就处死了和珅。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2)

图2

和珅的结局是如此,那同样与和珅在朝为官的纪晓岚又是什么结局呢?

乾隆第一宠臣,大清朝皇亲国戚

和珅,隶属满洲正红旗,官居一品,是乾隆爷眼前的红人。

和珅的仕途是从一开始就如此顺利的吗?其实不然,和珅出生于福建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幼年时期丧父丧母。

成年之后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由于清朝时期的官场是非常黑暗的,这送礼做官之事时常发生,所以即使和珅凭借自己的努力多次进行科考,却都只能得到名落孙山的结果。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3)

图3

和珅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所以他对于做官是非常向往的。

参加科举考试无果之后,他便选择了子承父业,继承了父亲的“轻车都尉”的官职,也正是这一职位让他走上了通往官场的康庄大道。

和珅一路从一个小小的轻车都尉慢慢地升到了侍卫再升到了都统,从进入了官场之后,他的官路开始走得顺风顺水,从贪官李侍尧一案中开始崭露头角后,步步高升,最终官至一品大员,深受乾隆皇帝的宠信和青睐。

皇帝还将自己女儿下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与和珅结成了儿女亲家,这一做法更是让和珅直接荣升了皇亲国戚,拥有了更高的权势和地位。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4)

图4

和珅究竟为何能如此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呢?一个人在朝堂之上能有这样的升官速度,说明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和珅是一个精通满、汉、蒙、藏多种语言的人,他可以更好的协助乾隆皇帝处理好这种多民族的关系。

和珅还是一个懂得投乾隆皇帝所好的人,譬如乾隆很喜欢吟诗作对,即使他不像纪晓岚那样学富五车,张口就来几句诗词,也会在私下偷偷下功夫,为的就是能和皇上对上几联,哄万岁爷开心。

其次,和珅还是一个特别懂乾隆皇帝的人,无论乾隆皇帝说了什么和珅总能第一时间明白他的话中之意,这两人的默契和伯牙子期有的一拼。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5)

图5

在嘉庆皇帝刚刚登基后不久的某一天,乾隆突然召和珅到他的寝宫中去,和珅进去了才看见刚刚即位不久的嘉庆也在。嘉庆和和珅请过安之后便守候在一旁,乾隆皇帝坐在主位之上,两眼眯着嘴里还振振有词。

突然乾隆皇帝大喊:“这个人叫什么?”

嘉庆皇帝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父亲在干什么的时候,和珅立马答道:“徐天德,苟文明。

乾隆皇帝嘴里又念叨了一会儿便打发和珅和嘉庆走了。

一起出去的路上,嘉庆很好奇,便向和珅打听自己的皇阿玛是在念什么,和珅回答说:皇上嘴里念的是喇嘛教中的一种秘密咒语,是为了给福建那边的白莲教叛徒下咒。

所以当他问那个人叫什么的时候,我便告知是白莲教头目徐天德和苟文明。

皇上这是在为我大清朝祈福,希望能尽快还我大清疆土一片安宁。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6)

图6

看看这两个人的默契程度,真的是让嘉庆这个做儿子的都自愧不如。

最后,和珅虽是贪官,但和珅贪财却取之有道。和珅是一个很有原则的贪官,这便是乾隆虽知晓和珅贪但是却依旧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和珅有三不贪:这其一便是赈灾款不贪,其二是用于科举考试的款项不贪,其三便是自己收了钱但是事办不成的绝不贪。

而这三不贪也是为什么和珅即使做了这么多年贪官也没有人办他的原因,因为办不成的事人家不收钱,要么就是收了钱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所以即使贪了这么多年也没被人抓到过小辫子,在朝廷之上几乎没有怎么树敌。

万亿家财被查封充国库,大贪官下场凄惨

和珅虽然是一个大贪官,但是他对于清朝的贡献也不小,为何嘉庆皇帝在自己的父亲驾崩之后就立刻忍不住对和珅动手了呢?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7)

图7

嘉庆之父乾隆是一个极度奉行享乐主义的人,而且又摊上了和珅这个大贪官,所以嘉庆一即位面对的就是国库空虚的问题,此乃内忧。

除了有这样的内忧之外,还有外患的存在。

白莲教起义、福建沿海的叛乱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嘉庆皇帝,要知道这些内乱都需要派兵镇压,而打仗确实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

因为这登基之后国家各处都急需用钱,嘉庆皇帝心知肚明,国库中虽没有钱,但是和珅家中一定有。

于是,当和珅失去乾隆这棵庇护他的大树之时,嘉庆皇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削去了和珅的官职,将他打入了天牢,并且命刘墉抄了和珅的家。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8)

图8

这不抄不知道,一抄吓一跳,和珅真的不愧为天下第一大贪官,他的一整个万贯家财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

清政府一年的税收不过才7000万白银,从和珅家中直接抄出了8亿两白银,还有许许多多的金银珠宝、房契地契,他这第一贪官的称呼的确是名不虚传。

那和珅是从一入仕途就成为了一个贪官吗?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每一个人在初入官场之时都怀着一颗为天下苍生造福的心,但是在这个诱惑很多的官场之中,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守住本心,大多数人终究是扛不住名和利的诱惑。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9)

图9

和珅在一开始在朝为官之时的确是一位本本分分的官员。

他在为官之初,政治清廉,对于送上门来的贿赂都是拒之门外的。

直到和珅负责查处大贪官李侍尧案,他除受领了乾隆皇帝的赏赐之外,还从查抄的赃款中获取了一大笔钱财,于是他便开始有了贪污的念头。

对于和珅来说,轻轻松松就能获得明暗两笔财产,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和珅有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他尝到了拿钱的甜头,这期间还发生过一些事情促使他有了这样的转变。

在和珅还是一个侍郎的时候,有一个叫安明的人为他送来钱财,希望和珅可以提拔自己,和珅直接拒绝了他的钱财,并承诺他即使不收钱也一定到上面去多说几句好话。

就这样安明如愿以偿升了官,从此便唯和珅马首是瞻。但是在安明升了官之后不久,家中来信,信中说道安明的父亲去世了,需要他回家奔丧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0)

图10

但是安明想到这一回家就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自己又刚刚升官,于是便将此事瞒了下来。

安明明知父亲去世却不回去奔丧,这是不孝,在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下,这是不孝乃是大罪。

果真待此事东窗事发后,安明落得一个被斩首的下场,和珅也因为当时保举他升职而连降两级,本应顺利的仕途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和珅保安明他做官本是好心,但是他因此得罪了权贵而受到了众多文官的弹劾,重点是关键时刻安明非但不感恩,还反咬和珅一口。

这次事件中其实和珅本无过错,但是却受众人指责,处处被打压。

也许正是这次事件让他明白想要在这黑暗的官场之中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好官实在是太难了,对错根本就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有权势的人手中。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1)

图11

于是他放弃了做好官的念想,一心只想着往上爬,后来他确实也做到了,权势、地位皆收入囊中。

其实这期间和珅经历了一个“黑化”的过程,而这也折射出了他对于官场的失望从而选择了在名利中沉沦。

最终和珅的下场也是凄惨,嘉庆皇帝为了解决大清朝的内忧外患在刚刚登基半个月的时候就将他打入大牢,查抄所有资产。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2)

图12

虽然和珅贪,但是鉴于对于清朝的贡献也不小,便赐了他一条白绫许他留个全尸,“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就这样在狱中自缢而亡,曾经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人就落得了一个如此凄惨的下场。

好官必然善始善终,嘉庆年间依旧受重用

这提到和珅不免就会想到纪晓岚,和珅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那和他同朝为官的纪晓岚呢,最终又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纪晓岚,原名纪昀,字晓岚,河北沧州人,他可以说就出生在了一个官宦之家中。

他的祖上从明代起就在朝世代为官,而且在明朝之时由于是汉人当家,所以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作为汉人在明朝自然是很受重用。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3)

图13

这到了清朝之后就是满族人当家,人家自然是重用自己人,像和珅妥妥的满洲正红旗,所以人家直接做到了一品官员。

那像纪晓岚这样的汉人虽然在朝廷中也有个一官半职,但是做的却都是这编书写书的职位,并不像和珅那般权倾朝野。

由于纪晓岚本身就是个文人,又极其热爱写书和吟诗作对。文人身上就是有一种傲骨,对于官场中的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事都是嗤之以鼻的,所以他其实并不醉心于这尔虞我诈的官场。

也正是因为他身上这文人的风骨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态度,才让他在官场之中出淤泥而不染,一生都是一个清廉的好官。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4)

图14

他从小就颇具神童的风范,6岁之时就去参加了童子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乾隆年间,纪晓岚更是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还多次拔得头筹,成绩斐然。

乾隆十九年,由于他这喜人的成绩让乾隆皇帝注意到了他,正式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其实在整个乾隆年间,纪晓岚干的大部分都是编纂图书的工作。

像历史上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由他主编的,除此之外他还参与编纂了《契丹国志》、《河源纪略》等书籍,对于中国的文化史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纪晓岚是一个文人,自然这写书的能力也是非常了得的。其著作《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均流传于后世。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5)

图15

其《阅微草堂笔记》还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于纪晓岚一生都是为大清朝的图书编纂事业鞠躬尽瘁,所以在嘉庆皇帝即位之后依旧受到重用,而且由于大贪官和珅已经下马,纪晓岚的官职也上了一个台阶。

在嘉庆皇帝在位期间曾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官位可以说是节节高升。

由于纪晓岚的豁达的性格,他有着82岁的高龄,他本人可以说经历了雍正、乾隆以及嘉庆三个朝代,但是由于雍正年间还是个孩提,只能说他是名副其实的两朝元老,姑且算不上三朝元老。

最终由于哮喘发作,在京城病逝,享年82岁。

在他死后嘉庆皇帝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这句话是对于纪晓岚为官一生的精辟总结,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政,可以说他做的都是无可挑剔的。

与和珅晚年罪有应得的结局相比,纪晓岚最终寿终正寝的结局还是圆满的。

乾隆与和珅最后的下场(和珅就惨遭嘉庆赐死)(16)

图16

所以说无论是做官、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本本分分的,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本心。

在朝为官,多做好事善事,皇帝和百姓自然会记得你的好,虽然人已去但是也能流芳千古。

要是做官时坏事做尽,即使获得了再多的名和利又能怎样的呢,当有一天这些坏事公之于众之后,最后也只能是一个遗臭万年的结果。

参考资料:李秋华 《和珅的才与财》

趋捷《嘉庆与和珅》

周积明《文化的纪晓岚》

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私信与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图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