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考研的同学和家长们必须了解一件事,那就是考研初试结束到考研成绩公布是间隔了很久的,12月底考完,顺利的话2月中旬会公布成绩,不顺利的话要二月底才有可能公布了,其中有将近3个月的时间。
这将近3个月的时间可不是让同学们等成绩或者说玩耍的,因为一旦成绩公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高校复试工作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哪有时间去备考笔试和面试了。这就要求大家要在考后估分,并根据分值来采取相应的动作。
当然,估分很重要,但也不能乱估分,否则可真的是会坑了自己。
估分准备复试非常重要考研估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件事每年我都千叮咛、万嘱咐,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几年前亲身接触过一个同学考研初试第二名然后复试被淘汰了。这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每年都要强调估分的重要性。
我相信哪怕是现在,也有不少同学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仍然抱着等分数公布的心态,这是非常错误的选择。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考研复试的时候,所有参加复试的同学表现上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实际上你压根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已经联系过导师,甚至已经和导师见过面。
这其中的道理就是越早做准备,上岸的概率就越大,无论是一志愿复试还是调剂,根据估出来分数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行动。
如果能稳定进入复试,是不是要研究一些导师的研究成果、是不是要准备笔试、是不是要联系一下导师、是不是要练习和模拟一下面试;如果不能,是不是要尽早地查一下往年的调剂信息、是不是要给调剂院校招生办打电话;哪怕过不了国家线,是不是要去找找工作之类的。3个月肯定不是白白等过去的。
估分不准也有可能会误导自己当然,估分很重要,但也不能乱估分。去年就有一个同学报考的是东北的一所985大学,然后私下咨询我说他自己估分350分,然后该怎么办。看了下他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我直接告诉他没有希望。
结果成绩出来的时候这个同学考了415分,初试成绩排名第三,这位同学期间压根就没准备复试内容,结果分数公布的时候傻了眼。那个时候我建议他直接联系导师,然后疯狂地去研究这个导师的研究成果和方向。得亏有一个导师回复了他,然后复试前和导师约了面谈,最后他也如愿成为了这个导师的学生。
这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毕竟初试第一名不好好准备被淘汰也是常有的事,他也幸亏是分数高、排名高、还有导师回复,否则真的有可能被自己的估分坑了。
估分要有依据和容错率所以,估分一定要有依据,在有依据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容错率。不是说复试分数线380分,然后你估分370分就没有希望了,10分的差距肯定在你估分的误差之内的,毕竟10分平均到4科里,每科才有2.5分的误差。
看能不能过单科线的时候,不差个5分以上就有可能;看是不是过国家线的时候,只要估分不差个10分以上就是有机会的;看是不是能进复试的时候只要估分与预计复试线差值还在25分以内就不要放弃一志愿复试的备考。
给自己一定的容错率,除此之外估分还要有依据,估分至少要考虑主客观题、地区、目标院校、专业课等外部因素,然后结合自己的平常表现来进行评判。有些高校改的松,专业课就容易给高分,有些地区属于“水区”或者“旱区”,分数就会有所不同。
就以考研政治为例,一般地区总分数大概就是选择题分数的2倍,误差上下不会超过5分;而“水区”分数可能会高于2倍多几分,相反“旱区”就会少几分。
总结
强调估分的重要性是为了让同学们尽早地做准备,不是为了真正的估出准确的分数。但一定会存在不会估分的同学,如果实在估不准的,建议就不要估了。只要是感觉考得没有那么差,就直接几手准备,一志愿复试、调剂,甚至连找工作都一块准备了。
这样肯定会辛苦很多,但是为了不错过机会,辛苦一下也没什么,拿出准备考研初试的劲头,几手准备肯定是都能实现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下方点赞、分享以及转发!
,